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现代化五要素”的要求,才能适应四个现代化的步伐。
一、务实。
空谈误事、误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教学中提倡“大三实”,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究实效。我们要反对种种形式主义及烦琐哲学的课文内容分析及其提问。我们还主张“小三实”,即扎实、朴实、真实。所谓“扎实”,是要把语文基本训练落到实处,落到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训练上,特别是读写的基本功。所谓“朴实”,是提倡反朴归真,在课堂上不搞无益的“花样”。有人提倡“玩,玩,玩,玩中学”的所谓“乐学”,实不可取;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勤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课本剧搬到语文课堂上来,只能喧宾夺主、哗众取庞。短暂的外在兴趣产生不了持久的学习动机。所谓“真实”,主要针对某些观摩课的弄虚作假,事先搞排练而言。这样的公开课没有实用价值,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正面道德熏陶。
二、效率。
工农业生产讲究生产率,教学工作也要讲究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空间相对稳定,而各种教学环节的安排却因人而异。学生的读写能力只有主体在读写活动中才能得到提高、发展、表现和检验。课堂“三少”(读得少,思得少,写得更少)很难高效率地培养学生读写能力。造成“三少”的原因之一是受前苏联专家“文学分析法”的影响。明白如话、一读就懂的课文也要一段一段,一句一句地分析,占用了学生大量读写时间。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的另一个原因是教师把启发式混同于提问或谈话法。提问可能有启发,也可能毫无启发。应该提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一节课给学生写的时间不应该少于20分钟。包括听写,默写,抄书,写读书笔记,写片断,等等。“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必须改革。
三、理论。
正确的理论具有导向、增殖和增智的作用。现在大部分教师经验有余而理论不足,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缺乏理论加工,任其自流,或在低层次上重复,徒费精力。比如,对于儿童的错别字类型之一是部件的左右对移(如知--),而很少上下调位的现象,若不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就很难说清楚这是空间知觉发展的序列使然。儿童站立时,能正确指出上下,却不容易说清左右及东南西北,就是这个道理。又如类似汉字的字形比较,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多是先知觉期间的共同点,而忽略两者的相异点。教师如果有识字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就会预先作相反的心理导向,让学生先注意两个字的不同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新。
要求教师有改革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对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要有自我分析,自我比较、自我调解、自我监控的自我意识,不断摸索,不断试验。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创造性学习的学生,引导他们敢于质疑问难,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尖子。在对待好生和差生问题上,教师要搞积极平衡,不搞消极平衡。要充分关注学习,加以鼓励和辅导;也要鼓励差生迎头赶上,不甘落后。忽视好生,任其自流,把过多时间花在差生身上,企盼学们齐头并进,这违反自然界和社会的客观规律不利于基础人才培养。
五、信息。
在经济领域有“信息是宝”的说法。在教学领域,信息也是改革所必需,具有启智作用。借鉴别人的经验,了解人家如何教,如何改,效果如何,还在研究什么,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有所发展。关起门来搞教改,或在低层次上重复,难以从根本上改变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