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然后,教师给学生带上导游帽介绍。)
[设置的这一环节,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争当“小导游”的活动,引导学生将书面语言内化为自身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学的精神。]
5 、第四自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蝴蝶谷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参观,说明在世界上很有名。我是这样设计的:
蝴蝶谷的景象这样壮观,这样迷人,会怎么样呢?(会吸引许多中外游客) 板书:吸引游客
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想一想游客们为什么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蝴蝶谷)
四、小结:
读完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最后让学生有感情的把课文再读一读。
板书设计:
色彩斑斓
19 台湾的蝴蝶谷 金光灿灿 吸引游客
五彩缤纷 像……花瓣
20.欢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感受泼水节的欢乐气氛,了解泼水所表示的象征意义,初步了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描写泼水的欢乐场面的§2,体会泼水的情景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教学难点:懂得泼水的象征意义
教学准备:词卡 多媒体课件 《太阳出来喜洋洋》乐曲 云南风光之泼水节实况VCD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字 2、词 3、指名背诵
二、细读2、3
1、观看泼水节实况录像
2、教学2
(1)轻读,要求:标一下共几句?
(2)(示句一)指名读,体会“早早地”,再读。
(3)(示句二)女生读,说说读后的感觉。做动作齐读(先同桌练)
(4)(示句三)男生读,指名做“灌”、“泼”的动作。指导读。
(5) 引读句四,交流:读了这一句,知道了什么?
对照图理解人们的欢乐之情,笑容满面地读句四,读后质疑,引入句五,生自读。
(6)(示句五)范读,指名给“怎么能不高兴呢”换一种说法,体会书上句子所表达的强烈的感情。
(7)引读2。
3、教学3
(1)导入:泼水节的场面真是欢乐,大家想不想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庆?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傣族的泼水节除了泼水以外,还有其它活动呢!自读§3,用笔画画还有哪些活动?(交流)
(2)畅谈:如果你去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你最想干什么?
(3)朗读比赛:分四人小组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读出泼水节的热闹和欢乐。
(4)配乐齐读3
三、创设情境,总结课文。
1、生演泼水节场面,师进行采访:
(1)我是苏州电视台的记者,请问这位老大爷,你们的水中为什么要滴香水、撒花瓣?
(2)这位小朋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你感到不高兴吗?
(3)老妈妈,天都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家?还想参加什么节目?
2、怀着欢乐的心情齐读课文。
四、练写祝愿的话。
4月14日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你怎么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傣族人民祝贺呢?请把对傣族人民的祝愿写在纸上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理解失意,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
二、精读课文
1、师: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看,她就在我们身边。(学生欣赏夏天美景)
2、师:喜欢夏天小姐姐吗?那就热情地和她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说)
3、师:夏天小姐姐也热情地问我呢:想变点儿什么?(课件出示句子)谁来替夏天小姐姐热情的问一问。(学生读句子)
4、师:小朋友,你最想变什么呢?以六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友情提示(出示):把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给小伙伴听,互相说说听了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5、交流汇报:
过渡:夏天小姐姐像个魔术师,你想变成什么就能变成什么!快告诉小姐姐吧,你想变什么?
雨滴
学生说、读。师随机表扬肯定:说得真美,(奖励图片),就让你变成透明的雨滴。
让我们一起去欣赏透明的雨滴,(多媒体显示雨滴画面)
透明的雨滴睡在绿叶上心里会怎么想呢?
你能读出他的快乐吗?(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小鱼
学生汇报,师随机肯定奖励。
(多媒体显示动画)你们想变成小鱼在这清凌凌的小河里快乐地游一游吗?(边做动作边读诗句)
蝴蝶
学生汇报,师随机肯定奖励。
师:看(多媒体显示)在这美丽的花丛里,这个小朋友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翩翩起舞,书上也用了一个词来形容的,你知道是哪个词语吗?(穿梭)
师:你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师:老师想采访一下这只小蝴蝶,刚才你在花丛中穿梭时的心情怎样?
你能读出当时的快乐吗?指名读可以加上穿梭的动作。
师:还有谁想变成快乐的蝴蝶?再指名读,想变蝴蝶的边穿梭边读(奖励图片)。
蝈蝈
学生汇报,师随机肯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