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分析

2004年,马加爵事件轰动了全国,这是件令人震惊而又痛心的事。有关专家就当事人的心理素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它也引起了我——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沉思:现代教育缺少什么?20世纪70年代初,辅导即心理教育的观念开始在美国教育界兴起。心理学家莫舍和斯普林特尔针对美国当时的教育现状,指出现行学校中并没有真正的“心理性服务”的存在,学校教学工作主要仍是把知识告诉那些已养成被动习惯的学生,除了智能的发展之外,不顾其他。在此情况下,就会有许多副作用、反效果产生,严重地影响到学习动机及自我概念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现状何尝不是如此!是的,我国的现代教育缺少的正是心理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最迫切的是精心设计并实施心理教育,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心理辅导艺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树立心理教育理念,发挥辅导职能。

某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同时具有三种属性和功能:管理、指导和辅导。随着人在教育活动中主体地位实现程度的变化,教育活动的属性和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而随着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和主体教育价值理念的弘扬,当代教育走向以学习者为主体的终生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从而赋予教育者以辅导的教育职能。这就必然对现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角色期待、职业道德和行为模式提出新的要求。相对于教师的“社会代表”、“道德楷模”、“课程专家”等传统的社会角色,辅导赋予教育者“服务”、“协助”等角色职能。因为辅导是辅导者协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为当事人的心理发展服务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与互助关系。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当事人处于中心地位,心理辅导人员是当事人的朋友、咨询对象和服务者,因此,在学校心理辅导中,教育者承担了激励、关爱促进学习者成长、发展的服务者和助成者的社会角色。这种以服务和协助为职能的辅导者的行为模式,必须特别具有爱心,耐心、深邃的洞察力、善解人意、擅长沟通,还要自信,民主和富有创造性。现代教育的辅导职能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变革传统的人性观和教育观,重新摆正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自觉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注意对学生发展障碍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尤其注重于心理危机的早期觉察和干预。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其潜能,促使人格的健康和完善。

二、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培养奋发向上的班风、学风。

课堂教学渗透心理辅导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把学生的学习心理潜能、自我意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精神视为比课标、教材更重要的教育资源。既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的教学和训练,更重视对学生情感、意志、性格、个性、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范导。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不仅仅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求知欲和主动性、积极性等。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提供更多让学生成功表现的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求知欲、参与欲,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从而有效地提升自尊感。我班的小成同学,语文、英语、数学三科测试总分不上40分。同学们都看不起他,很少与他玩耍。我发现小成同学是个热心肠的人,协助同学做值日,给生病的同学端水递药,帮舍友洗晒被子……针对他的表现,我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班里的一些小事务也让他去做。渐渐地,同学们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一些同学还主动去辅导他的功课。如今他已能背诵简短的古诗,认读一些成语、名言警句,课堂上也敢举手发言了。辅导教育是一种教育主体间的“自助、互助、他助”的互动教育关系模式。正是这种以教育者与学习者、个体与群体之间互动、合作的主体间的“自助、互助、他助”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得到自尊、自信、自强的情感体验。学生爱学、乐学,何愁班风不纯,学风不正!

三、巧用辅导技能,做好扶差工作。

经济社会的浪潮把许多家长卷入了打工行列。小学生年纪小,自理能力差,自制力弱,是非观念不强,少了父母在身边督促,会生出许多麻烦,如不能合理支配零用钱,课余时间迷恋游戏机,盗窃同学的财物,早恋等。要预防和解决上述问题,不是一般的教育手段所能办得到的,巧用心理辅导技能,效果会更佳。心理辅导与传统的教育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不采取“指示”和“训导”的方法,而是引导当事人自我分析,体会自己的真实感受,客观地分析问题,使当事人认识自己,直面人生。心理医生惯用的聆听,会谈、分析、解决问题的艺术给了我很大的启发。(1)聆听的艺术。要全面地、真实地了解学生,教师必须学会聆听,经常到学生当中去,细心地、耐心地听听他们的心里话、牢骚话。还可以通过日记“听听”他们的悄悄话。做他们信得过的朋友,成为他们的倾述对象,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2)会谈的艺术。会谈是为了了解学生的需要,他的优点和缺点,识别他的问题性质和引起问题的原因。刚开始,他们也许会沉默不语,又或前言不搭后语,这可能是紧张所致,又可能回忆错误或因为种种原因而对某些细节有所隐瞒。所以,我们要运用会谈技巧(营造聊天式的轻松氛围、用嘘寒问暖感化……)去引导学生说清全部事实,在必要时作调查核实,或在会谈中运用对质将事件澄清。(3)分析的艺术。在会谈的基础上,我们要以接纳的态度协助学生作更深的探讨。分析是一个学习过程,而且主要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习认识自我,学会对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自我分析,从而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4)解决问题的艺术。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五年级的男生小谭在一次单元测验作文里写道“……这是我最烦恼的一天,因为她不理睬我,晚自修前,在教室里她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我冷漠地看着他们,我的心在泪流不止,我那么喜欢她,她却不理我,我痛苦着,她还和其他人玩得那么开心。我真恨不得用双拳去狠击墙壁,用头去撞墙,以减轻我内心的苦痛。这一整晚,我都无法学习,我用笔在手臂上刺了个‘文’字。……”这篇作文我给了28分(总分30),写得情真意切,太感人了。改完试卷的当晚,我以改错别字的理由把他叫到了一间无人的教室,我把试卷摊在他面前,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太好了,因为错别字太多,我扣了2分。你看,这个字应该……”“老师,这件事是真的。”我没有作声,停了一会,他强调说:“作文里说的事是真的。”“那你愿意和我谈谈吗?”他点了一下头,我心平气和地问:“你喜欢她多久了?她知道吗?”“有两个月了,我给她写过信。”“她给你回信了吗?”“回了,她叫我不要干坏事,不要和那些不三不四的同学玩,要认真读书。”“真是个懂事,上进的女孩,怪不得你会喜欢她,你很有眼光!这一段时间你表现这么好,一定是听了她的话吧?!”他腼腆地笑了笑。“这件事你家里知道吗?”“我跟读初二的姐姐说了。”“你姐姐怎么说?”“她说这样的感情不长久,有很多同学上了初中就变了。”“她说的是事实。那你想过你们一起上大学、一起工作的事吗?”“上大学?也许她可以,而我不敢想。她那么优秀,上大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我……”“你也不差呀!我的一些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成绩还没你的好,现在他们不也在大学读书?只要你努力,你一定行!”“老师,您不生我的气?”“不生气!这是很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管男女,到了这个年纪都会有这样的想法,许多人会把它藏在心里,把精力、把时间放到有意义的事上,比如学习、运动等。老师也曾经年轻过,能理解。不过,就这件事我想向你提几点建议,你愿意听吗?”“您说吧,我听您的。”“第一,这件事不宜宣扬,越少人知道越好,包括你的父母,免得她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影响学习。第二,你们可以象好同学,好朋友那样交往,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但要避免单独在一起,不能做任何伤害她的事!你听过一些初三女生体检时发现身孕的事吗?”“听过。”“那你应该明白老师担心什么了,那样的事对男孩来说,也许是小事,但对女孩来说,就是影响一生的大事。你一定要答应老师,不能和她单独约会!”“我答应您。”“我知道你是个讲信用的男子汉大丈夫,你这么明白事理我就放心了。努力学习,但愿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次谈话过后,小谭的精神面貌变了很多,上课更专注了。接下来刚好学校要举行校运会,小谭是个体育健将,我就让他负责组队、训练等事宜。我留心观察了女孩“文”一段时间,发现她并没有什么异常。就没有找她谈了。显然,这个问题圆满地解决了。我想,定是我对他的尊重、理解的态度促进了他对自我的领悟。解决问题的艺术,就是要我们给孩子更多的宽容、理解、尊重、信任、赏识、激励、等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的鲜活鲜活的生命!当然,要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我们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后,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把兴趣、时间、精力转移到正轨上来。

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避免“马加爵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和辅导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使教学过程与辅导过程相互渗透,一方面,辅导通过教学情境实现心理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教学运用辅导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在知识教学中实现心理发展。

查看更多
【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74067/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