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阅读”就是通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将在外部活动中获得的独特的感性认识内化为理性思维,获得的个性化体验转化为情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高一层次的外部和内部活动。
任何阅读都是个体的活动,每个人在文本阅读中的目的、方法有所不同,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也有不同,这都显示了个性化阅读的特点。而阅读教学则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文本之间多元化及多方向的信息传递的过程。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应采取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实践并使其语文素养得到提升的有效策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确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念。
要把这个观念落实到实处,一是要认识到学生不能一辈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二是切实克服以讲代读的教学陋习;三是不畏惧一切考试,不能为应考而教学;四是坚持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四方面得到了落实,我想谁也不会责难教师没有确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观念。
2、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和理解。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受统一目标、统一评价、统一教育取向的错位理解,因而忽略或不敢正视学生个体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死抱着文本不放,见物不见人,这种“唯本”观念,实际上是机械唯物论的反映。我们知道,文本本身的内容和价值取向也不是唯一的,尊重学生个体的经验和理解,是学生阅读的需要,也是回归文本和价值取向的正确途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启发学生自主阅读、多向体验和理解文本,从而促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搭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这个交流平台,有两个侧面:一个侧面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在边交流边讨论的过程中展示各自的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这种交流对展示学生的个性及其阅读最有效。在交流中,他们思想放得开,无拘无束,无畏无惧,应该说这是一种最实惠、最符合学生心理的科学策略。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应把语感培养作为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点。因为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到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以读为本”,让琅琅书声进课堂,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有感情的读,逐步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语感训练的方法一般有:
1、比较读。
比较是培养学生语感准确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比较就有发现。在学生对句子理解的模糊处,在作者表达感情的细微处,可通过比较读,让学生去发现、去感悟。例如,教《林海》一文时,学生对“这里的岭的确多,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的儿,横着的、顺着的……”这个句子的理解停留在说岭多,岭的式样多。此时,如果直接点破,那么就索然无味了。可让学生比较读读另一个句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的,矮的,长的、短的……”,学生马上就会发现没有了“点儿”,句子的意思大不一样。有的说,有了“点儿”说明了岭与岭之间高矮、长短的区别并不大;有的说,有了“点儿”写出了大兴安岭的温柔;还有的说,有了“点儿”还能表达出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读,读出了味道,比出了惊喜,起到了意会胜于言传的效果。
2、调换读。
初中课文有许多名家名作,许多词语用得十分传神。语感训练中可让学生把句子中所要推敲的词换成一个与之相近的词,品位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当。例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先让学生读读句子。“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然后让学生把“排”换成另一个词再读读。学生先把它换成“拿”读完以后,他们觉得不妥,因为“拿”字太平淡,写不出人物的动作特点;学生再把它换成“摸”,可这“摸”字也写不出孔乙己当时的神态,另外还换了其他几个词。可是无论怎么换,都不如“排”字好。因为一个“排”字活灵活现地传达了孔乙己有意在短衣帮面前显阔气的心理。通过这样一换,学生不仅了解了孔乙己那种穷酸相,同时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凝练。
3、欣赏法。
语言是文字的载体,好的文章常以生动的语言取胜。这些文章有的平仄相间、掷地有声;有的节奏和谐,读来抑扬顿挫。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错落美。如《岳阳楼记》一课中,作者在写景时多用骈句,句子工整对仗,语言凝炼,节奏分明,画面形象生动,富于想象;而叙事、抒情时多用散句,节奏舒缓,语意深沉;议论时也较多的运用骈句,铿锵有力。总之,在教学这些句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欣赏品读,使学生充分品位其优美的韵味。
4、想象法。
一篇好文章就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一个鲜活的人物,一段动人的故事,一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散文,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地下森林断想》一文中,深谷里的树种,在幽暗和岑寂中,一点点发芽生长,长成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他们创造了生命史上的奇迹!作者驻足在地下森林面前,感慨万千,想象之舟在轻扬,追寻着多少万年前深谷里萌发的生命灵光。这样的课文,让学生在想象中读,语感也随之产生了。
5、表演法。
文章中的对话,还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如能在读中配以动作、表情表演出来,再现当时情境,则意味无穷。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和秦王的对话,充分显现了唐雎的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秦王的骄横狂暴、阴险狡诈。在教学中,让学生模拟人物形象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让学生表演诵读,是对课文情境的一种延伸。
在阅读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理解内容、揣摩语言、品位情感,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在《再别康桥》一课的教学中,本人通过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自主品位语言、理解内涵、升华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1)、初读入情,侧重感知。
师:诗人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了描写来勾勒美丽的康桥晚景?(在学生说的同时,顺势在黑板上板书出“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字眼。而后,话峰一转)
师:诗人为什么抓住这些普通事物进行描写?
在充分畅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诵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复读悟情,侧重渲染。
再次自由朗读之后,说说康桥的景象怎样,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用文中诗句直接阐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由表达。学生可以静下心去,沉入诗文中去,潜心体会语言的含义,与课文的情感发生共鸣。这是学生个体的自由论坛,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是在读说的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内化而心、外化而言”的训练。
(3)、精读动情,注重感悟。
康桥真的那么美、那么使人依依不舍吗?有选择的赏读课文,说说对哪一小节最感兴趣?说说感受,并模仿诗人的语气,也来感受一下康桥的美。读时可依托事中的内容,借一般校园河之景尽情想象,让思维神游于多少年前诗人就读的大学之中。然后让学生将诗中的美景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下来,再写成写景散文。这是赏读与仿写的有机融合,读、说、写融为一体,自然衔接,学生读得入味、说得到位、写得有味,也足以表明对诗歌内容有了真切领悟。
(4)、诵读释情,注重内化。
面对诗人笔下的美丽校园,我们充满了疑问、憧憬与向往。把你那独特的感受读出来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一人静静品读,可以两人激情对读,也可以小组轮读、和老师赛读;可以边想象边朗读,可以边朗读边画画,也可以边诵读边表演。这样的个性化朗读诵读于口、领悟于心、以声传情,重要的不是朗读技巧的指导,而是披文入境,有感而发,真正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熏陶;在品位、领悟诗歌语言运用的同时,也深化理解了诗歌的内容、思想和情感。
回顾以上《再别康桥》的教学环节,无一不是以读为基点的训练,但又不是纯粹的为读而读,而是把语感的训练等融合到朗读中。在阅读中,有知识点的渗透,有想象力的激发,有语言的沉淀,也有趣味盎然的综合活动。于是,读只是一种积累、一种阶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因素,它注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独特感受,注重语言的外化、情感的表达。于是,训练只是自然而然地融入,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学生完全有感而发、有情可表,这才是真正具有本质属性的个性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