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预览:
记·铭·说·志四篇
文本解读
一、整体感知
(一)《小石潭记》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也是唐代以来山水游记中的名篇,本篇以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的清澈空无和游鱼的活泼生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幽愤心情。
全文分五段。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的景物。文章一开始先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悦耳动听的泉水声,正因此吸引了读者寻声而往,使作者游兴大增,接着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看见“水尤清冽”作者心里增添了一层喜悦。接着写出小石潭的结构特点“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一句既说明了此潭命名的由来,也说明了潭水清澈的原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三句描绘景物,分别从颜色、样貌、动态等等角度体现景物的生动形象,绚烂多姿,妙趣横生。第二段主要描写潭中游鱼。犹如特写镜头,尽显游鱼之态,先写了鱼之静,后补以动,动静相生,惟妙惟肖。其中“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最能衬托出水之清。“似与游者相乐”一句再次体现出了作者心下之喜,这句将人、鱼并写,情味无穷。第三段写潭水的源头。写水的源流用了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既写出了水流之势,又描摹了溪岸的形象。第四段写作者游览的感受。“坐潭上”八句,不仅写了小石潭的气氛幽深冷寂,更突出了作者触景生情产生的孤凄悲凉之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孤寂苦闷的心情,并交代了离此而去的原因,行文至此体现了作者情绪由乐转忧的变化。第五段附记同游者的姓名。
本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再次突出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写优美动人之景,寄寓了作者欢快和乐之情;写清凄幽寂之景,寄托了作者悲楚忧伤之情。作者被贬到永州,内心十分痛苦,所以移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这悲苦和忧伤的情绪。
(二)《陋室铭》
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节操和志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音韵谐美;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一般的铭辞因为目的在于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观点,不作论证;本文则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全文分三层:开头六句为第一层,运用类比立论,点出全篇主旨——“惟吾德馨”。开头四句用诗歌手法以山水起兴,作者以神来之笔写出山的高低和水的深浅与“名”“灵”的关系,着力突出“仙”“龙”的重要,有以“仙”“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之意,“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纲领。第二层为“苔痕上阶绿”以下八句,主要说明“德”能使陋室不陋的原因。主要从陋室周围景色、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室中生活之事三个角度对陋室进行描写,着重表现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的高雅,以此突出陋室主人之不俗,身居陋室能够与鸿儒谈笑,能够鼓弦而歌,作者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之情已溢于言表。第三层为最后四句。引用古贤之名室名亭和圣人之语来证明陋室不陋,再次点明了题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可看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这几句引经据典,其意不言自明,从中可见作者虽幽居于此,但有和古贤一样的抱负和理想。
本文是托物言志的佳作,作者借为陋室作铭言情述志。全文反向立意,不写陋室之陋,而写陋室之不陋,一步步论证了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陋室之不陋实际上是对陋室主人品德高尚的颂扬,表明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文写于作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遭贬谪期间,能表现出这种情操实难能可贵。
(三)《爱莲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又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 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章法极为严密。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莲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 ”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文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如菊花比做“隐逸者”;牡丹比做“富贵者”;莲比做“君子”,此为不同的花比做不同的人,借以指出爱花人与花的共同点。文中热情赞颂了荷花,实际上是赞颂君子的德行——能够遗世独立,不随俗浮沉,又不孤高自许,豁达正直,美名远扬,让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结尾处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味深长,以反诘之语讽刺了小人的趋炎附势,追名逐利,流露了对世风日下的一种委婉批评,表 明自己的君子之德。全篇文句短小简洁,句式整齐,有一定的节奏感,虽是散文,却多采用字数、结构相仿的排偶句,读来朗朗上口。全文不满一百二十字,内容丰富,把咏物、抒情、言志、讽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文笔精练, 令人叹服。
(四)《寒花葬志》
这是归有光叙事抒情名篇之一。寒花是作者家里一名婢女的名字;葬志,是为死者写的记事文章。题旨所示,在于悼念亡故之人。全文仅一百多字,简洁凝练,一往情深。
首先,开头三句交代了寒花身份、死去时间和安葬处所。可见寒花不是个一般的婢女,是深受作者喜爱的亡妻的陪嫁侍婢。以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长声慨叹总写悲情。文章主体是第二节,回忆寒花三事、孺人两笑。三事一为初来时的打扮“垂双鬟,曳深绿布裳”,稚态可掬;二为削荸荠时的调皮“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娇态可噱;三为吃饭时的神情“目眶冉冉动”,憨态可笑。孺人两笑,前一笑是称许婢女,笑丈夫贪嘴被拒,后又“指予以为笑”,是引丈夫而共笑婢女。于此两处可见孺人慈爱、善良、宽厚,也能看出夫妻相得、主婢无间的闺房情趣。最后一段跨过时间的隔限,结束对往事的回忆,回笔写现在的心情:“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这里的十年是指从寒花“初媵”到此时离世的岁月。欢愉已逝,岁月如流,昔日的美好时光不在,更增今日的伤感。于此时品味作者于文中所寄之情,似乎颇有玄机。作者感伤婢女寒花的去世,为此写此文以示祭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个婢女的喜爱怀念之情,使人深有红颜薄命之感。然对寒花的悼念是表,是明;对亡妻悼念则是里,是暗。亡妻离世尚有妻之侍婢相伴聊以慰解悲情,但如今婢女亦去,再次勾起对亡妻的怀念,如今是连个寄托也没有了,悲从心来。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屡试不中,做官不达,发妻早亡,侍婢离世,人生多舛,不由得不发出“命也夫”“可悲也已”的感伤之叹!这感叹中实是深藏对亡人的缅怀,亦有对命运的悲叹。
寒花死时大约二十岁,当时作者妻子已经去世四年,文中几次点明夫妻二人对婢女的喜爱,可见主仆之间情深谊挚,这里亡婢、亡妻并述,因亡妻而及亡婢的爱屋及乌之情油然而生,因亡婢而及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也随之而出。本文所写皆是日常之事,信手拈来,虽漫不经心,却匠心独具,所写之事围绕思念亲人的主题着意而取,毫无罗列之感,叙事寄情,情由事而生,既能见寒花的天真、调皮、可爱,又可见孺人的性情温雅。如话家常中自有淡雅风味。
二、问题探究
(一)《小石潭记》
1.第二段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惟妙惟肖,这里除了对鱼的刻画外,还有怎样的作用?
这一段正面描写游鱼,侧面表现水清。仅“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便将水之至清若无的境界表达了出来,另外从“日光下澈”五句描写来看,或静或动尽显游鱼形态,也可见水之清,否则游鱼难见。
另外“似与游者相乐”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面看来是写鱼之乐,实际上是写人之乐,是作者观鱼时心情快乐的外化。
2.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实际上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二)《陋室铭》
1.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意思是为“陋室”作铭,但是论证的主旨却是“陋室”的“不陋”,这样写矛盾吗?有怎样的深意?
这是一种反向立意的写法,并不矛盾。文题只是说明了要为所居住之“陋室”作铭,但是并未表明立意所在,按照定式思维一定会去写陋室如何之陋,但是作者作此铭文的本意不在于显室之陋与否,而是托物言志,借对陋室的描写来表明自己的情趣志向。所以巧妙地将此文主旨立意为陋室不陋——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以此来颂扬一个人品德高尚的作用,可以使陋变为不陋。给读者以这样的思考——物质的有无并不重要,关键要看一个人的精神操守。
2.文中先写了“可以调素琴”后又写“无丝竹之乱耳”,前后是否矛盾?
不矛盾。“可以调素琴”可见作者爱好音乐,这里的“调素琴”指自己弹琴怡情悦性,尤其“素琴”的解释是“不加装饰的琴”,可见室主人重的是琴音乐韵,而不是外在的奢华装饰,也不讲究排场。后句中“丝竹”泛指琴瑟箫管等乐器,于此处当指奏乐的声音,有繁弦急管之势,嘈杂混乱之感,应有所暗示,是不是对官场往来生活奢靡的一种影射呢?如果是这样,作者好“调素琴”而恶“丝竹”就是人生取向情趣取舍的问题了,表明了自己对安贫乐道高尚情操的固守,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弃。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 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
《陋室铭》全篇主旨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作者以此结束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引文省略了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之中了,略去了更余味无穷。
(三)《爱莲说》
1.衬托的写法。
文章开篇,以“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来衬托作者对莲的喜爱,突出自己的兴趣和他人不同,引出对莲花的描写和赞颂,说明自己爱莲的原因;然后运用了比喻象征手法,将三种花喻为三种不同的人,以菊喻“隐逸者”,以牡丹喻“富贵者”,以莲喻“君子”。将菊花和牡丹所喻的“隐逸者”和“富贵者”来衬托莲所喻的“君子”,突出莲的君子之德,联系上文阐明了君子之德的内涵,这是全文的主旨;最后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像隐逸者一样消极避世,也不会像富贵者一样追名逐利,要在污浊的世间遗世独立,保持洁身自好的节操和不慕荣利的品格,做一个君子。
2.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文中莲的形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体出发,得出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这个结论的;又据这个结论将莲比做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
(四)《寒花葬志》
1.本文为悼念寒花而作,为什么两次写到孺人的笑?
第一次孺人之笑,是称许婢女与之共笑丈夫;第二次孺人之笑,是看寒花娇态和丈夫一起共笑寒花。这两次描写足见孺人的性情温厚,善良,慈爱,爱丈夫亦厚待寒花,夫妻相得,主仆无间,充满了家庭生活情趣。作者这样写渲染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同时包含对亡妻一颦一笑无尽的怀念。由寒花而及亡妻有一种事过境迁、时光流转的伤感。
2.本文的写作特色。
第一,构思精巧。文中既无奇特的内容,又无曲折的情节,写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生活琐屑之事,于生活小事中足见作者之情。既是为寒花之死作文悼念,于中更可见其对亡妻的追忆,一颦一笑历历可见,运笔灵动,小巧精深。第二,叙事寄情。作者想要抒发内心情感,不是借助于表白,而是借助形象。将寒花琐事略加点染,人物形象便栩栩如生,同时也于简约文辞中勾勒出了孺人形象,形态逼真,真情流露,生发出了感人的艺术魅力。第三,文风淡雅。文中语言亲切,如话家常,“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王锡爵《归公墓志铭》)。
思考与讨论
一、《小石潭 记》从“心乐之”到潭中之鱼“似与游者相乐”,再到作者感到环境的“过清”,你能从中体会作者的心境与环境的某种联系吗?设此题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对作者以景寄情的理解。
参考答案:文中两次写到“乐”,一次是隔着竹林听到水声,作者心中感到喜悦,直接描写心情之“乐”;第二次是借写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来外化自己的心情之“乐”,这两处可见作者的心情受到了水声清越游鱼自得的影响而生喜悦;然而作者遭遇贬谪,内心情感的主调仍然是凄苦孤寂的,小石潭四周静谧清幽,久坐必生寒意,于是后文写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时,作者已生凄凉之感,心情自然因“其境过清”而感“悄怆”。
二、《陋室铭》的最后一句说,“孔子云:何陋之有?”而孔子的原话却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略去“君子居之”四个字?你从中是否得到了一点运思的启迪?设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语言运用技巧,并反观全文,深入理解题旨。参考答案见“问题探究”。
三、菊花、牡丹不可爱吗?《爱莲说》却突出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这
是为什么?你能像周敦颐那样说出自己喜欢某种花的道理吗?
设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和此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人生态度。并由此给写作以一定的指导借鉴,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参考答案:菊花、牡丹花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固然可爱,但是本文采用的是托物言志手法,借花喻人,所以菊花和牡丹花除了生物学意义之外,又多了文学意义。作者将菊、牡丹、莲三种花比喻为三种人,即“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突出表达自己对莲的喜爱之情,是要表达出自己的人生态度,不同于隐逸者的消极避世,也不同于富贵者的追名逐利,而是要追求君子的操守德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遗世独立,洁身自好。这里有对于隐逸态度的不赞同,但并不鄙夷,但是对于富贵者趋炎附势行径和由此体现出的世风则是厌恶之至,甚有讥讽之意。
四、《寒花葬志》中“目眶冉冉动”,这一细节描写突出了寒花怎样的性格特征?课文悼念寒花,却两次写到魏孺人的笑,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设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品味文中细节描写的效果,给写作以借鉴,同时体味作者深藏文中的情感。
参考答案:“目眶冉冉动”足见寒花的活泼、调 皮、好动、天真,加之与前文所记述不让作者吃荸荠一事相互映衬,足可见寒花的性格特点。第二问参考答案见“问题探究”。
教学建议
一、文言文要重视诵读教学,宜在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句读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读出轻重缓急,通过语气的变化来把握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语意变化。以《陋室铭》为例。铭是韵文,先指导学生品味文章的韵味,找出韵脚,将韵脚读准读清读亮;其中对陋室居住环境和生活情景进行描写的部分颇有可读之处,“苔痕”两句写陋室周围的居住环境,颇有幽静雅致的美学意境,宜读出美感。以下六句写交往人物和室中生活 ,颇有作者自得其中、自我陶醉之意,且虚实相生,则虚虚实实中要有语气轻重缓急变化,虚笔读轻,实笔读重,才有韵味。最后四句颇有以古贤自比的踌躇之志,且引用孔子的话又有些调侃和不容辩驳,读这几句宜充满自豪、轻松,不可质疑的自信,于中还有自傲之情。要依准读、精读、赏读、背读等规律指导学生的诵读,养成文言文诵读的好习惯。
二、本课的四篇文章传诵千古,久有定评,可谓短文之秀。除了内容丰富、情感深邃外,每篇文章的写作手法,行文结构特点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可以作为行文写作很好的范例。首先看写作手法:《小石潭记》写景寄情,以景衬情,以此表达贬谪生活中的孤寂情怀;《陋室铭》《爱莲说》托物言志,皆含有对追名逐利尘世的冷眼,表达自己的操守和追求之意;《寒花葬志》叙事怀人,情浓言切。其次看文章结构:《小石潭记》,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上气氛——记录同游者。《陋室铭》,立论引出主旨——描写陋室特点——引证古贤点题。《爱莲说》,由泛论引出自己对莲之爱、叙述爱莲原因——以花喻人纵论世风及自己的追求。《寒花葬志》,交代人物、作文原因——回忆往事——抒发悲情。理清了文章的结构顺序能给学生的背诵和作文以很大帮助。
三、要引导学生尝试着赏读文章,学习描摹人物、景物的技巧。《小石潭记》《爱莲说》《陋室铭》三文中皆有对景物的描摹,景物特征异常鲜明,例如《小石潭记》除正面描绘外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前后照应等手法,教师应予注意。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为嵁、为岩。”还通过“如鸣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应。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显示出自然的原始风貌,作者也在多处照应以突出这一特征。
《爱莲说》要掌握借花写人的比喻象征手法,《陋室铭》可 关注对偶的修辞,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寒花葬志》是描写人物的,可以引导学生学习选取典型事件反映人物性格 的方法。
相关资料
一、关于作者
1.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河东解(今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柳宗元是唐代诗人、散文家、哲学家。他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并称“韩柳”。散文峭拔矫健,说理严谨。山水游记,写景状物,别具一格。诗歌风格清峭。有《河东先生集》。
(《中国古代文学家传记选注》)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高宗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挚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史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旧唐书》 卷一六○)
2.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彭城人。祖云,父溆,仕历州县令佐,世以儒学称。禹锡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从事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典记室,尤加礼异,从佑入朝,为监察御史。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
贞元末,王叔文于东宫用事,禹锡尤为叔文知奖,以宰相器待之。顺宗即位,久疾不任政事,禁中文诰,皆出于叔文,引禹锡及宗元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颇怙威权,中仿端士,宗元素不悦武元衡,时元衡为御史中丞,乃左授右庶子。侍御史窦群奏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群即日罢官。韩皋凭借贵门,不附叔文党,出为湖南观察使。既任喜怒凌人,京师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时号二王、文、柳。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在道,贬朗州司马。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禹锡在朗州十年,惟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涧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初,禹锡、宗元等八人犯众怒,宪宗亦怒,故再贬。制有“逢恩不原”之令。然执政惜其才,欲洗涤痕累,惭序用之。会程异复掌转运,有诏以韩皋及禹锡等为远郡刺史。属武元衡在中书,谏官十余人论列,言不可复用而止。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刘禹锡有母,年八十余。今播州西南极远,猿所居,人迹罕至,禹锡诚合得罪,然其老母必去不得,则与此子为死别,臣恐伤陛下孝理之风,伏请屈法,稍移近处。”宪宗曰:“夫为人子,每事尤须谨慎,常恐怡亲之忧。今禹锡所坐,更合重于他人,卿岂可以此论之?”度无以对。良久,帝改容而言曰:“朕所言,是责人子之事,然终不欲伤其所亲之心。”乃改授连州刺史。去京师又十余年,连刺数郡。
大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已,复作《游玄都观诗序》曰:“予贞元二十一年为尚书屯田员外郎,时此观中未有花木,是岁出牧连州,寻贬郎州司马。居十年,如还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红桃满观,如烁晨霞,遂有诗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有四年,得为主客郎中,重游兹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其前篇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后篇有“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句。人嘉其才而薄其行。禹锡甚怒武元衡、李逢吉,而裴度稍知之。大和中,度在中书,欲令知制诰,执政又闻《诗序》,滋不悦,累转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度罢知政 事,禹锡求分司东都。终以恃才褊心,不得久处朝列。
六月,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秩满入朝,授汝州刺史,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开成初,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俄授同州刺史。秩满,检校礼部尚书、太子宾客分司。会昌二年七月卒,时年七十一,赠户部尚书。子承雍,登进士第,亦有才藻。
(《旧唐书》卷一六○ 有删减)
3.周敦颐
周敦颐,原名敦实,字茂叔,生于公元1017年,死于公元1073年,宋代道州营道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南省道县人。他是我国北宋时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理学中濂洛学派的创始人,理学家程颐、程颢都是他的学生。周敦颐的哲学思想虽然不怎么高明,但为人却很正直,敢于主持正义,不贪图荣华富贵。他一生没当过大官,起先,因为舅父郑向的官职才得荫出仕,为监主簿,以后又历任洪州分宁县主簿、南安军司理参军、桂阳县令、合州判官等职。他持理而不顾情面,敢于得罪上司,有一次,上司要重罪杀人,他据理力争。上司发了怒,周敦颐也生了气。他决定辞官不干,说:“靠杀人来讨好人,这样的官不能做!”后来,上司终于收回了成命。由于周敦颐这样正直,他赢得了所任各地人民的热爱。嘉六年,也就是公元1061年,周敦颐升为国子博士、虔州通判。他上任路过庐山的时候,爱上了那里的风景,便弃官不做,在山脚修筑书堂,以教书为业。他住所堂前,有一条发源于庐山莲花峰的小溪,因此,他就取祖籍营道的濂溪来命名;后代的人也由于这个原因而称周敦颐为濂溪先生。他的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等,后人编为《周子全书》。《爱莲说》就选自《周子全书》的卷十七。
(《中国历代文学名篇欣赏》)
4.归有光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昆山(现在江苏昆山)人。他自幼苦读,9岁能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后连续8次考进士不第。于是迁居至嘉定(现在上海嘉定)安亭江上,在那里读书讲学二十余年。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郁郁不得志。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反对明朝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主义主张,自称“好古文辞,然不与世之为古文者合”;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出于胸臆”,强调真实感情。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宋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而他的成就最高。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创作,包括学术、赠序、杂记、墓志铭等。其中杂记50篇是他的创作精华,而那些写自己家事的杂记,亲切生动,价值尤高。
归有光的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他的这类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也很感人。
归有光的散文对清代影响很大,清代散文的主流是桐城派。桐城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这个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二、参考译文
1.《小石潭记》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看见下面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2.《陋室铭》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注:为保持铭文句式工整和押韵的特点,本文兼用意译。
3.《爱莲说》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4.《寒花葬志》
寒花是我妻子魏孺人的陪嫁婢女,死于嘉靖十六年五月四日,埋葬在虚丘。没有能侍奉我到底,是我们没有这个命啊!
寒花当初陪嫁来我家时,才十岁,两个环形发髻低垂着,拖着深绿色的布裙。一天,天气很冷,她点火煮熟了荸荠,将已煮熟的荸荠一个个削好皮装了满满一瓦盆。我从外面进来,要取荸荠来吃,她端着荸荠,走开不给我。妻子魏孺人见了便取笑我们。妻子常常让她靠在小桌子旁边吃饭,她吃饭时,眼珠慢慢地翻动。妻子又指给我看,觉得她好笑。
回想当时的情景, 转眼就已经十年了。唉,真是可悲呀!
三、赏析资料
1.《小石潭记》第二段不同角度赏析
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佁然不动”。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范培松 《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潭中鱼”几句,不太细心的读者会认为只不过写鱼罢了。其实不仅写鱼。大画家只画飞虫,不画天空;只画游鱼,不画清水。但由于虫的确在飞,鱼的确在游,因而在欣赏者眼前,就出现了天空,出现了清水。这里写“潭中鱼”的几句,正是采用了这种以实见虚的写法。“皆若空游无所依”,脱胎于前人的创作。但东晋袁山松的“其水十丈见底,视鱼游如乘空”(《宜都山川记》记夷水入江处);南朝梁吴均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与朱元思书》);北魏郦道元的“绿水平潭,清洁 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水经注?洧水》);唐沈佺期的“朝日敛红烟,垂钓向绿川,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钓竿篇》);唐王维的“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纳凉》):都是先写水清,后写鱼游,就像某些画家按照游鱼的动势勾了些代表波纹的弧线。
至于宋苏舜钦的“人行镜里山相照,鱼戏空中日共明”(《天章道中》);宋楼钥的“水真绿净不可唾,鱼若空行无所依”(《顷游龙井得一联,王伯齐同儿辈游,因足成之》);宋刘爚的“炯鱼之成群,闯寒波而游泳,若空行而无依,涵天水之一镜”(《鱼计亭赋》);明阮大铖的“水净顿无体,素鲔若游空,俯视见春鸟,时翻荇藻中”(《园居杂咏》):看来都借鉴了柳文,又各有新意,但在先写水清,后写鱼游这一点上,却都与袁、吴、郦、沈、王之作相类。柳宗元的独创性,在于不复写水,只写鱼游,而澄澈的潭水已粼粼映眼。这还不够,他又借日光作进一步的渲染。作者于岸上观鱼,很难看清潭心;而近岸之处,石坻、石屿、石嵁、石岩上的青树翠蔓,又摇缀、披拂,鱼游于树荫蔓条之下,也未必能够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必须借助日光。“日光下澈”的“澈”字下得好!“澈”者,照澈潭底也。红艳艳的日光透过蓝晶晶的潭水,直照到白莹莹的石底,多么富于色彩!这色彩,又是用来烘托游鱼以见潭水之“清”的。潭水透明, 所以当日光下澈之时,鱼自然“影布石上”。“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是水里的鱼,又是潭底的鱼影;加上“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人、鱼并写,情味无穷。
这几笔,真是绘形,绘神,绘影,绘色,即便是最高明的画师,也很难达到这样超妙的艺术境界。
(霍松林 《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年版)
2.《陋室铭》内容赏析
开篇几句从《世说新语?排调》“山不高则不灵,渊不深则不清”翻出新意,运用诗歌中常见的比兴手法引出陋室。“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比兴陋室,“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则比兴陋室之德。这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颇有哲理诗的精警和含蕴。
作者自远而近,次第写来,以并列句式造成顺流直下的气势,随后托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觉妙语如珠,胜意迭出。这两句从《尚书?周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联想得出,强调以德自励,确为一篇之主旨与警策。写陋室之陋是为了衬托室中主人之贤,而写室中主人之贤,正好说明陋室不陋。
这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以下写室内外之景,室中人、室中事,句句扣住“陋”字,而又不离“德”字。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室内外之景,妙在精切地传出陋室的佳处,以诗的语言表现诗的意境。“痕”“色”二字,变概念化的“苔”“草”为可感、可视的具体形象。“上阶”“入帘”,化静为动,写出“苔”“草”的神态,又将外景引入室内,为陋室增添了勃勃生机,洋溢一片盎然春意。而一(泛)“绿”一(泛)“青”,色彩鲜明,更映衬出陋室的闲雅、清幽与别致。这两句为叙写陋室中的人和事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室中人,侧重写与朋友的交往,借以显示作者身份的高贵和性情的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四句写室中事,表现身居陋室的雅趣,足见作者行事不陋。“调素琴,阅金经”,见出陋室生活之清雅;“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显出陋室生活之安适。一个超然物外、体静心闲的高人雅士形象呼之欲出。作者写室中之人心闲体静,衬托他的勤于修德;而写他的勤于修德,则提示陋室不陋、声名远播的原委。从句式上看,前二句散句单行,后二句骈俪偶对,骈散相间,颇具韵律美。从写法上看,一二句从正面说,三四句从反面写,正反结合,且“可以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又形成呼应和对照,颇见文思之巧。
最后引证古人、古迹、古语作结。把陋室比做诸葛孔明的南阳草庐、扬雄的成都宅第,意在自慰和自勉;援引孔子“何陋之有”,则说明自身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而省略上句“君子居之”只引下句,既呼应上文“惟吾德馨”,又隐含君子居住其内之意,妙在机趣横生,不露自炫之迹。上下古今,浑然一体,包含着无限的情兴和深长的韵味。
(王少华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版 1997年版 有删改)
作者的思想矛盾:
《陋室铭》乃作者积极参加政治斗争失败后而又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产物。作者本是个企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从在朝廷担任监察御史到身居陋室,自然是苦衷难言。作者在《陋室铭》中思想矛盾也依稀可见:一会儿说“阅金经”“无案牍之劳形”,一会儿又将自己身居陋室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比,看得出作者仍不甘寂寞。
《陋室铭》既有作者不羡慕富贵荣华、不与当时腐朽的权责同流合污、重视自身的思想修养的积极一面,也有自命不凡、清高脱俗的消极的一面,我们在鉴赏时要细加分辨。
(姜汉林)
3.《爱莲说》内容赏析:
作者起笔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选用“可爱”二字,包罗群芳,表明托物寄兴,并不刻意求工,极见其立言斟酌之妙。接着叙说“晋陶渊明独爱菊”。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解绶归隐后,饮酒赋诗,安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逸趣。“独爱菊”,显示渊明雅致芬芳,傲然物外的性格。继写“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据唐人李肇《国史补》卷中载:“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馀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又刘禹锡《赏牡丹》诗:“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买花》诗:“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 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都从不同侧面反映 了唐人、特别是统治阶层“盛爱牡丹”的好尚。然后作者撇开一笔说,让那班人爱其所爱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一连串铺叙,对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谩的嵚崎磊落的风范,作了淋漓尽致的渲染。作者所表达的,决不是一班文士墨客百无聊赖的闲情逸致,而是他身处污浊环境,独能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自我写照。他为官正直,数洗冤狱,为民做主;晚年定居庐山,著书明道,洁身自爱,颐养天年,便是身体力行,淡泊明志的体现。这正是这篇小品能给人思想情趣以深切感染的着力之处。
接下来,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性格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本来,花是不具备人格的,但在作者眼里,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现实的隐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样妍丽妖冶,以富贵媚人。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贤君子啊!另外,莲花又是佛教中的圣物,如来、观音均以莲花为座。唐释道世《三宝敬佛》云:“故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作者《题莲》诗也云:“佛爱我亦爱,清香蝶不偷。一般清意味,不上美人头。”正可与这篇小品参照阅读,情趣相得益彰。
最后,作者饱含激情,由评花进而对“爱”也作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深深地慨叹:当今之世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趋炎附势钻刺富贵之门的小人比比皆是;这莽莽红尘,能有几个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去根治这社会痼疾呢?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掌难鸣的哀怨,但一语暗讽,意味深长,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给读者留下联翩的浮想。
(邓韶玉 《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年版 有删改)
艺术特点:
第一,简要直切。全文不到二百五十字,所表现的内容却是丰富的。这里有爱花史的概述,有对莲花的描绘,有对诸花的品评,有自己感慨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是为了突出“爱莲”的主旨。直接写莲,约占了篇幅的三分之一。真是既惜墨如金,又详略得当,不使人感到文意不足。
第二,开合有致。古人论文,讲究立意,注意修辞,追求章法。《爱莲说》可谓三者兼优。立意、修辞已如前述,这里着重 谈谈章法结构。文章虽短,却沿着感情变化的线索而起伏多姿。开头一句,似属漫空而论,但却突然在读者心中激起了一个问题:世上可爱的花那么多,爱什么好呢?接着叙述历来人们对花各有所爱的情况,这时“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读者的感情微波在慢慢掀动。从“予谓菊”起,感情趋强,倾向渐显。到“噫!”以后,则发出了感情波涛的轰鸣声。但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失去控制,一泻无余,而是一问一叹,收束全篇,把自己感情的洪流截住。这样“抽刀断水水更流”,读者心中反而产生强大的感情漩涡,久久不能平静,从而进一步领会了文章的主题。
第三,手法多样。作者娴熟地运用拟人化手法,赋予了花儿各自不同的思想性格和品德情操。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牡丹,是富贵者的形象;而莲花则是美的理想的化身。它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娴静多姿;又像高洁不凡的雅士,风度翩翩;还像洁身自好的君子,高标傲世。对比的手法,本文也运用得很好。作者在文中要赞颂的是莲,但他不是作孤立静止的描写,而是在对比描写中显示它的高超不凡。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把莲花的高洁从牡丹的反衬中突现了出来。而对牡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后者则敢于面
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洁的情操。因此,莲花比菊花显得更加可贵。作者通过对菊、牡丹、莲三种花的德性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就自然而然地把莲花的美好形象树立在读者心目中。此外,作者还善于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使之相得益彰,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苏者聪)
4.《寒花葬志》赏析
这篇墓志铭在同类题材中算是一篇短文了。全文三节,重点在第二节。从表层意象上看,作者所表述的是寒花的具体身份。从二度层次看,则联系了归氏的妻子“魏孺人”。这篇短文,四次提到她,如果联系《项脊轩记》《先妣事略》等也多次提及她,这里所写就不是偶然的了,隐含着对亡妻的怀念。“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丘”,在卒年葬地的概括介绍后,猛然涌起情感抒发的波澜:“事我而不卒,命也夫!”作者所深憾的是,寒花的早夭,未能侍奉到底。平直的叙述文字后情感的猛然跳荡,感叹语气的猝然迸发,加强了抒情效果。作者文字中包孕的是失声流涕的声调和哀思如潮。由叙述到抒情的陡转,溅发出文章的第一朵情感浪花。这里的陡转,是主体无法抑制的情绪冲击,它奠定了全文基调和抒情性的基本特征:它是从情感出发而非罗列亡者的事迹。从深藏文辞中的间接意蕴——审美情感,从表现于外的直接文辞——“事我而不卒”的“我”来看,主体都有鲜明的存在,文章的审美特点也就从这里产生出来。清人张士元在《〈震川文钞〉序》中说,归有光的散文“读之使人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倒是说出了归氏散文的审美特征。归有光是从“我”的情感出发,去对对象寒花进行审美把握的。
寒花侍奉“我”的日子里,所忆及并形诸笔墨的事情甚多,但作者既未平板罗织寒花一生的行状,又未选取一般的事迹,他只捕捉了三个细节。第一个细节,是寒花的外形,从“初”字看,这是原初性的审美表象。而历时多年后仍清晰如画,适见主体审美感受之深刻,成为审美中的优势中心。“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罗疏几笔,勾勒出寒花初进归门的素描图。它所显示的对象的自然只是寒花作为十岁孩童的外在肖像;它所显示的主体的审美功能只是作者记忆表象的兴历和深隽。事隔多年感受最强的是双鬟的形象、深绿的颜色。
第二个细节是吃荸荠。“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这里,以“婢持去不与”的特定动作显示对象的调皮举止,活画出人物的情态,而充溢其间的是盎然的情趣。这一情趣由三方面构成:“我”自外而入的径取食之;“婢持去不与”的顽皮举止 ;“魏孺人笑之”的音态笑貌。三者的互相作用、感染,形成家庭主仆间融融的调趣氛围。这一氛围正是其美学情味之所在。
第三个细节是吃饭时的情景。“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这里同样是由三人所组合的生活画面,而又以寒花作为主位形象。“目眶冉冉动”,如“颊上三毫”,精光四溢,小女仆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神态惟妙惟肖。而作者也正是在这里选择了他最有感受的情景。
寒花的形态、情态、神态,家庭的情趣、情味、情绪,使得作者回忆所至,恍若在即;疏淡几笔,表现俱足。
文字换节后,文情意绪猛遇峭崖,遂成瀑流:“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这里真正是体现出苏轼所说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情绪特征。而归有光的这一情绪喷发,是在前面深情回思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起落和跌宕,就分外感人。犹如梦幻,往事回顾,愈是逼真、动人,则梦醒后愈觉惆怅、空虚,缱绻不尽。岁月忽忽,光景如白驹过隙,转瞬已有十个春秋。而今爱妻病故,娇仆早夭,大有人去楼空之感。短短十字蕴含着难以排解的空虚感、难以申说的沉痛感。经过蕴蓄遂形成新的喷发,一声声腔悠长的“吁”,有多少岁月和人生的感伤情调。拖长的语调尚盘旋在纸面,顷刻便凝结成“可悲也已”的哽咽吞声和掷笔长叹。
四、其他资料
1.记、铭、说、志文体特点
记,是一种写景散文。它主要杂记山水风光或名胜古迹。这种文体有时又类似说明文,即重在向读者介绍说明风景特点等。这种文体有时还可以写成游记一类。表现手法上,以记叙为主,兼以描写、议论、 说明。如苏轼的《石钟山记》。
铭,这种文体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沿着器物之铭发展下来的述功纪行的文字,有时用于警戒勉励;一类是埋于地下记述死者生平事迹的,也就是墓志铭。这两类内容不同,形制有异,但语言的特色却是一样的:押韵,简约,开阔,优美,即《文心雕龙》所谓“体贵弘润”“文约为美”,《文赋》所谓“铭博约而温润”(博与温,指内容、气魄;约与润,指辞句)。这里只说前一类。
古人作铭,常以身边的物件如鼎、镜、钺、剑、枕、杖、笥奁、漏刻等为题,并且把铭文刻在这些器物上。也可以就某名山大川或建筑物为题,立石勒铭。器物之铭开始也用以颂扬功德,如扬雄的《鼎铭》等,但后来主要是记物寓意,形容该物的某方面特征以比况人事,用以劝勉警戒。而劝诫的对象,主要是作者自己。也有请人作铭的,如苏轼的《莲华漏铭》就是受“莲华漏”的主人之请而作。
刘禹锡的《陋室铭》别具一格,虽以建筑(自己的住室)命题,但是用意、内容与器物之铭相近,是用来自述其志的。
古人为了自警自戒,还作“座右铭”,意即置于座位之右,时时提醒自己。汉代崔瑗的《座右铭》是比较有名的,内容是总结在封建制度下为人处世的经验,如“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之类,今天看来,也不失为当时社会状况的一种折射。白居易作《续座右铭》,其序云:“崔子玉(崔瑗的字)《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既是续作,所以也仿崔瑗之体,五言一句,但是韵却改了。虽说也是“铭”,但座右铭却不一定刻石,即如白居易,既说“常书屋壁”,可以想见他自己的续作也是“书”而不刻的。
(选自许嘉璐 《古代文体常识》)
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以期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如周敦颐的《爱莲说》。有时,“说”是一种评述性的议论文,如韩愈的《师说》。
志,是古代一种笔记式文体。但这类文章多是抒情性很强的散文。它可以记叙,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寓意深长。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以上选自《实用语文知识手册》 世界图书出版社版 1999年版)
2.“鱼若空游”的文学渊源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二句对潭中游鱼的描写深得后人激赏,但是,鲜有人知在柳宗元之前就有人做过类似的描写。郦道元《水经注》有两处写到“鱼游乘空”:渌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矣,所谓渊无潜鳞也。
(《水经注?洧水》)
夷水又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恨山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
(《水经注?夷水》)
明人杨慎在《丹铅余录》卷一中说:“柳子厚《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此语本之郦道元《水经注》‘渌水平潭,清洁澄深,俯视游鱼,类若乘空’。”指出了《水经注》与《小石潭记》前后继承的事实。
关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郦道元《水经注》的继承,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曾作过一番精辟的议论:“郦道元叙山水,峻洁层深,柳柳州游记,此其先导耶?”虽然刘熙载所论仅触及郦道元《水经注》和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整体,并未论及“鱼游乘空”之类的具体描写,但是,郦道元《水经注》“鱼游乘空”和柳宗元《小石潭记》“鱼若空游”的关系亦如刘熙载所论。
在郦道元的《水经注》之前,东晋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也有过类似的描写:大江清浊分流,其水十丈见底,视鱼游如乘空,浅处多五色石。(转引自《太平御览》卷六十)
将上文所引《水经注?夷水》“游鱼乘空”的记述和袁山松《宜都山川记》的这段文字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水经注?夷水》的“泾渭之比”正是指清澈的夷水涌入大江处的“清浊分流”。显然,郦道元是继承了袁山松的《宜都山川记》才写出了《水经注?夷水》的那段妙文。
袁山松是东晋史学家,卒于隆安五年(公元401年),著有《后汉书》,已佚,《晋书》卷八十三有传。袁山松曾著有《宜都山川记》一书,《艺文类聚》《初学记》《太平御览》等均有选载,郦道(469?~527年)撰《水经注》对袁山松《宜都山川记》多有采录。
可以说,柳宗元《小石潭记》“鱼若空游”的妙笔是对郦道元《水经注》“鱼游乘空”的继承,郦道元《水经注》“鱼游乘空”又是对东晋袁山松《宜都山川记》“鱼游乘空”的继承。文学描写正是在一代一代作手的继承、创新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柳宗元之所以能成为优秀的山水游记作家,正缘于他对前代优秀文学遗产的科学继承。
(王立群 选自《〈小石潭记〉二则》 《语文建设》 2005年第7期)
3.“岩”为何意
这里,“岩”当注为“洞穴”。
“岩”有多种意义,其中之一是“洞穴”之类。《辞源》“巖(岩)(二)”:“石窟。《楚辞》汉东方朔《七谏?哀命》:‘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巖石而窟伏。’”其下有“巖穴”“巖阿”“巖洞”“巖栖”“巖居穴处”等词条。“巖穴”释曰:“山洞……”,“巖洞”释曰:“山洞……”,“巖居穴处”释曰:“住在深山洞穴之中,谓隐居生活。……”(以上见第949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版、2000年印刷本)《辞源》另收有“嵁巖”一词,释曰:“高深的山巖。《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巖之下,而万乘之君忧傈乎庙堂之上。”(第940页)而此处的“嵁”,被注释为“山深”,所以此处的“巖”也当为“洞穴”之意。
《辞海》中的“岩”字条未收“山洞”的义项。但其下的“岩穴”词条释曰:“山洞。《庄子?让王》:‘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后用来指隐居之处或隐者。左思《招隐》诗:‘岩穴无结构。’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伏愿博选周行,旁及岩穴。’”(见第948 ~9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同样的解释也见于《古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由此可知,《小石潭记》中的那段话是说这些出露水面的岩石有的成了高地,有的成了小岛,有的成了裸露的高低不平的岩石,有的 地方由于水的长期冲击等,则变成了洞穴。
(李耕拓 选自《〈小石潭记〉补注》 《中学语文教学》 2006年第5期)
4.关于陋室
关于刘禹锡陋室的处所,目前有两种说法。一说在河北定县(旧中山郡),一说在安徽和县(旧和州)。持定县说的理由是,刘禹锡是中山人,今定 县南三里庄有陋室存世;持和县说的根据是,刘曾任和州刺史,和县城中也有一陋室。我们认为,和县的陋室与刘禹锡关系更为密切。和县的陋室,是刘禹锡于长庆四年(824)至宝历二年(826)在和州刺史任上修筑的。《历阳典录》载:“陋室,在(和)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和县与采石隔江相望,地处冲要,唐末黄巢起义、宋金战争、元末农民起义都曾在此渡江或作战。晚唐以降, 和州屡遭兵燹,陋室连同碑铭遂毁于兵火。刘禹锡之后,很少再见到有以此为题而讽咏成章,大概正是由于这种缘故。
(钱德车、陈友冰选自《关于〈陋室铭〉的两个问题》 《语文学习》 1982年第8期)
5.“何陋之有”出处
语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思是:孔子想搬到九夷去住。有人说:“那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好住?”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简陋了。”
6.“素琴”典故
张志和注释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同样,在《晋书?陶潜传》中亦有记载:“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徵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于是自晋以后,人们便用“素琴”“无弦琴”“陶琴”“靖节琴”“彭泽横琴”“琴无弦”“琴不设弦”“无弦木”“无弦”“琴中趣”等来称谓没有弦的琴,指意趣高雅,不同流俗,注重的是弦外情味,得意而忘物。有例证如下: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李白《赠崔秋浦》:崔令学陶令,北窗长昼眠。抱琴时弄月,取意任无弦。白居易《丘中有一士》:行披素衣,坐拍无弦琴。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
白居易《喜老自嘲》: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
黄滔《赠友人》:超然陶子性,留琴不设弦。
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三尺无弦木,期君发至音。
黄庭坚《题元上人此君轩》:我学渊明贫至骨,君岂有意师无弦。
曾巩《静花堂》:客来但饮平阳酒,衙退常携靖节琴。
半弃疾《念奴娇?重九席上》:爱说琴中如得趣,弦上何劳声切。
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
侯善渊《渔家傲》:独弄无弦琴一操,个中始觉知音少。
元好问《密公宝章小集》:渊明素琴嵇阮酒,妙意所寄谁能量?
在《陋室铭》中,作者刘禹锡的旨意是想告诉我们纵然身处陋室,纵然家徒四壁、环堵萧然,但只要住在其中的主人“德馨”,那么室内外环境之雅,室中人交往之雅,室中事情趣之雅也便油然而生,既而一个超然物外、体静心闲的高人雅士也就呼之欲出了。
综上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