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第二教时

教案设计

第二课时

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第二教时

(学习第一个小故事,通过蔺相如的言行,了解他与秦王斗争的经过,和完璧归赵的结果。)

一、复习检查。

1、听写检查。完璧归赵、和氏璧、无价之宝、蔺相如、推荐。

2、认读词语:理屈、绝口不提、诚意、理直气壮。

3、词语搭配。

()的蔺相如()的典礼

()的秦王()的和氏璧

二、学习《完璧归赵》

1、朗读课文,指名若干学生分读10个自然段。

2、默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按自然段归并的方法,把故事分为四层。

3、分层阅读,

(1)指名读第二层,着重读出蔺相如说的话,重点读懂两个“如果----就----”的句式。

(2)思考:要求联系上下文讲讲蔺相如的办法为什么能为赵王和大臣接受?

小结:针对赵王和大臣既怕被骗又怕受侵的思想,蔺相如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策略,为赵王所接受。

第三层(8——9自然段)重点是事情的经过。

(1)范读。

(2)分角色朗读蔺相如和秦王的对话的词句。

(3)自由读蔺相如的词句,思考:蔺相如到了秦过先怎样?接着怎样?然后又怎样?最后怎样?按“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说说,

(4)按说的顺序,概括板书。

(献上宝玉——设计取回——居里力争——完璧归赵)

(5)练读:秦王贪婪,没有诚意,蔺相如善于察言观色,机智果断,勇敢无畏的表现正确地表达出来。

(6)用“如果——就——”这一组关联词语,凭借第三层的内容,自己组织语言说一说。

第四层:事情的结果。

小结过渡:

我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分为三层,然后逐层读懂了这个故事,并紧紧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阅读任务的言行,理解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三、自学《渑池之会》

按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分为三层。阅读蔺相如的言行,理解了任务的思想品质。有感情地读好这则小故事。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第二教时】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503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将相和》第二教时|教案教学|教案设计-字典翻译语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