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发展 在运用中积累

教学设计

在活动中发展 在运用中积累

在活动中发展 在运用中积累

山东省宾州市北镇中学 史建筑 ──《兰亭集序》活动实施及教学反思

【意图切入】

1、将文本的学习物化为科学有效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文本,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和素养,进而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避免文本学习的虚浮化和随意性。

2、将读写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能力来对待,围绕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挖掘文本,设计环节,科学调控,合理训练。

3、涉及人生观、生死观的内容较多,教学应适当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的生成和发展。

4、以及与之相关的书法、诗歌作品,文化含量极其丰富,在教学中应有所体现,强化主体审美体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描述】

环节一:

自主解题: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古典文学名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作者)

请同学们就课题和作者,自己提出问题,并请其他同学积极回答提出的问题。

生1问:兰亭在什么地方?

生2问:题目中的“集”是什么意思?是集会,还是文集、诗集呢?

生3问:“序”是怎样的一种文体?

生4说:我很想知道王羲之的一些背景资料或有关轶闻。

师:关于第1、2、3三个问题,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注释①,至于王羲之的有关轶闻,请同学们课下上网搜索一下,有价值的资料可张贴在班内“读写专栏”内。

(生认真阅读注释①,并整理课堂笔记)

师:关于“序”这种文体,它的主要作用是举其纲要,论其大旨,这篇序文主要就兰亭集会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环节二:

分层美读:

1、分层自读:脱离注释,自读全文;

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读出表达方式的变化:

第一节的描述性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读出情趣和景趣;

第二、三节议论抒情性语言,教师引导学生尽量读出情趣和理趣。

3、读出情绪的跌宕变化:

引导学生读第一节,围绕“乐”等关键词,读出生机、闲适、欣喜和豪迈;

引导学生读第二节,围绕“痛、悲”等关键词,读出矛盾、深思、伤感和无奈。

4、读出个性与体验:

学生结合个人理解和体验,自读感触最深的语段。

环节三:

景象描述:

(这一环节是针对文章第一节文字设计的相应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描述性语句,展开想象,适当加工,创造性地再现文本所描述的景象)

学生描述示例:

1、语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描述:江南的三月是最美的了,良辰美景,令人心醉。文人雅士游历汇聚在群山的怀抱之中,高耸的峰峦披上了青绿的外衣,向游人诉说着她的妩媚。近处裸露的岩石又显出她的刚健。乔木和灌木呈现出参差的生机,一丛丛茂盛的竹林,挺拔而儒雅。就在我们的亭边,那清澈的山泉时急时缓地流淌着,带给我们文思的跃动和灵感……

2、语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描述:今天的天空格外高远、空旷,平日游来游去的云朵儿,怕打扰我们的盛会,现在不知飘到何处去了,只有暖融融的太阳均匀地洒着她的光辉。清风拂面,柔柔的,软软的,风里还夹杂着山花和竹林的清香。让我们暂且无忧无虑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福祉吧。

(学习小组内部交流后,将有代表性的文段推荐出来,在班内交流)

⑴ 基调氛围;

⑵ 回扣文本;

学生勾画点评示例如下:

1、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是否到位;

2、是否能够有机地联系语境,而不是断章取义;

3、点评文字自身表达是否规范得体。

环节五:

观点表述:

1、学生以书面形式,依据文本,总括作者的人生观、生死观。

学生表述示例:

⑴ 有一个词,概括的情绪流程非常恰当,那就是“乐极生悲”,作者由短暂的快乐,回味起岁月潮汐、人生易逝,不禁感慨万千,悲从中来。总之,作者对待人生和生死的态度是消极的。

⑵ 古语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尽管有兰亭集会这样的盛会,但毕竟聚少分多,乐少悲多。况且人自身不能掌握自己生命的“修短”,只好顺从天意,听凭造化。

⑶ 作者说是“修短随化”,其实表明他对生死看得非常重,不然,他不会把庄子的看法“一死生”“齐彭殇”,评价为“虚诞”和“妄作”。

⑷ 作者在解读人生、关注生命的过程中,透示的是对生命的珍爱:

教师不时提醒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观点的依据。

教师适时提供古代文人的相关语句:

曹操《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生命箴言,口述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看法:

师:在文章中,作者为人生而抒怀,为死生而感慨。在同学们的记忆中,还有哪些人对生死作过精辟的阐释?

查看更多
【在活动中发展 在运用中积累】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61537/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