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女儿的信》问题探究

课后练习

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致女儿的信》问题探究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先后从人的眼神中读到了“爱情”“诚”“心灵的追念”。这三者有着紧密的关系: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2、文中的“我”对此的态度如何?

文中的“我”把女儿提出的问题看成是女儿长大的标志,同时“我”对女儿的成长表示高兴并给予充分的尊重。

3、“我”没有正面回答女儿的提问,却说到了我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4、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5、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6、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

7、文章的主旨是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来显现的?

本文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的。

8、故事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

9、理清文章的脉络。

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

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

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

10、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宇宙万物是上帝创造的,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但在这个故事中,为什么上帝没有创造、也不能理解人类的爱情?为什么最终无可奈何又若有所思地离开了?

此题思考的重点在透过文中所写的故事本身,深入理解故事背后耐人寻味的寓意。关键在于抓住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处能点明全文主旨的议论进行理解、分析。

本文所写的故事中,上帝没有创造爱情,是因为它仅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而爱情的无法毁灭和上帝的沉思、离去,正说明了人将永远不会再沦为动物,将成为自己人性的主宰,成为“大地上的上帝”。

1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东西?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解释爱情?

此题需要通过把握全文的主旨和脉络来思考。并从而领会本文构思上采用前后呼应,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解释“爱情”的真谛这一匠心。

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谈论,寓意深长。人在年轻时,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上帝在人的目光中三次发现了“美和力量”——人间的挚爱——正是“美和力量”的最高体现。

12、课文中写道:“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深地思索着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怎样理解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这句话?

在西方基督文化传统中,上帝是世间万物的主宰,是弱小卑微的人类的救世主,是人类心灵的最高信仰与最终皈依。本文中的这句话显然与这一传统文化相悖。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便能理解本文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观念。

“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这句话,表现了坚定乐观的人本主义信念。上帝沉思着离去,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了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他最后离去,就是对人性理性的认可和屈服。

13、面对女儿的问题,作者没有轻下结论,他是怎样解释“什么是爱情”的?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对爱情的观点。

此题是针对本文写法上的特点进行考查的,以引导学生体会针对不同的对象灵活运用表现手法的道理。概括作者关于爱情的观点,关键在于抓住开头、结尾等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

本文作者是回答自己14岁的女儿关于爱情的提问的,由于女儿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所以作者没有用那种讲深奥道理的方法,而是采取了寓言故事的形式,借生动有趣的故事,启发女儿正确看待爱情。

作者在信中谈论爱情,主要是谈“情”与“性”,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

14、对本文作者的爱情观,我们应怎样理解、看待?

此讨论题是为了帮助学生较客观、全面的了解作者的爱情观,从而对本文所持的观点、所述的道理形成较科学的认识。

作者在这封信里谈论爱情,主要是谈“情”与“性”、或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关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贯穿在作者所有爱情论述中的一个主旋律(见作者著《爱情的教育》)。但是,毋庸讳言,“性”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作者曾批判“西方资产阶级”受弗洛伊德“性本能”学说的影响,夸大了本能、性欲对于人格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客观而辩证地分析。作者之所以强调他的爱情观,既是与当时苏联弘扬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观合拍,也是和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中学生)有关的。我们在研讨本文及爱情问题时,应该坦诚而审慎地把握“情”与“性”的分寸,不能偏执一端。

另外,爱情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本文及作者其他的爱情论著,不可能面面俱到,对此不应求全责备。

查看更多
【《致女儿的信》问题探究】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67427/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