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说苑》。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文章采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注意前因后果的交待照应,脉络分明,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中故事集中,人物简单,条例清晰,对人物的刻画并不单一,形象较为丰满。吴王,他有着专横、骄纵的个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也有着谦逊明智的一面,他能恍然大悟。他既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以偏概全。少年,多种手法描绘,智慧、有胆识,跃然纸上。
寓言之意,明白如话,我们可以以此来解释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如环保。如道德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充分挖掘文字背后的东西,挖掘深邃的内涵,把书读厚,加强学生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设计意图: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突出了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读、自学、自悟;二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分角色朗读等,都以同桌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4—12自然段,复述课文9—12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懂得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3、体悟课文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模仿运用相关语言。
4、继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讲故事)课文。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小黑板。
课程实施: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螳螂捕蝉》。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老师这儿有几个词语(出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螳螂捕蝉、打消念头),请同学们用上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同桌练说。
4、指名说。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 《螳螂捕蝉》一个小小的故事就使吴王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先从课文中找到这个故事,然后自己读一读,读完以后,想办法把它讲出来,还可以适当加上想象。老师这儿有几个道具,待会儿可借给大家一用。
②自由读故事,小组练习讲故事。
③指名讲故事,组织评议。
④刚才同学们讲的这个故事,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黄雀在后)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齐读)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这句话的意思,你们都懂吗?那好,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懂了。
③老师这儿有一张表格,请你们填一填,可以先思考一下。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
⑤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⑥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谁来读这一小节,把吴王恍然大悟的样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练读12小节)
3、掌握方法,自读自悟。
①少年通过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使吴王一下子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那他为什么不直接去告诉吴王,还要费那么大劲干什么?(指名回答)那这位少年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②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从中,你能看出什么?
③交流、练读第3自然段。
4、角色朗读,体会特点。
①少年终于引来了吴王的注意,他俩的对话特别有意思,让我们好好读读,先请同学们同桌两人分角色读,老师提醒大家读的时候要把握吴王和少年各自的身份,要用符合他们身份的语气去读。
②同桌练读。
③指名分角色读。
三、写下收获。
同学们,学了这则寓言,你有哪些收获呢?从吴王和少年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先想一想,再写下来。(交流收获)
四、推荐阅读。
文中的这位少年智谋过人,巧妙地借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明道理,说服了固执的吴王,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像这种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文章还有很多,如:《成语故事》等,课后,请同学们读读这些书,以后我们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