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探究文章在结构思路上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1分钟)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活力,甚至是生命和热血,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下面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这篇回忆性散文,去认识、了解这位为中国的强大做出巨大贡献却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二、课前抽测(9分钟)
1.介绍邓稼先,朗读生字词。
2.进行抽测。抽测生字词。
3.学生交换批改。
三、朗读课文(10分钟)
○小组接力朗读,其他组纠正读音。
四、合作探究(20分钟)
1.教师出示题目。
问题一: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问题二:从这六部分内容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邓稼先?
问题三:课文有没有详细介绍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请谈谈你的理解。
2.不同组的6位学生进行黑板展示。
3.教师总结归纳,出示板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1.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整体了解了课文内容,深深地被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所震撼。
2.教师进行抽测。
⑴作者杨振宁是诺贝尔奖哪一个奖项获得者?⑵3个生字词。⑶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3.学生交换批改。
二、合作探究(20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
问题一:第一部分写邓稼先,为什么先从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写起?
问题二: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问题三:第四部分为什么要写“我”?
问题四:第五部分引用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中国男儿歌”有什么作用?
问题五:“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问题六:这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2.不同组6位学生黑板展示问题答案。
3.教师归纳总结
三、当堂检测(9分钟)
1.教师出示问题:仿照第二段的形式,用300字左右,介绍你心目中的偶像人物。
2.不同组6位学生黑板展示问题答案。
3.教师归纳总结。
四、课堂小结(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