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一组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单元概述

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一组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

一、内容概述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而生命同样能创造奇迹。正因如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力量的赞颂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有的借助形象的比喻来描绘生命历程和人生状态,有的借助想像来动情地描述生命遭杀戮或顽强生长的过程。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的现象,探索生命的规律和本质,讴歌生命,热爱生命。

《谈生命》借助于自然界生命成长的现象,讲述生命的一般进程,以及生命进程中幸福和艰难的辩证关系,表达了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语言明朗、灵动、蕴藉、有韵味。精当的议论寓于形象的说理之中,抒情、论理相互交融,创造了景、情、理和谐相融的艺术境界。

《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这篇散文以人类与“那树”的关系变化为线索来表达的情思。通篇用拟人化的手法,给人以沉重的悲剧感。

《地下森林断想》通过写“地下森林”这一奇特的景观,抒发了对恶劣环境中挣扎成长的生命的礼赞,表达对顽强的生命和如同地下森林一样的人们无限景仰的感情。丰富的想像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是本文写作上一个显着特色。

《人生》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等场景,对人生做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现了的人生观、价值观。文章小中见大,通过个别表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形象之中,夹叙夹议,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阅读这些散文,可以开阔视野,培养审美情趣,认识生命成长的规律、生命过程的艰难曲折,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升精神境界,丰富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艺术性鉴赏

1.《谈生命》中运用比喻,形象生动用“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比喻生命,生动可感,含义深刻,将抽象的、复杂的生命具体化、简单化。用“一江春水”的流动过程来比喻生命的全部过程,预示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几种状况,形象具体、蕴藉含蓄,给人以美的享受。

用“?岩前阻”比喻生命成长过程中受到的阻碍;用“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夹岸红艳的桃花”比喻生命的顺境、人生的美好时光;用“暴风雨”比喻挫折、逆境;用大海比喻人类的大生命,突出其博大、深邃的特点。用“一江春水”流入大海,比喻生命的过程从出生到终结,既含蓄,又有深意。用“一棵小树”比喻生命的另一种形式。分别用“破壳出来”“伸出嫩叶”“青春生长”“茂盛的中年”“累累的果实”“消融”喻指生命的诞生、生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取得成果、死亡。小树成长的过程也是人生的成长过程,二者的相似点成了写作时的比喻对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对生命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同时也给文章增添了文采。

2.《那树》一文手法独特,言近旨远。借写老树有益于人类却被人类伐倒的遭遇,讲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含蓄隽永、意味深长。托物寓意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具形象性,又具有丰富的哲理内涵。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笔触细腻,感情凝重。

文章从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从生动的描摹到刻意的比拟,最后赋予“那树”以真实的性灵,让真实的性灵敲击读者的良知。

在笔下,活着的树赋予人生存,更赋予人美好;被杀戮的树显出几许哀叹、无奈而又悲壮。如果造化有知,那树将会怎样向人们诉说呢?情节富有奇幻色彩。细致的描写“蚂蚁国”里的事情,它们来参加树的葬礼。物犹如此,人作何感?动植物世界有友爱,而人类有时竟如此无情,值得我们深思。

写景状物生动活泼。如:“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比喻奇特,以动写静;如“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绘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有诗意”,写出了细雨的真切形象和的独特感觉;如:“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二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写出了“刽子手”“月黑杀人夜”恣肆杀戮的丑态,似乎也象征着灾难的魔影;如“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创设庄严、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悲剧色彩。

散文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散文从广义讲,散文是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今天我们所说的散文是与小说、戏剧、诗歌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喻理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文体。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

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花来寄托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文常用象征、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和生活哲理。

二、散文的分类根据表达方式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叙事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通过写人叙事抒发特定的感受和情思。这类散文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场景和细节描写以及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揭示事件的审美意义。

如:《背影》《藤野先生》《枣核》等。抒情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其基本特征是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也就是通过对景和物极尽其妙的艺术描写,抒发的主观感受和特定情思。这类散文较多含蓄和象征的成分。如《春》议论性散文:以议论为主,借助某种形象说理,直接的发表议论,其特点是议论、抒情和描写相结合。这类散文近似于杂文,但比一般杂文更具文艺性,如《松树的风格》《爱国与小事》等。

三、散文的特点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一般指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同一篇中,可以从一个人物的某个侧面或者一个先进事迹的片断谈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可以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随意选择,精心安排。

“形散”还体现在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总之,无论是叙事、描写或是抒情、议论、说明都能在中心思想的统帅下,得到尽情尽意的发挥。所谓“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立意的角度而言的,就是要求立意高远,主题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如何广泛,表现方法多么灵活,都应围绕一定的中心,为中心思想服务。写得好的散文,“形散”与“神不散”是和谐辨证的统一。

散文的题材广泛,文章的“神”要“不散”,在结构上往往需要有一条鲜明的线索,把那些“散”的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多以时间变化、空间转移为线索;或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或以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典型例题解析

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枯枝与鲜花①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在这深秋,黄叶已纷纷坠落的时候,它却是繁花满枝,显出一种青春和欢乐来。这是什么样的一棵充满了奇迹的树呢?②清晨,走进园子,远远的,就看见一树鲜花,红的花,紫的花,在晨风中轻轻摇曳着。③当我一步步走进那树时,才看清了,那不过是一株秋叶落尽的枯枝,缠绕着刚刚绽开的牵牛花。枯树,把它的身躯借给了柔弱的牵牛花的长藤,而牵牛花,也便把鲜艳的花簪上了枯树的头顶。于是它们便复活了,和谐地美丽地生活在一起,使你猛然间感到它们原本就是浑然一起的。④枯树哟,你不厌弃新生者的柔弱,以你的坚硬支持了它,所以你也得到了美。⑤柔藤哟,你不厌弃那长者的衰老,以你的活力装点着它,所以你的美也得到了发挥。⑥我看过一些枯枝傲然地挺立着,身上落满了肮脏的鸟粪,脚下卷过萧条的风。我也看过一些牵牛花,找不到支撑,委弃在地上,被荒草吞没。⑦望着这一棵树,我微笑着。

查看更多
【2013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一组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38326/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