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
新课程需要新的考试观,要实施考试的内容和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测后评析要突出双重性、发展性、人文性。
关键词:
微笑的试卷 课程形态的试题
开放性 选择性 问题性 人文性评价
一、新课程需要新的考试观
(一)、新课程并没有否弃考试
《新课程纲要》中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强调: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由此可见,新课程并没有摒弃考试,考试仍是评价的一种依据和重要组成部分,还占有一席之地,不能谈“考”色变,“不考试就是素质教育”和“没考试的课程就是新课程”显然是不对的,谁也不能否认考试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力的动力机制,对学生学力(或称为学业成就)的考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测定或诊断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其达到目标的程度。它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
( 二)、新理念倡导新的考试观
传统的考试着重于甄别与选拔,分类或鉴定,因为它的目的是为了“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尽管现在市、县范围内的统考已取消,可选拔性的考试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而且各学校常以考试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以此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因此,一切活动服务于考试,一切手段都是应对考试。考试对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性。再则,市场“流行”的教辅资料,尤其是各类试卷,在考试的内容与试题的编制上没有突破,“涛声依旧”,严重地误导着教育管理者及一些教师、广大家长与学生。如果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不变,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会一成不变,师生的目光追随着考试这一“指挥棒”,“棒”一挥而动全身,失去了教与学的“自我”,考试依然是制约教学的“瓶颈”,而考试又不能废弃。因而,只有实现“自救”,考试才不会成为沉重的羁绊。对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本身进行再评价,不断改革,是实施课程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这一新理念倡导的考试是为教师改进教学或为学生后续学习提倡全面而具体的依据,促进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考试是“参照”而不是“目标”,考试为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等一切教学活动或手段服务,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具体的考试方法、手段,并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考试内容求“准”求“新”,且课程化
(一)求“准”。就是要准确地紧扣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与指南,将课程标准上的质量要求作为考试的“准星”,不偏不倚,忠实地执行课程标准,要删除各学科“繁、难、偏、旧”的内容,突出考查各学科的主干核心知识,突出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课程中所包含的学生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凸现现代社会对学习能力的新要求。譬如: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识”“写”要求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目标,因此,对只要求认识的字不考,以免加重学习负担。2、“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又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体现。考试时,可以增设少量的汉字书写题。3、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教学中再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抄、背词语注释,测试时也不要考词语解释。4、《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就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各阶段目标中已加以具体化,导向是很明确的。因此,可以通过试题来考查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积累情况。5、分段、概括段意是中年级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基本没有涉及“段落”这个概念。当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回避,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分段、概括段意作为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来看待,不再把它们变成必不可少的训练程式。考试时不要再把它们作为“重头戏”,或“不可少的传统节目”。测试时有时可以换用以下形式:这篇课文先写( ),再写( ),最后写了( )。或按文章叙述顺序整理内容提纲,或依次(1,2,3,4¨¨¨)写出段落内容。6、高年级不再强调从“统帅全文”这个层面上“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之相应的提法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考试时,允许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阐释,重在自主感悟,关照个体差异,且表现形式比较自由,不必强调规范、统一。7关于标点符号,《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把它当做一种知识,还把它当做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一种手段。在阅读中,体会它们的不同用法,以及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这方面知识适当测试。而对语法、修辞,则不主张系统地讲授,也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语法、修辞知识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二)求 “新 ”。内容策划与设计上要“新”。试题有血有肉,忌枯燥呆板,不是孤立的问题或测验条目,不是一副威严的冷面孔,而是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可读性,努力营造一种学习环境,增强其亲和力,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应是“微笑的试卷”,且类型多样、丰富多彩,常考常新。如:⑴小明说:“读书急什么?现在玩个痛快,以后再努力。”聪明的你会用所学的格言警句劝说他吗?试试看。⑵刘丽同学要转学走了,同学们前去送行,彼此久久不愿离开,请你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好吗?(此两题适用于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测试)上述两例语言亲切友好,有邀请,有鼓励,有征询,充满人情味,而且创意新颖,智情融合。
(三)课程化。应把试题编制视为“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从课程中游离出来,以课程形态呈现的一张试卷应就是一份课程资源,因此,它必须也具备相应的“课程”特征:
1、情境性。体现时代特点与现代意识,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让学生在设定的“虚拟的现实”的情境中,利用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以便于学生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能力、解释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脱离知识应用的具体情境,缺乏与真实生活的相似性,学生在这种测验中所得的分数,对他们未来对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很少有预见价值”。例如:对“口语交际”也可以这样测评:在试卷上为学生提供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从事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如介绍朋友、做客、购物、商量等,要求学生根据创设的具体化交际情境,写下自己想说的话,这还有利于学生组织好自己的内部语言。
2、开放性。这是指试题力求解法多路径、答案多样化。促使学生思维呈多元式活动,既有同向思维,又有求异思维,既能实现思维的聚合,又能实现思维的发散。倡导学生特殊情境下的相互合作,允许他们通过分工协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比如:游艺式考试中,可以考察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综合性学习题就可放手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去调查研究,必要时与他人合作探究。
3、选择性。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选择的权利,同样,在“考试”这一“特殊课程”学习环境中也应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因此,试卷应是一定程度上的“试题超市”,具备一定限度上的选择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需求,尊重学生在特定选作题目中的个性化的选择。选作题不再是选拔、甄别的产物。
4、问题性。学贵有疑。“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布鲁巴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且在第二学段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探究”的首要前提就是学生能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得到广泛的重视。而考试也理应留出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置疑,试题的问题性的涵义应得到拓展,不再局限于编制者问,考生答。可以是考生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
3、4两点可举例如下:阅读分析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选择喜欢的段落阅读,写出你读后的感受与理解;针对本文,你能读完后提出一些问题吗?“在有疑问,在无疑处问,多角度地问,联系生活问,寻根求底问”均可。
三、考试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 一)常规式考试与游艺式考试相结合。可以打破“一人一座(座位)一份(试卷)”的传统格局,如长沙开福区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游艺式测评就是一个新奇多样、趣味性强的考试范例,试卷成了一张张有趣的游艺卡,把考试溶解于游艺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中进行考试。
(二)将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听”和“写”相结合。如:阅读是从朗读开始的,朗读是阅读评价的重点。在活动型的考试中,让学生从教师准备的与教课书难易程度一致的课外读物中选择一段朗读。根据其准确与流利,语调与情感投入的程度等予以评价;还可以听录音,或复述大意,或转述,或写下精彩情节等。
(三)即时·分解·小型考试与延缓·综合·大型考试相结合。前者在平时教学中随机使用。如教学古诗,学生已朗读成诵后默写古诗。内容分解与综合可以是一篇课文的,也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甚至是全册的。
四、测试后怎样评定分析
(一)对试卷答案的评估,要有双“重”性,既要看重结果,又要看重过程。不能仅限于知识与能力,还要从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全面评价。如作文评析,既要考虑对生活中材料的准备与搜集,又要考虑对积累的语言材料的运用,还要考虑情感的投入,态度的转变,情绪的体验,而且允许学生写后修改,并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珍惜学生独特感受和体验,不能搞“一刀切”、“标准化”,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的反应,允许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允许学生综合其他学科知识或生活知识来解释。如谈对诗句意境的体悟,就可以或图或文,或图文结合,灵活地表达。要挖掘非量化的重要信息,不能仅追求惟量化的评价,更不能根据分数高低为学生排队,对考试结果要进行恰当的处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对学生的压力。
(二)考试也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强调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评价应给多次机会”,因此,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再次考试的机会,让学生觉得考试不是“终审判决”,考试跟平时的学习活动一样,也有再次努力的机会。
(三)考试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既要客观地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更要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给学生充分的尊重与自信,殷切的希望与期待。
只要我们加大对考试制度的完善和考试内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的步伐,使它日臻完善,“充满作业的劳役和考试的恐惧”的昨日教育才会真正地远离我们,“明天的教育才会充满求知的渴望和劳动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