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宽容》教案9

教案设计

《多一些宽容》教案

《多一些宽容》教案9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结构及论证语言。

2.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宽容和批评的统一关系。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辨证说理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宽容”的一些事例。再由温家宝总理故事引入。

2009年2月2日,温家宝在剑桥大学演讲时,礼堂后方一名西方人模样男子突然起身叫嚷,并向讲台投掷鞋子。该男子的行径引起全场听众的强烈愤慨,大家齐声高喊“可耻”、“滚出去”。此人在一片斥责声中被安保人员带离现场。温家宝总理说:“这种卑鄙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温家宝总理认为对青年学生还是以教育为主,希望校方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该学生正视错误,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二、课堂研习:

1.交流预习导学。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做补充论述。既要强调宽容的重要,又不可简单地一味强调。

3.作者在论述宽容的意义时从哪几个角度说的?

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自题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

4.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一段有5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

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

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5.“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三、探究拓展:

1.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有人说多余,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

PPT补充相关材料。

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反问一句“假如我们同学犯了错误,该宽容还是该批评?”

2.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提示: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3.讨论:在遇到下列的情况时,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

(1)北宋时,吕蒙正为相。一次上朝,有个大臣在帘子后面嘀咕:“这小子还能办好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过去,他的同僚愤愤不平,让他追查。如果你是吕蒙正,你会如何做呢?

(吕蒙正忙制止说:“查出来就会耿耿于怀,忘了他,还是不查为好。)

(2)梁国大夫宋就,曾任与楚国相邻的边陲县令。当时,驻防的梁军与楚军都种有瓜园。梁军勤劳,浇园及时,瓜长得好,楚军懒惰,瓜长得差。楚军心怀不满,晚上就偷偷地把梁军的瓜蔓拉翻,使之枯死不少。梁军见状,准备就此进行报复。如果你是宋就,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宋就闻讯,坚决予以制止,并下令部下,每天晚上悄悄给楚军的瓜园浇水,结果楚军的瓜也长得越来越好。楚军首领了解真相后,大为感动,并上书楚王。楚王听了也觉得很惭愧,立刻派人备了厚礼赴梁道歉,并一再向臣下赞扬宋就的美德。以后,梁楚交好多年。)

(3)战国时期,楚庄王在一次班师后举行祝捷宴会,通宵达旦,群臣欢聚一堂,并请来众嫔妃佐酒助兴。突然一阵风起,蜡烛俱灭。黑暗中一名微醉的将军抓住了许妃的手,许妃不知是谁,又不便声张,就一把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悄悄跑到庄王前去告了状,那人当然很慌张,因为只要蜡烛燃起,他立刻就会被认出而获罪。

(谁知就在这时,庄王却下令:为尽今晚之欢,大家一律解下缨带,开怀畅饮;然后,才传令点火。蜡烛亮起,众人已皆无缨带,庄王也如无事一般,直至席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会。几年后,楚派襄老统兵伐郑,其部将唐狡主动请为先锋。唐只率百名士兵,拼命冲击,杀得郑军落荒而逃。后续大军竟一路无阻,直取郑都荥阳。原来,唐狡就是当年的断缨者,蒙庄王宽宏大量,容人之过,所以唐狡能以死相报。)

4.补充有关“宽容”的名人名言。

5. 教师寄语(结束课文)

宽容是枝头温暖的阳光,

宽容是大海广阔的胸怀,

宽容是春天里轻拂的缕缕微风,

宽容是冬夜里跳动的团团火苗。

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嫉妒,

有了宽容就没有了贪婪。

宽容是这个世界上一剂最好的药,

她能够医好我们心灵久治不愈的创伤;

宽容是一幅最迷人的画,

她能够给我们带来重振雄风的希望。

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会宽容,

因为,宽容别人也就是珍爱自己。

[巩固训练]:1.完成《创造性练习》P36-38;2.把本课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就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宽容、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妥善处理,写一篇心得体会。(300字以上)

第二课时

一、阅读《宽容是美德》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本文的中心沦点是:______宽容是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生动地引出话题——宽容。

3.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请分别用八个字概括。 (3分)

周恩来:_____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李世民:__不计旧恶,量才重用____

秦始皇:__不计前怨,广纳贤才__

4.第③段运用的沦证方法是_举例论证,其作用是_说明不具备宽容美德的人不能成大器,立大业(2分)

5.第②自然段是从_正面进行论证,第③自然段是从_反_面进行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_对比论证。(2分)

6.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2分)

启示:不能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二、讨论《创造性练习》。

查看更多
【《多一些宽容》教案9】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67011/
上一篇: 触龙说赵太后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