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师说

针对普通校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基础较薄弱的特点,为了使学生尽快提高自学的能力,我们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尝试性的改革,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开拓学生的思维,变过去教师唱主角为学生唱主角,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建立起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首先,注重学生的预习。预习工作,主要是要求学生去发现疑问。发现疑问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然后,学生在课堂上质疑。我们过去搞“启发式”教学,只是提问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尽管问题设计得既有层次,又有深度,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现在我们反过来让学生质疑,教学生以方法,指导学生用质疑的方式,去探讨课文的知识内容。最后,讨论解疑。学生提出的问题,主要还由学生来讨论解决。对于知识性的疑问,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是见解,指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择取正确答案。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给予及时的引导或解答。总的说来,就是实践“三自一引”的教学模式。“三自”即以学生自己预习为基础,以学生自己学习为主体,以学生自己质疑为手段;“一引”即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正确朗读,理解字、句,适当背诵。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一提起老师,大家首先会想到一个站在讲台上的形象,但老师的形象并不局限于此的。小时侯,当你第一次拿筷子,身边的妈妈是你的老师。一天,我看到卡耐基的一句话:“没有人比你更优秀,但是假如你不做一些事来证明的话,那么,你与别人也是毫无差异的。”这让我受益非浅,那么,这时卡耐基是我的老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韩愈是怎么看待老师的。

二、教师逐段范读,学生逐段齐读,在此过程中正音。

三、学生逐段质疑,学生、教师答疑。

(一)、质疑指导:

A、 一词多义,如“师”

B、 通假字,如“受”

C、 古今异义,如“无”

D、 虚词用法,如:“之”、“而”

E、 倒装句式,如“句读之不知”

F、 被动句式,如“不拘于时”

(二)、逐段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问题的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备答:A、判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是(可以)依靠他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古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而“A者,B也”是判断句的常用格式。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B、谓语是“所以”和“传道”、“受业”、“解惑”三个动宾词组组成的名词性结构,即“所” 字结构。“以”当用讲,“

所以”的这种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

2、“古之学者必有师”与“吾从而师之”两句中的师用法是否相同?

备答:不同,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动词。

3、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备答:A、课本的注释是:“哪管他们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庸,岂、哪。知,识别。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这个注释虽然把意思说清楚了,由于是近于意译,结构关系未能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单句,动词“知”的主语“吾”承前省略了,“知”的宾语是个带“之”字的主谓结构,“之”的作用在于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即作“知”宾语。“于吾”作“生”的补语;“于”作“比”讲,介绍比较的对象。这句话按结构可以译作:〔我〕哪里追究他们的生年比我先出生还是后出生呢?

B、古汉语中放在句首的“夫”(读fú)字,本为指示代词,指紧接着提到的事情,作“那”、“那个”讲,不过指示性很轻,可以看作发语词。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4、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备答:A、“师道之不传”是主语,谓语是“久”字,这个“久”字本是修饰“传”的状语,“师道久不传矣”,今为突出“久”的意思,而将它移到谓语的位置上,借以加强“久”字的分量。B、句末语气助词“矣”字表示对上述现象的肯定,可以讲作“了”;句中语气助词

“也”字放在主语后面,作用是略作停顿,以缓宕语气,可以讲作“啊”。

C、“之”是结构助词,置于主语谓语之间,作用是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可以不译。

5、 指导背诵

背诵线索提示:

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师之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求知规律(“人非生而知之”)—择师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三组对比(古圣人从师,今众人耻学;其身耻师、替子择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新师道观(“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写作缘由。

六、作业:背诵并默写全文。

查看更多
【师说】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50710/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