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飞向太空的航程》

知识扩展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则篇幅短小但容量很大的通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航天史,历史漫长,内容纷繁,足可以写成一部长篇著作。但作者仅用两千字左右就向我们交代了新中国航天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叙事简明,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情感浓烈。

赏析《飞向太空的航程》

由于这是一篇短通讯,作者受到篇幅的限制,不可能写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所以,他选择那些在我国航天史上的标志性事件,用洗练的语言进行叙述,使读者对这段不平凡的历史能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这篇通讯以时间为线索安排事件,并且巧妙运用倒叙手法,使文章线索清晰,重点突出。

首先,作者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写了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神舟”五号载人火箭成功升上太空。采用倒叙手法的原因是“神舟”五号升空是最近发生的值得中华民族纪念的重大事件,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于此,庆祝“神舟”五号成功升空,回眸历史,叙述成功之不易,这正是是这篇通讯的写作缘起。倒叙手法的运用,突出了“神舟”五号成功飞向天空的历史意义。“神舟”五号成功飞上太空也是文章所要写出的最重要的事件,是全文的重点。作者的语言也饱含激情,“朝阳晖映”,发射架“耸入云天”,“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等待时气氛的安静,自然景物中有着一种必胜的信心。升空刹那,“惊天动地的巨响”“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是飞船发射的特写镜头,作者怀着崇敬和必胜信心写出了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语言优美,极有力量。

“神舟”五号成功飞向天空,让人兴奋,感叹。作者并没有停留于现实的欢乐,而是独辟蹊径,回顾历史,把视线投向了太空飞行的开拓者,他认真地理清了人类航天史,中国航天史的脉络,作者这样做是因为:这次激动人心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一代一代前辈辛勤探索,克服难关取得的。

作者根据时间先后,选取了以下航天史上重要事例:

(因为)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所以)中国也要搞人造卫星──(在专家探索下)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接着)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送上了天空──中国专家构思飞天梦想的草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成功)──“863计划”的出台,催化中国载人航天探索──“神舟”一号实验飞船成功上天──“神舟”二号发射成功──“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五号载人火箭成功升上太空。

这些事件虽然记叙简略,但过程完整,用具体的事实,详细地交代中国航天史发展变化的过程,交代它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使读者明了“神舟”五号升空的历史背景。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录,高明的作者总是把它放在历史的语境中去看,这就使得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本册另一篇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也有这样的特点。

另外,在记叙中,作者还加入了一些议论和抒情,使这篇通讯感情充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比如,“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写出了对民族对“神舟”五号升空的期待;“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热烈赞扬了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抒发了成功的骄傲和民族的自豪感。这样,这篇通讯就做到了叙事简明,线索清晰,重点突出,感情浓烈,是一篇典范的通讯作品,值得好好分析揣摩。

查看更多
【赏析《飞向太空的航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64995/
知识扩展推荐
热门知识扩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