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1.能围绕“避”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并互相交流讨论,弄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3.能理解“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体会廉颇的知错就改和蔺相如的忍辱负重、宽容大度都来自于他们的爱国之情.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这篇课文,知道这篇课文写了3个小故事,分别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完璧归赵”、
蔺相如以他的机智、勇敢,粉碎了秦王的阴谋。“渑池之会”蔺相如又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舍生忘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因此“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大智大勇的蔺相如,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可那位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廉颇,他为赵国出生入死,立下了赫赫战功会服气嘛?
二、快速浏览第三个故事。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样?
事情的起因是: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廉颇不服气,总想寻机羞辱蔺相如。
事情的经过是:蔺相如处处避让,并对下人讲清了避让的原因。
事情的结果是:将相和好。
三、质疑
蔺相如面对秦王的挑衅,用他的唇枪舌剑,连连立功,而面对廉颇的不服气,他采取了什么行动?用书中的一个字来形容。(避)读有关“避”的句子,看看你针对这个“避”字有什么疑问?(1避谁?2怎么避?3为什么避?4避的结果?)
四、品读感悟人物的特点和品质
(生自读自悟并讨论)
学生汇报;
1、解决第一个问题,读懂廉颇的话
师:话说蔺相如在渑池又立了功,被封为上卿,廉颇心理舒服吗?
生:不舒服
师:什么原因?
读廉颇说的话,和蔺相如产生不和的原因。
生:他觉得自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
师:什么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生:打仗没有不胜利的,没有不攻克的
师:我们可用一个什么词概括?
生:战功赫赫
师:读一读句子,想想廉颇说这句话时是什么神态?用我们刚学过的一个成语概括。
生:
居功自傲
师:
廉颇不服,仅仅是这个原因吗?
生:
他觉得蔺相如仅靠一张嘴,就爬到他头上了。
师:课件出示句子:
“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的头上去了。”
师:读一读,想象一下,说这话时廉颇什么语气?
生:看不起
生:蔑视蔺相如
生:不屑一顾
师:在廉颇的眼里,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生: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生:没有真本事
师:廉颇觉得自己说的有道理吗?
生:很有理
生:理直气壮的
师: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把廉颇那种不服气的感觉读出来。
(读书,能体会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感情,这才叫做会读书)
你同意廉颇对蔺相如的看法吗?
生:不同意
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生:蔺相如立下大功,靠他的胆略,胆识。
生:是他以命相拼得来的,不仅靠一张嘴。
生:还需要脑子,有勇有谋。
(还有生列举前两个故事中蔺相如的才华)
2、理解蔺相如面对廉颇怎么避的和为什么避的
生:找句子读
师:认真读蔺相如对他手下人说的话,从他的言行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境界。
生:廉颇的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对廉颇又是“避开”,又是……“把车往回赶”,连他手下的人都看不下去。联系蔺相如的话可以知道,他不是怕廉颇,为的是不削弱赵国的力量,维护赵国的利益。
生:蔺相如说“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可见他并没有瞧不起廉颇,能正确对待廉颇的功劳。他认为如果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他一心想保卫赵国的利益,蔺相如的思想是好的,品质是高尚的。
生:这是因为蔺相如顾全大局,所以宁可忍让。
师:是啊!如果不以国家利益为重,沉不住气,就容易闹不和。因此,小利益服从大利益。这种品质是高尚的,值得学习的。他的这一避不是为了自己的委屈,而是为了国家呀!让我们一起再读他说的话体会他此时此刻的心境
(生齐读)
当蔺相如大度的话令我们每个人都折服
,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佩服了吗?他又怎么想呢?又怎么做呢?
生:蔺相如的话传给了廉颇,廉颇能“静下心想了想”还认为自己“真不应该”。可以体会到廉颇还是能虚心考虑别人的话的。
生:他都能为国作想,我们都是赵王的左膀右臂,他能做到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到呢?走亲自请罪去。
师:哦我听懂了,原来他也和蔺相如一样有颗爱国之心啊。那他怎么做的呢?
3、理解讨论廉颇的做法,解决避的结果的问题。
师:课件出示句子: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生: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也说明他诚心认错的。
师:荆条是古代一种鞭打的刑具。“脱下战袍,背上荆条”说明他内心痛悔自己过错的程度是很强烈的。
生: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是想让蔺相如打他,衣服拖光了,而且用荆条来打,多疼啊!足以看出他的诚意。
生:〔图文结合〕
我还从图上看出,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单腿跪下,要知道他廉颇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啊,有句古话叫“男儿有泪不轻掸,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他堂堂男子汉,堂堂大将军能跪下来恳求蔺相如的原谅,真的放下了将军的架子,放下了他的自尊,痛改前非呀,他真的是个知错就改的大将军呀。
师:(表扬
)
是啊,大将军的一脱一背一跪,脱下了将军的架子,脱下了他的自尊,不得不令我们敬佩呀。把你们刚才的感受送到字里行间去,行不行?
(指名读后生齐读)
师:人都会有错误,但知错就改很重要。某某读书很认真,对作者用心遣词能认真推敲,而且还注意到了文章的插图。
生:廉颇上门请罪,蔺相如“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这里的“连忙”、“热情迎接”表现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
师:蔺相如胸怀宽广,他把廉颇扶起来后,他们会说什么,又会做什么呢?
生:他们会促膝长谈。
师:好,发挥你们想象的翅膀,好好想想他们讨论了些什么。
(同桌选角色模拟促膝长谈的情景)
生:廉颇:上卿大人,我妨忌您职位比我高,妒忌赵王对您的宠爱,处处与您作对,但您次次容忍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今天特来请罪,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廉大将军知错就改,真不愧为一国大将,快快请起,我俩都是赵国的大臣,何分彼此,将军已认错,我已十分满足,何须行此大礼?
廉颇:您大人不计小人过,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啊!我今后一定与您和睦相处,共同对敌。
生:又如:
蔺相如:(上前扶廉颇)将军这是为何,快快请起!廉颇:蔺大人,您真是宽宏大量,肚中能撑船,我廉颇是粗鲁之人,以前的言行有辱大人,我竟不顾国家生死存亡和您闹不和,真是罪过。
蔺相如:将军能知错改正,不是很好吗?有何罪过?廉颇:上卿大人,过去您不与我斤斤计较,我感激不尽。您劳苦功高,要是没有您,我国稀世珍宝——和氏璧一定会被秦王骗去;要是没有您,“渑池之会”赵王定会受到侮辱,请您再受我一拜!
蔺相如:将军说的是哪里话,“渑池之会”要不是您的兵力,不但秦王不会为赵王击击,恐怕我和赵王也早就成了阶下囚了。廉颇:蔺兄真是令人敬佩,往后我听您的,我们一起做好赵玉的左膀右臂,为赵国强盛做出贡献。
师总结:从此他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祖国。
他们能从不和到又和好起来,思想上有一个共同认识,那就是那颗忠贞的爱国之心啊。
这就是“负荆请罪”的故事,“负荆请罪”从词的本意上讲,就是(背着荆条请求责罚、赔礼道歉的意思。)现在比喻诚心诚意地道歉。
五、了解三个小故事之间的联系。
师:看题目是《将相和》,“负荆请罪”就写了他们和的过程,课文可不可以只要最后一个故事,把前两个故事删除了呢?
生:我觉得这不行,因为本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表面上看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之间又紧密相联,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
六、拓展延伸
本文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那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呢?为什么?找有关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