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教案设计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变课堂为学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还学生学习主人之地位。因此课堂讨论活动必将进入课堂,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知识的深化的过程。它的好处在于突破了教学的封闭状态,改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形式与渠道,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一、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活跃学习气氛,调动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达到高潮时就形成争论,几乎每个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强烈的心理冲动迫使每个人在短时间内调动自己所有的知识储备进行紧张地思考,从而把每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激发了出来。

《昨天,这儿一座村庄》这首诗歌是写改革开放后的深圳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浅显易懂。教这首诗之前,我针对本县的特点,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改革开放后,我们昌邑市有了哪些变化?”学生便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新建的大道两旁如雨后春笋般地耸立了大楼……”“我爸做生意,买了汽车。”“我家买了别墅。”……整个教室热闹了,打破了串讲串问的沉闷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他们主动地进入了语文学习和语言思维的锻炼中。在充分的讨论中,学生已体会到了因为有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人民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所以才有了昌邑的变化。

二、讨论能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讨论激发灵感,是创造力的源泉、智慧的摇篮。讨论是思想的交换,而灵感的火花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在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给每个人都能带来新的启迪。我在教学中常常运用讨论这一方式,让学生主动质疑,或老师提问,共同讨论。重视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

如教学《西门豹》一课时,有的学生提出西门豹为什么这样做?我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知道了西门豹这样安排得巧妙之处不光为了惩治恶人,还达到了教育百姓、破除迷信的效果。

三、讨论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传统教学串问串答,学生不可能人人都有机会说,甚至有的学生一个学期都没有在课堂上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感受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引进讨论,让每个学生在短时间内充分地表达,无疑是练习说话、增强胆量的好机会。我班有一位学生,一开口说话就脸红,有时老师提问也不回答。我让他试着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练习说话,大胆地说。在上课时我都格外地留意他。终于在一次上《可爱的草塘》这课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抓住草塘什么特点反映草塘美的?”他大胆地站起来:“绿!”多不容易啊,同学们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可见,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还能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形成。

四、讨论为每个学生都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讨论如同一部大功率的发动机,将每个人潜在竞争意识、好胜心理、尊重需要都充分地调动了起来。致使心理活动的能量大大增强,精神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讨论在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方面,是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的。

时间表明,有效的课堂讨论,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一定能在课堂讨论中展现出来。让我们真正变课堂为学堂,使课堂讨论真正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

查看更多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3742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