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3、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

2、难点:

体会文中几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课前准备】

查找有关背景资料(任选一个以上),参考题目如下:

1、“九一八”事变。

2、抗日战争。

3、日寇在中国的暴行。(叙述一则事例)

4、中国军民英勇、顽强抗日的故事。

5、东北抗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创设特定气氛。

2、学生交流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

二、朗读课文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体会文中充沛的感情。

2、学生反复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充分领会本文所蕴涵的情感。

三、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找出文中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的句子,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如:

⑴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这句运用拟人手法,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直接对着土地倾诉了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打动了人心。

⑵ “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东北那特有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了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让人浮想联翩。

⑶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运用排比,形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强调了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等等。

2、学生讨论:

⑴ 如何理解本文标题——土地的誓言。

⑵ “我常常感觉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分组讨论后,每组推举一名同学回答。

3、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

四、体验反思

1、联系实际,说说如何与侵略者作斗争。

2、通过本课学习,你感悟到了什么?(内容、写法等)

五、延伸阅读

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与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作比较,看看两首诗表达的感情、表达方式等方面有什么异同。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11月17日。

(选自《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1月初版)

查看更多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54355/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