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在谈论研究性学习,但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大家的认识并不相同。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科内部的研究性学习是有区别的。作为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注重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是研究性学习的特点,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而非结果,强调的是会学,而不一定要学会。而作为学科内部的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或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与我们长期以来所实行的接受性学习方式相对应的。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语文教学内部的研究性学习,它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它虽然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不是一回事,但两者也有相通的地方。如它们都强调需要确定研究的主题(或专题),强调学习要保持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强调要注重学习的全过程,而不只是单一的学习结果,等等。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倡语文研究性学习呢?这是因为我们原有的语文教学学生基本上只有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只有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有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式相补充。因为接受一个结论是容易的,但弄清楚这个结论究竟对不对,这个结论是怎样得来的则更重要。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来看,大而言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内而外,即研究的方向由文本、课内向课外、校外拓展;另一种是由外而内,即研究的方向由课外、校外向校内、学科回归。下面我们从操作的层面,通过两个例子来理解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这两种模式。
我们先用鲁迅的名篇《祝福》作为例子,来指导学生尝试由内而外式的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要学会研究文本,并由此及彼加以拓展。
大凡学过《祝福》的学生,一般都会记住作品的主题是封建礼教吃人。这个结论当然是不错的,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但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如果老师不讲,学生该如何获取结论?如果老师讲错了,学生该怎么纠正老师的错误?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单一的接受性学习中几乎是绝大多数同学都不能解决的。而运用研究性学习,却有可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与同伴的合作,获取正确结论。根据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以及她最后陈尸雪地的悲剧结尾,我们可以先确定研究的主题(或专题)——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然后以文本为主要依据,探究问题的答案。
关于祥林嫂的死因,文本中直接出现的一种答案是由小说中鲁四家的短工提供的。他在回答“我”关于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询问时,连头也不抬,只是淡淡地说:“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
祥林嫂果真是穷死的吗?她勤快能干,时值壮年,“力气是不惜的”,“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何至于穷死!这个短工的答案显然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就社会地位而言,这位短工与祥林嫂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然而短工回答时的冷漠,所流露出对祥林嫂的鄙视,却更显示出祥林嫂之死有着别样的原因。为了探究祥林嫂真正的死因,并且能使结论令人信服,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沿着三个不同的方向,通过解决一系列具体问题来作一下探究。
首先梳理一下小说的情节,看祥林嫂的命运变化。
1.作品情节的开端是什么?当时祥林嫂的命运如何?
作品情节的开端是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虽然她刚死了丈夫,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在鲁家,“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尽管她“食物不论”,又干着十分繁重的劳动,“然而他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2.接下去的情节发展分几个层次?,祥林嫂的命运有什么变化?
具体分四个层次。
(1)祥林嫂被婆家捆回,并被卖到了贺家澳,尽管她进行了异乎寻常的反抗, “头上碰了个大窟窿”,仍毫无用处。但在贺家澳,日子还过得去,还有了儿子阿毛。用卫老婆子的话讲,“……她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所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2) 然而,“好运”很快消失。不久,贺老六病死,儿子阿毛被狼吃了,大伯又来收屋……她不得不重回鲁镇。这时的祥林嫂,“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而且,鲁家已不许她插手祭祀了。
(3) 柳妈的话,对祥林嫂精神的影响非常大。一生嫁了两个男人,“落了一件大罪名”,“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居开来,分给他们。”听了这些“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事,祥林嫂“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大约非常苦闷了”,次日起来,“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于是,为了“赎罪”,她用历年积蓄的工钱去土地庙捐门槛,以换回做正常人的生活权利。
(4) 捐门槛回来后,她以为赎了罪,重获了新生:“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嫂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3. 什么地方是小说的高潮?此时的祥林嫂有什么表现?
祥林嫂捐门槛以后,又逢冬至祭祖时节。“看四婶装好祭品……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随着四婶一声断喝,“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这真是致命的一击!这就是作品的高潮。至此,祥林嫂的精神世界彻底垮了。第二天,不但眼睛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到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简直是一个木头人。”
4. 小说的结局。
结局,是高潮的必然延伸——祥林嫂于终于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在鲁镇人们祝福的忙碌声中,无声无息倒毙在雪花团团飞舞的雪夜。
高潮是小说思想性最明亮的地方,也是主人公命运、性格的转折点。《祝福》的高潮揭示了导致祥林嫂之死的本质因素,那不是穷困,不是劳累,也不是丧夫、失子等意外灾祸,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心灵的摧残——祥林嫂忍耐过,挣扎过,反抗过,但毕竟摆脱不了封建礼教 “败坏风俗”,“不干不净” 的“罪名”。这种无形的判决仿佛是巨大的罗网,笼罩了整个社会。不仅鲁四、四婶、柳妈以及鲁镇的人们认为她有“罪” ,就是祥林嫂自己也认为有“罪”——有“罪”,才需要赎“罪”。这就是祥林嫂悲剧的真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