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特点。
2、理解文章主题。
3、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
⑴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⑵ 理解小说内涵思考社会人生。
2、难点:
对小说主题思想和篇末议论语句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深入地朗读,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精彩语段如篇末的议论,应熟读成诵。
2、研讨探究法:
因为时代原因和鲁迅特有的风格,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应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和合作交流,在研讨过程中情感体验展示创新。
【教学辅助】
多媒体 CAI 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二、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范读课文,思考本文的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
2、检查词语预习:
阴晦(huì) 瓦楞(lèng) 胯(kuà)下 獾(huān) 秕(bǐ)谷 鹁鸪(bó gū) 髀(bì) 嗤(chī)笑 絮絮(xù) 瑟(sè)索 蜷(quán)缩 寒噤(jìn) 折(shé)本 惘(wǎng)然 恣睢(zì suī) 潺潺(chán) 黛(dài)色 愕(è)然 五行(háng)
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指一名同学朗读第一部分,其他同学思考:
“我”渐近故乡时的心情怎样?
明确:漂泊的艰辛,思乡的深切,返乡的激动。
2、渐近故乡时,“我”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这时“我”的心情怎样?
明确:景象是“萧索”心情是“悲凉”。
3、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
勾画了一幅萧条、荒寂的现实的故乡冬景图,初步表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旧中国农村破产的悲惨状况,为闰土的悲惨命运安排了典型的环境,烘托了闰土的悲惨命运和“我”的悲凉心情。
4、见到故乡冬景图后,“我”的感受怎样?用文中话回答。
明确:“啊!……好得多了。”
5、怎样理解“啊!……好得多了。”
明确:写出了现实与记忆中的故乡的反差之大,饱含着对故乡竟然如此的惊异之情。
四、分析第二部分
1、“我”记忆中的故乡怎样?文章第31节说“似乎看到了我美丽的故乡了。”记忆中的故乡到底美丽在何处呢?
提示:景、事、人。
2、分析景点:
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少年闰土月夜刺猹图)
景物:天空、圆月、西瓜、沙地。
色彩:深蓝、金黄、碧绿。
景象特点:景物美好,色彩明快、艳丽,美好动人。
上一段说:“没有一些活气”,那么这一段的少年“十一二岁”“银圈”“捏”“刺”,又给人什么感觉呢?(充满生气和活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用这美丽的景物作为少年闰土小英雄形象的烘托,也是作者理想中故乡的象征。与现实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
3、分析少年闰土:(事、人)
“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的肖像怎样?(“紫色”“圆”“小”“明晃晃”可见少年闰土健康可爱。)
“我”回义了少年闰土哪几件事情?可见他是个什么样的农村少年?
明确:教“我”雪地捕鸟──活泼多知。
邀“我”着瓜刺猹一朴素,热情勇敢,多知。
告诉“我”贝壳,跳鱼儿──见多识广。
哭着不肯分离,互赠礼物──友谊深厚、纯真。
作者怎样更好地突出闰土说话滔滔不绝的?
明确:用了许多省略号。
4、小结:故乡到底“美丽”在哪里?
明确:美在有许多新鲜景,美在有许多新鲜事,更美在有心里装着无尽希奇事,有着深厚、纯真友谊的童年伙伴。总之,美在儿时的记忆中。
五、总结、扩展
全文按“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活动为线索,记叙“我”的所见、所闻、所惑。本节课所学内容,除了初步展示现实故乡的萧条外,多在回忆,突出了记忆中故乡的美。在对比中,写出了反差之大,反映了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实。
六、布置作业
1、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预习下文,思考杨二嫂的及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故乡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二、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⑴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⑵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⑶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⑷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三、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
“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
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四、见到故乡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故乡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五、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第三课时
一、提一生朗读77~78节,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1、渐离故乡时,“我”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师生议论后明确;先是气闷、悲哀,然后寄希望于下一代,继而害怕希望得不到实现,最后又振奋起来。
2、“我为什么”感到气闷?“高墙”比喻什么?
明确:“高墙”是比喻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人们精神上的“厚障壁”,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儿童时亲密的伙伴闰土与“我”隔膜了,杨二嫂对“我”不了解,也隔膜了,所以“我”四面像竖起了“高墙”,所以气闷。
3、“我”为什么感到“悲哀”?“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中“模糊”与“清楚”是否矛盾,为什么?
师生讨论后明确:
“西瓜地上小英雄的影像”中寄托了对美丽故乡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追求。“清楚”是说追求的目标是清楚的,“模糊”是因为故乡的现实使“我”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正因为这些“我”所以感到“悲哀”。
三个“辛苦”在“辛苦展转”中的意思为奔波劳碌,在“辛苦麻木”中意思为“辛勤、劳苦,”在“辛苦恣睢”中意为“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4、“我”希望下一代怎样?不希望下一代怎样?
5、“我”为什么寄希望于下一代?
明确:一方面,“我”对自己这一代的社会表示否定,另一方面又感到美好未来的渺茫,所以只有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6、“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害怕”?
明确:想到希望,就想到希望的实现,如此凄惨的故乡现实,又使我觉得希望实现的渺茫,所以“害怕”。
7、如何理解“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我”对新生活的希望念念不忘,但又没有找到实现新生活的道路,所以说和闰土一样是对偶像的崇拜,而且“茫远”。
8、划出文中表明“我”充满希望,精神振奋的语句,并理解其含义。
明确:语句即最后一节。特别是“我想:希望……成了路。”
含义:希望的有无取决定于人是否努力,光有希望而不努力奋斗,希望就不会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努力奋斗、实践,希望就可能实现,即“希望本无所谓无”。全句强调了要为新生活的到来而努力奋斗。以路为喻,形象,且富含哲理,深化了主题,给人以信心和鼓舞。
9、“我”是一个有怎样性格的形象?明确“我”不等于作者自己。
明确:“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民主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文中对“我”的形象刻画,着重运用心理描写。“我”为寻找新的生活,过着辛苦展转的生活,看到故乡惨淡的情景,“我”感到悲哀,失望,但又不甘心故乡坏下去,为故乡的远景构制着蓝图,憧憬着美好的生活。
二、结合全文,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笔下的闰土,杨二嫂形象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
师生讨论后明确:
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变农民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
杨二嫂是个被侮辱、被损害,而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村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通过这一形象,人们可以看到随着农村经济的破产,小市民阶层也日益贫困化的现实。
2、作者对闰土,对杨二嫂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讨论明确:对闰土,作者寄予的是深切的同情,而对杨二嫂,作者对她身上的种种自私和恶习是取批判态度的,但对她的处境也是同情的。
三、总结、扩展
1、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动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写作中,通过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为表达中心意思服务。
3、刻画形象,采用肖像、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及对比的方法,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了主题。
四、布置作业
仿照本文的写法,以“家乡”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课外练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2、教学亮点有哪些
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小说篇幅较长,紧紧扣住情节人物展开分析,这样就可以让教学内容简洁,教学板较块清晰,同时注意传授阅读方法。
3、存在的问题及矫正措施: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除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