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原文
树 的 故 事
很久以前,有一棵很大的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这儿玩。他有时爬到树上吃苹果,有时躲在树阴里打个盹儿……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
一天小男孩来到树旁,一脸忧伤。树说:“和我一起玩吧!”男孩回答:“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我想要玩具,我想有钱来买玩具。”树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摘下我的苹果拿去卖。” 男孩把苹果摘了个精光,开心地离去了。
一天,男孩回来了,树喜出望外,说:“和我一起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做工养家,我们要盖房子住。你能帮我吗?”“你可以砍下我的树枝去盖房子。”男孩把树枝砍了个精光。树再次寂寞和难过。
一个盛夏,男孩又回来了,树雀跃万分。男孩说:“我越来越老了,我想去划船,悠闲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 “用我的树干去造一条船吧。你可以开开心心地想划多远就多远。”男孩锯下树干,造了一条船。
终于,多年以后,男孩子又回来了。“真抱歉,我的孩子,可惜我现在什么也无法给你了……我唯一留下的只有枯老的根了。”树流着泪说。“我现在只要有个地方歇一下就好了。经过了这些年,我太累了。”男孩说,“老树根是歇脚的最好地方了。”男孩坐了下来,树开心得热泪盈眶……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长大后,离开他们……只有在我们有求于他们,或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才回家。你可能觉得男孩对树太无情,然而我们谁又不是那般对待我们的父母呢?
课文解读
一 思想内容
1.本课是一篇寓言式的散文。文章写的是一棵大树为一个小男孩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小男孩却没有丝毫的感恩之情认为是理所应当。在人物形象上,大树指的是父母,小男孩指的是子女,表达了父母的慷慨无私,也更加斥责了子女对父母的淡漠和缺乏感恩之情。作者将这一主题借助于一个童话故事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一个大家都明白却往往被忽视的道理深刻地印入读者的心中。这大概就是这篇文章独有的魅力
2.作者所写的男孩和树的四次对话,最能表现出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课文中有不少重点词语需要进行多层面的、深层次的分析解读。
例如,男孩对大树的请求:要玩具;盖房子;造木船;请求休息的地方,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女对父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甚至会伤及父母,可是子女却没有节制而是一味的自私的索取,表现出了没有感恩、不知回报的现况。玩具暗示着孩子要独立,不愿陪伴父母;房子代表家庭,子女有自己的小家,只顾自己的小家,一次次要求伤及了父母也不觉;船代表自私的子女的晚年,自私的生活状态,对父母的所求可怕到伤其根本;休息,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到老也不知报答父母;另一种是知道男孩老了,也许是已体会到为人父母的经历,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来陪伴自己的父母,进行心灵的救赎。三个“精光”突出表现了男孩对父母索取的无度、无情,无度、无情的不能自觉。
再如,对大树每次见到孩子的心理描写。对不起:歉意;喜出望外;寂寞难过;雀跃万分;流着泪;热泪盈眶。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开出父母的喜喜悲悲的心情变化都是由男孩引起的,对孩子的依赖和希望与孩子在一起的心情越来越强力,不然不会每次见面的情感变化其程度在提升。心情不好虽然只正面描写出了一次,但是隐形的心情成为我们体会想象的地方。
又如,孩子的要求,父母不惜余力地为其奉献。拿走自己的钱财(苹果);砍掉枝叶,伤害自己(砍个精光),表现了父母那毫无保留的爱。锯下树干,表达了为了爱可以牺牲自己父母爱的崇高。
男孩从幼年到老年都在无情无度的索取,但不自觉;父母为了孩子无时无刻不在默默奉献,而毫无怨言,可谓心甘情愿,不图回报。
二 语言表达
1.文章的结构是,先叙述故事再在最后讲道理,先叙述后议论。这种由故事到现实说理的结构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叙事感人,说理明确。文章最后三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并具有深刻的哲理。特别是尾段提出反诘,更是发人深省。试想,作者如果直接写出伟大的父母之爱,痛斥子女的自私无情,即使是再感人,读多了,也可能在我们心里激不起半点涟漪
这是一篇很奇特的文章,它借助童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苹果树都倾其所有,尽可能满足小男孩的要求。最后,苹果树只剩下枯朽的根了,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让疲惫归来的男孩歇歇脚。男孩对于父母的付出,不知感恩,没有回报,无度的索取,冷漠自私。把现实问题寓于童话形象,是本文的特色之一。
顺序:故事是按照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的顺序来描写的。孩子,独立,成家,老迈。树,是以失去的越来越多为顺序的。有三条线:孩子的要求,树的心情,树的奉献,三条线并行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