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名: 姓名: 乐学( )善学( )勤学( )
【学习目标】:
1. 培养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2.学习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 3.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学习重点】:
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
【学习难点】:
理解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背景解读
人类自从1957年进入太空时代后,对太阳系的研究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不再满足于用望远镜观察,更希望能够亲自去看看。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组织实施了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施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的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在解决了一系列的相关问题之后,1966年美国开始正式实施阿波罗登月计划,并于1969年7月20日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创举,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也由此开始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作者简介
朱长超, 1944年10月生,上海人。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后又攻读哲学方法论专业,主要从事思维科学的研究。曾出版过《科技革命的步伐》、《思维》、《思维的历程》、《思维探索》、《开发自我》、《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珍惜我们的家园》、《认识自我》、《人生的智慧》等多部著作。
学法指导
速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小组合作,解决疑难。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意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áng( )首挺立 轨道( ) 椭圆形( )
小心yy( )( ) 铁锹( ) 狭zhǎi( )
2.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2)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里程碑。
3、速读课文,思考:
写了一件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时、地、人、事)。
4.跳读课文,圈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并填表
时 间事 件
合作探究
1、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宇航员踏上月球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4.精读课文,研讨细节。
⑴仔细阅读课文5至11段,在课本上标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小组内互相交流。
⑵月亮上的足迹是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象征,课文中,哪些词句看似平淡,却流露出作者对人类这次探索自然奥秘的壮举的赞叹?
【课堂小结】: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种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当堂训练】
7月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________(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________ (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发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________ (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轨道______________②椭圆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
(4)这段文字分别(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键的工作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
7月19日晚9点32分 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 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 从飞船换乘登月舱
(5)“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
【课后作业】
如果你是宇航员,你到月球上要做些什么?展开想象,写一段二三百字的小短文。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和困惑是:
【资料补充】
9:人类探索宇宙奥秘
资料一: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拉开了人类航天时代的序幕。前苏联宇航员、大名鼎鼎的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乘坐前苏联“东方号”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一圈,历时近两个小时,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
资料二: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员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资料三: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一号”载人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的“神舟二号”,这是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
2002年3月25日的“神舟三号”,
2002年12月30日的“神舟四号”,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杨利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2005年10月12日九时整,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
2008年9月25日21时07分搭乘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的“神州七号”飞船发射成功。
资料四:最后的太空电邮
[西班牙《阿贝赛报》2月4号报道]就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前一天,宇航员兼随机医生劳雷尔.克拉克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发出了她的最后一封电子邮件。在这最后的太空电邮中,克拉克这样说道:
“我在远离我们奇妙的地球的高处向你们问好!这里的景色美极了。这是一次美妙的航行,我们一直忙得不可开交,每天24小时都在做科学实验。我只能给你们写上短短几句,因为时间太宝贵了……下面的景色美得让人难以置信,南极的极光照亮了整个地平线,地球上的城市也在闪闪发亮。从这里可以看到四分之一的新月躺在地球怀抱中,可以看到广袤的非洲平原,河流在崇山峻岭中冲出自己的道路……就连星星的闪光也与平时不同……谢谢所有多年来一直支持我进行这项探险事业的人们。当我在我们共有的地球上空飞过的时候,我希望你们能感受到整个地球的美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