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课堂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简介作者
师:同学们,当你们走地繁华的街头,或许会碰到这样的些人:顶着烈日换送液化气的工人,冒着严寒蹬三轮的车夫,迎着寒风清扫街道的阿姨,淋着冷雨叫卖青菜的老人
……
你知道他们生活的艰辛,他们的无奈吗?他们是否曾触动你的心灵?
师:今天我们和杨绛女士一起走近一位小人物
――
老王。(师板书:《老王》)杨绛,我国著名作家,翻译家,你知道她的另一个身份吗?
生:她是钱钟书的夫人,我看过电视剧《围城》,就是根据钱钟书的小说拍成的。
师:很好,这位同学善于了解和积累。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师:同学们放声朗读一遍课文,划出你不熟悉的字词及不太懂的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提出字词,教师引导明确读音及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物
师:快速朗读一遍课文,说说你感受到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依据是什么?读后同桌间可先交流一下。
生
1
:老王是一个可怜的人,一个不幸的人。从文章二、三段可以看出来。
生
2
:老王是一个贫困的人,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甚至比不上骆驼祥子。(众同学笑)
生
3
: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愿意给作者带来冰,车费减半,而且在冰价相等的情况下,他送的冰比前任送的大一倍。
生
4
:我也认为老王一个善良的人,他送钱先生看病,坚决不要钱。
生
5
:我认为老王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受到了作者一家的帮助,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师:大家有分析很到位,也很精彩。老王虽是这样一个卑微、贫困,但很善良的不幸者,作者却对他给予足够的关注。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
1
:别人不愿坐老王的车,作者坐,照顾老王的生意。
生
2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坚持给钱。
生
3
: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他大瓶的鱼肝油。女儿也善良,真是
“
有其母必有其女
”
啊!(众生鼓掌)
生
4
: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为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活。
四、品读精段,换位体验
师:是啊,老王与作者一家的交往正体现了
“
以心换心,以爱换爱,以善良去体察善良
”
。文中
“
老王送蛋
”
这一节就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用心阅读这一段,来个换位体验。
师:一直到文末,作者还在
“
愧怍
”
。假如你是作者,生命垂危的老王给你送蛋时,你在哪些方面会做得更好?
生
1
:我会请老王进屋歇会儿,给他倒杯水。
生
2
:我不会坚持给他钱,要让老王知道我领他的情,日后再给他一些帮助,礼尚往来嘛。(众生微笑点头)
生
3
:我会搀扶老王下楼,一直目送他离去,而不会一直站在楼梯口看着。
师:但愿大家真能这样做。文中老王能理解杨先生的做法吗?我们不妨来揣摩一下老王的心理:杨先生那样对我,我会怎么想?
生
1
:老王会这样想:我拿香油和鸡蛋送她,是表达我的一丝谢意,没想到杨先生非要给钱,她是真正关心我,帮助我啊。
生
2
:老王想:我的时日已不多,香油和鸡蛋吃了也糟蹋了。我送给杨先生,是真诚地表达自己的谢意。她执意给我钱,也太不领我的情了。
生
3
:老王想:我多么想同杨先生多聊上几句,让我这个孤老头子感谢她的善心。
五、迁移拓展,抒写心声
师:读完杨绛的《老王》,我们能够体察出作者要关爱不幸老的呼吁。的确,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的善良与真爱能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
师:同学们,当我们再次走过街头,看到哪些送气、拉车、扫地、卖菜的平凡而辛劳的人,你的心头难道就不应该涌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吗?此时,拿起手中笔,面对他们,说出你内心的感触和愿望吧!(生动笔写作,抒写心声)
生
1
:每天清晨,我迎着晨风走向校园,总会遇到一位四十多岁的女环卫工在清扫马路。她一身深蓝色工作服,头发凌乱地披着,两臂有节奏地挥动。每当我经过她身边时,她总会停下手中的扫把,脸上现出浅浅的笑容看着我。此刻,一阵暖意涌上我的心头。
生
2
:天蒙蒙亮,凛冽的寒风中,一辆辆板车早已
“
一
”
字排开。停在车旁的汉子们不停地搓着双手,眼睛不停扫视周围,眼神满是期盼。新的一天开始了,今天又会有多少收益?
生
3
:我想对城市中的
“
蜘蛛人
”
说几句话:你们用一要细绳将自己的生命悬系在半空。空中的风很大,吹起了你们身上褴褛的衣衫,像一片树叶在空中摇荡。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儿正伫立村口,痴痴地眺望着村外的那条小路,她们正期待熟悉的身影出现。而此刻,城市里已是万家灯火,浓浓暮色中你们仍在蠕动
……
教学反思
1.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人物的行为与心理十分成功。
2.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对文本的理解应有所侧重,有所取舍,有所创新。
3.
迁移拓展环节不够成功,学生抒写心声多空洞与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