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个性教育走进课堂——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个性教育

教学分析

小学语文融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其课堂教学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个性主动发展为本质要求,所以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个性,把它作为小学语文课教学的切入口。即要寓个性教育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让个性教育走进课堂——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个性教育

首先,我坚持以每节课的导语为渗透个性教育的第一载体,以学生个性主动发展为归宿。新颖有趣的导语将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也是学生个性主动发展的活源泉。《教育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具有易变性和可塑性。因此,教师对导语要创造性地研究,艺术性地加工。例如:我授《中国石》这篇课文开始时,同学们议论纷纷,石头有值得写的必要吗?我立刻抓住学生的疑点,改变原来设计好的导语。改为“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要上去再平凡不过了,像蜜蜂辛勤地为人类酿蜜,自己却无所求,它不正是辛勤劳动的工人和农民吗?白杨在大西北的风沙中傲然屹立它不正是像祖国边陲的建设者和哨兵吗?蜡烛无私地放出光和热,它难道不正像乐于奉献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导语一结束,同学们都打开课本争着阅读《中国石》。导劲十足的“即兴式”导语立即引起阅读的兴趣,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当然导语形式和内容不一而足,例如上《将相和》一课可交叉采用“布阵设疑”式与“故事”式导语。总之导语最能有“一石击起千层浪”的功效,立刻牵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落实个性教育的难点所在。

其次,在挖掘教材固有的内容特点上下功夫积极营造一种兴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个性。《心理学》有这样的一要论断;活泼的个性是主动学习兴趣的动力,而求知欲每即认识兴趣是他们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份。这就是说兴趣是产生求知欲的原动力。为此,低年级教学就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活泼向上的个性,以情载理,寓理于情。高年级教学可与个人理想和发展社会主义相联系,采用实用的方法揭示矛盾。例如授《蛇与庄稼》这节课可有意讲到生物圈的有关知识;授《白杨》这节课要点到实在写物意则人的写法。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进而产生近景性学习动机,待明确学习目的居便转化成远景性学习动机。在授《飞夺沪定桥》时着力培养学习对祖国在自豪感,昭示学生危机感,树立远大理想。诸如此类的营造良好的学习动机氛围,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朝着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个性教育的本质要求。

也可以尝试采用“师生变位”教学法和改革作业设计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巧具匠心的教学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基石。我尝试的“师生变位法”就是在讲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阐述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疑点难点的把长期被教师占领的讲台变为学生的表演台。即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富有胆量和勇气的精神,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别具一格的作业设计也是解文有效的方法。例如授《伟大的友谊》课后习题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写一篇简短的习作,写出自己值得回忆的友谊,这样练习改变了书上问答式的机械练习。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思维空间,又获得了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也正是个性教育的核心所在。当然,课堂个性教育渗透务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心理状态作眼,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切不可牵强附会,学生要从教师的启发、诱导中领悟知识,潜移默化地让自身的个性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言以蔽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个性教育为切入口,它既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活力,又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动力。常言道:“研究事物,要牵住牛鼻子”,“抓住重点”,个性就是“牛鼻子”、“要害”。个性的健康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阻碍了个性的健康,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查看更多
【让个性教育走进课堂——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个性教育】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4104/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