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预设性语文教学的再认识

教案设计

自从非预设性语文教学被提出来以后,赞者有之,疑者有之,毁者有之。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质疑探究能力方面,它毫无疑问有着无可替 代的作用。非预设性语文教学思想正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接纳和应用。要大力倡导非预设性语文教学思想,实现语文教学的新突破,我认为有必要再廓清几点认识。

对非预设性语文教学的再认识

一、关于非预设性教学的现实土壤和历史渊源

对近年来的非顶设性语文教学做一番考察,我们不难明白,非预设性教学理念,并不是横空出世的东两,而是有着竖实的现实士壤和历史渊源的。

2001年,崔国久老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率先提出非预设性的概念时,就指出非预设性课堂教学是针对教师中心论 教案中心论提出的。其实质就是对教师在教学中至 高无上的话语霸权的挑战和反拨。这种反拨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对于教师中心论的反拨,一直存在于我们的优秀教师队伍中。魏书生老师的语文管理教学,李镇西老师的语文民主教 学,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郑亦农老师的非指示性语文教学,都是针对语文教学积弊从不同角度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和创新,都是语文教学追求突围和新生的积极探索。

崔老师则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预设多少作为其反拨的切人点,认为死扣教案、死守教师的教学套路、死守教师和教学参考书的答案和结论的现象,其实质就是过分重视预设。因而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非预设性的语文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直指教师教学中重预设轻生成、重教轻学的语文教学积弊,可谓抓住了牛鼻子,切中肯萦。

非预设性教学的提出还有着丰厚的理论和经验基础。

教学观上,非预设性课堂教学坚持杜威的儿童(学生)中心论,坚持教为学服务的理念,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非预设性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理解,相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又依靠学生的质疑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 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把促进学生的学作为教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强调课堂教学中尽量让学生摆脱教师的束缚,尽量减少教的痕迹,真正把备课变成备学把教案变成学案把教室变成学堂把教时变成学时。这种思想是对我国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学生主体说的继承和拓展。钱梦龙老师一直强调学生为主体;魏书生老师倡导的相信学生实施民主平等的语文教学;于满老师主张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应该把立足点从教出发转换到从学出发。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而发挥作用的。这些思想是非预设性教学产生的经验基础o

课堂教学的价值观上,非预设性课堂教学坚持学生发展观。认为教师的一切教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自主阅读能力作为主要目标, 强调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和质疑探究精神的培养。在课堂评价和追求上,非预设性课堂教学以学生参与了多少,学到了多少为依据,重视教学过程的体验和方法的习得。不以教师传输了多少,讲授了多少,教师教得精彩与否为标准。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强调习之以渔要让学生下水去捕鱼,而不是由教师站在岸上指导学生如何捕鱼。所以实际上是对“教”是为了不“教”思想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思想的继承和拓展。

课堂教学的策略观上,非预设性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为主要形式,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文本的多元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以课堂动态生成作为组织教学的主要手段。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精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产生新内容新问题新亮点.达成新目标。追求教学环节的简单有效,主张课堂话语权回归学生,不追求教学环节和方法的新奇与复杂,不刻意追求课堂形式的热闹和丰富。所以,在课堂形态和教学策略上,非预设性教学思想的提出,也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对近几年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课堂教学形式的提炼和升华。

查看更多
【对非预设性语文教学的再认识】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6507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