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思考】
怎样对待课堂上学生的突然发问?
如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实现自身角色定位的转化有多难?
【背景说明】
语文课中的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引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意识的语文学习活动,以形成参与意识,把握学习途径,养成能疑善疑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晏子使楚》是描述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的人物故事。故事内容深入浅出,刻画了一位时刻维护祖国尊严的谋臣、大使形象,字里行间透出人物的机智,极富吸引力。整篇文章围绕晏子受辱的三件事,展示晏子的机智,所以“疑”事“疑”人成了学习本文的关键,教学以“疑”贯穿始终,在“疑“的过程中寻求学法,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自学能力。案例描述
镜头1:“五尺到底有多高?”
师:同学们,你听说过晏子这人吗?你了解他吗?
生:晏子是春秋末期齐国的大夫。能言善辩,很有才干。
生:我听说晏子后来他官居相位,仍然很廉洁。有一次齐王要送他千两黄金、千石粮食和一辆新车,他都拒绝了。
生:晏子被派往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他,都没有成功,反倒自取其辱,惹了一身骚。生:老师,现在1米=3尺,那么5尺≈1.67米。晏子不可能有1.67米,今天我们如果有1.67米,也不算很矮,而文中提到晏子很矮小,那肯定比常人要矮得多,那5尺到底有多高呢?
生:我记得有“七尺男儿”之说,那比较正常的身高应该是七尺吧!
生;如果我们认为比较标准的身高是1.70米,那么,古代的一尺是:1.70÷7≈0.24米,5×0.24=1.20米,5尺来高的洞就是1.20米左右。
师:古时的一尺相当于现在以前我在看课外书的时候,也读到过一位齐国有名的国相,他的名字好象也是一个“婴”字,可是他的生活却很富有,他们是同一个人吗?
师:(课文快要结束时,突有此问,犹如平地一惊雷,老师稍加点拨,顺势带出课外探究内容)我们课文中的晏子,是春秋的相国,姓晏名婴;而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是战国时期的一位相国,姓田名婴,此婴非彼婴也。不过,既然有了疑问,老师就让大家课外去收集一些资料,待准备充分后我们在活动课安排这两位齐国的相国见一次面,看看你更喜欢谁?你更敬佩谁?
【案例反思】
一、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适时的把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引起情感的共鸣,使学生能入情入境地学习,充分感受语文学习就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语文是“生活的影像”。对于“晏子究竟有多高”这一问题的探讨,使同学们对晏子的机智有了足够而且非常形象直观的认识,探索的过程了解了解题思路、方法以及手段,学习从多个角度寻找问题答案的学习策略,从而感受课文的精髓,这也是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一类问题地提出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为能疑并逐步学会善疑奠定基础。
二、让学生的个性之光在合作中闪烁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阅读正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一位学生从教材中获得的信息与体验都不一样,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找出问题来交流,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展示的空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思维不断得到补充、完善,从而对课文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知识,过去都是老师传授,如今要自己学;答案,以往都在书本上,现在要自己找。学生每一点知识的获得都是自己的发现,都成为了自己的知识,这比老师的讲解更有效;问题解决的过程,探索了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为以后自主学习提供可操作的方法;问题解决本身又让学生体味了成功,学习的兴趣更为浓厚;由同学提出问题,改变了原来的接受模式,使每位同学在学习中都成了主角,在共同求解中成了“合作伙伴”,为了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一起努力,培养了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放飞在课外,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
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节课都是师生智慧与激情的综合生成过程。如果无视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调试,将课堂囿于严格的封闭状态,则必然违背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构课堂教学的运作机制。在这种充满探究意趣的平等互动活动中,课堂不断生成着新的问题,最后并未形成一个“标准”,而是就再一次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走向课外。课外阅读是学习的延伸,是拓展知识面,训练综合思维的过程,也是学会获取知识的重要实践(学习从多方面获取资料,整理资料),耗时量大,涉及面广,宜放到课外完成,使课内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长期类似的语文实践对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密切与各学科的联系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