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第十一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2、认识文章的中心句,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动人的花影,体味作者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感;
教学流程:
一、实物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的这一棵植物叫夹竹桃,请仔细观察,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看到的夹竹桃?(学生观察后回答)你还想了解什么?
2、课文《夹竹桃》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还能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想象花影的有趣动人,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了解一下课文的大概内容。
二、初读了解
1、根据本课的预习要求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三、细读指导
1、默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
2、朗读第一自然段,完成练习:
夹竹桃不是 ,也不是 ,但是对我来说,它却是 。
3、为什么说夹竹桃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4、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认识文章的中心句。
(这句话既能回答作者为什么要写夹竹桃,又是文章内容的总结)
小结: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总起,可以引起悬念,诱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最后一自然段是文章的总结,照应第一自然段,点明了“我”爱夹竹桃的原因。
四、研读分析
(一)、分析夹竹桃的韧性
1、“夹竹桃的韧性”是“我”爱上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三、四自然段)
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3、投影映示下面两句话,指导学生理解
①、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不迎风吐艳。
②、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⑴、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这两句话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⑵、体味“无……不……”和“无不”的作用。
⑶、练习用“无……不……”和“无不”造句。
4、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投影映示: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显得非常可贵。
5、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院子里的那些花”?(第三自然段)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
6、朗读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明确反衬的作用。
小结:作者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二)、分析夹竹桃引起的幻想
1、夹竹桃“引起我许多的幻想”,也是“我”爱上了夹竹桃的原因之一。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想象和幻想?
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⑴、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⑵、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作者对夹竹桃的想象还不止于此,默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⑴、 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会引起作者的幻想?
⑵、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的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花朵、香气、影子)抓住“模糊”、“浓浓烈烈”、“叶影参差”、“花影迷离”赏析月光下的夹竹桃。
小结: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副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五、品读欣赏
画出文中描写几幅图景的文字,仔细品味,体验衬托和想象的妙处。
1、 雪火相映图
2、 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3、 月光下的夹竹桃
总结:这篇文章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作者在文中运用了比衬的手法及排比的句式将夹竹桃写得尤为可贵和生动有趣。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习和运用这一写作手法。
六、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还熟悉哪些植物,请选择一种介绍给大家,介绍时要抓住植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语言生动形象,并能恰当地运用你所喜欢的修辞手法。
1、 自己练说。
2、 同学互说。
3、 个别说,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