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想象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
教学重点:华佗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及过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感悟句子的含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出课题
1、同学们,想必大家都看过大型历史连续剧《三国演义》,其中讲到有一名著名的医生,用针灸的方法治好了曹操的头疼病。曹操为了自己的方便,硬要把他留下当他的御医,可是他却关心人民的疾苦,一心想着要为百姓治病,拒绝了曹操,生性暴躁的曹操一怒之下把他关入监狱,最后还把他杀害了。知道这位著名的医生是谁吗?(华佗)
2、介绍华佗并板书
师:谁来介绍一下华佗?①引出课题②理解:麻醉剂
3、齐读课题,有何疑问?
板书:为什么?受何启发?怎样?
二、初读课文,解决问题
师:带着刚才同学提出的3个问题,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能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
三、细读课文,品词品句
(一)学习2-4小节,交流华佗为什么会发明麻醉剂?
1、然而,有一件事却使他深感不安。
出示学法:
第一步读句子(关键句子)
第二步找词语(重点词语)
第三步提问题(适当合理)
(1)“深感不安”是什么意思?
(2)什么事使华佗深感不安?
①读有关内容,并用一句话把这件事讲完整。
②病孩做手术时,痛得怎么样?那些词语写出了疼痛的程度?
品句:
A、那时候没有麻醉药,动手术的病人常常痛得连声惨叫。
B、有一次,一个小孩胳膊上长了毒疮,需要割去腐烂的肉。华佗给他动手术,那小孩痛得乱蹦乱跳,发出撕心裂肺般的惨叫。(理解体会“乱蹦乱跳”、“撕心裂肺”、“惨叫”)
C、华佗只得叫来几个大汉死死地把他按住,又用绳子捆起来,才勉强把手术做完。(理解体会“只得”、“死死地”、“捆起来”、“勉强”)
板书:病孩痛得死去活来
指导朗读(体会小孩手术时的疼痛难忍)
(3)病孩疼痛,华佗为什么会深感不安呢?他有什么想法?
(4)华佗深感不安,说明了什么?
(二)学习5-7小节
1、师过渡:作为医生,看着病人痛得死去活来,华佗深感不安,非常着急,医生的职责告诉他,应为病人解除痛苦,那么他是受什么启发而得到灵感,发明了麻醉剂呢?
2、理解关键句子
(1)、华佗给他做手术,那汉子不仅没有挣扎、呻吟,反而软绵绵的、任人摆布。
(2)手术顺利地做完,他孩子发出昏睡的鼾声,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痛苦。
3、指导朗读(师引读,体会醉汉做手术时的麻木,毫无痛苦))
4、说写双通道:看到手术后的醉汉仍在昏昏沉睡,毫无痛苦,华佗与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同桌互说,交流)
5、出示:
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
四人小组利用刚才所学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个句子
板:想病人所想
(三)学习8-9节
师过渡:那华佗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
(1)(出示句子)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收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
(2)同桌朗读这一句,进行理解。
(3)交流
(4)说话练习
师:老师请大家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华佗在发明麻醉剂时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的情景,好吗?大家可以想象下雨、下雪坚持外出寻草药的情形,甚至还可想象爬上悬崖找草药的情形。
(5)出示:不管在炎热的盛夏,还是严寒的冬日,他都背着竹篓来到深山老林寻找草药。当他发现一种草药是从没有看见过的,他就会把它采集下来放在竹篓里带回家试验。在一个傍晚,当他背着竹篓回家时,无意中听到两个过路人在说,有一次割了天上岭的一种有刺的草,给家里的牛羊吃了以后就昏倒了,过了一天一夜才醒过来。于是,华佗忙上前打听,询问这种草长在天山岭的哪个地方,路人指指半山腰。于是,华佗不怕夜即将来临,上山去寻找这种草。日复一日的跋山涉水,年复一年的研制草药,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学到这里,你想对华佗说什么呢?
四、感受华佗的伟大
1、师过渡
2、思考:课文哪一节是对华佗的高度评价
出示最后一节: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
3、指导朗读(赞美、敬佩)
五、课外拓展:交流自己所收集的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
六、小结
七、作业(分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地人》说给父母听。
★★★小练笔:华佗爷爷,我想对你说
附板书: 15.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华佗
深感不安病孩痛得死去活来
沉思醉汉任人摆布
终于时时留心,处处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