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一般来说,《谏太宗十思疏 》这样的文言文可以采用两种教学形式:
(1)1。提出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分析问题:为什么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可联系文章的第二段
例如“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宜深慎。”
当然还有联系背景,唐太宗开始逐渐奢侈骄傲起来,一片粉饰太平之声,更要注重防微杜渐
3。解决问题:那么该如何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呢?
提出十思 概括为五戒 这是本文的重点 不仅要知道内容,还要注意它的现实意义。
严格按照议论文的格式来讲解,思路基本上比较清晰,可是把这篇疏处理的过于简单化、程式化、教条化了。应该还要考虑它为什么能打动唐太宗?语言方面的学习显得也不够。
(2)也可以从题目直接入手,从题目可以读出许多信息。
1。十思是哪十思?
古为今用,你会把哪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会背会翻译并能说明理由。
其他的几条,如果你送给社会上的某一位人,你觉得送给谁比较合适?为什么你会送给他(她)?
2。能不能把十思变为一思?想想用文中的话语来概括。
3。为什么要劝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呢?
4。如果这样去做,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5。为什么魏徵说的唐太宗能够听得进去?他有什么言语艺术值得我们学习的?
6。本文里我们看出一个怎样的魏徵?
7。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这是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堂设计,思路基本上是这样,个别有些出入,个人觉得这样的串讲需要教师的智慧,挖掘也比较深入,体现了教师高超的导引艺术。
曾经参考了许多名师的教学设计和实录,大部分都是从题目引出,把字词句放在文本里面去理解,尽量不把文言分开,做到文言的统一,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我想这种文言文的教学应该比较适合现在的课堂,一方面把文言文作为一个整体,一方面又考虑到文言文的特殊性,阅读起来是有障碍的。这些经过大家实践的,我们应该很好的运用,成为教学中的资源,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
第二篇:
教学反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4月11日下午第二节课我上了《谏太宗十思疏》的第二课时,基本上课流程如下:
首先承接上一节课的分配任务,请同学自主翻译第二段,并总结出第二段的大概内容。
紧接着给了学生10分钟的时间,学生结合《创新课堂》完成第三段的翻译,并找出重点字词。
10分钟之后,叫同学上台讲述理解或提出疑难,同学补充纠正,老师点名重点和易错点。
最后,全体同学一起总结“十思”内容。
这样一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差,原因我总结了一下,有如下三点:
一、因课前没有没有充分备课,导致对课堂的掌控不够,使得学习内容僵硬,学生处于思想疲劳状态,课堂积极性不高,气氛沉闷。
二、课堂犹如一面镜子,你哭他也哭,你忧郁他也会跟着忧郁,教师不首先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必然不会将学生引领到课堂高潮,,课堂失败也是必然。
三、对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理解和运用的也不够熟练深入,所以在课堂中出现了课堂基本环节的丢失,比如课前的导入环节、课堂疑难探究环节、课堂反思环节。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没有积极做好个备工作,没有认真思考高效课堂的环节,上课热情度不够,导致课堂的失败,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也希望各位老师能多多帮助、指教,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