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最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只有通过更为科学的评价,及时的得到反馈,激励学生的兴趣,促进师生不断地改进教与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识字评价能力兴趣习惯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任务以识字为主,评价如何实施,更是一项繁杂的工程。针对以上教学评价建议,我们年级组在具体实施中将一年级识字教学评价分为学生识字能力评价和学生识字兴趣、习惯的评价两项内容,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现就一些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学生识字兴趣和习惯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生的日常识字兴趣和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采用适合儿童的评价方式,用积极的评价,而不是消极的评价,激励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好的识字教学形式以识字为重点,引导学生不断发现字词与事物之间的这样和那样的联系,从而对字词所指代的事物展开深层次的认识活动,在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变单调的读,重复的写,机械的记为有情有趣的看,有滋有味的想,有感有触的实践,有声有色的渲染,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很多学生的识字都是由乐趣转化为习惯,进而让主动识字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
1、用积极评价方式激励识字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兴趣。
(1)、练习设计要新颖。新颖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静夜思》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学完生字,我安排了这样的游戏“摘星星”。星星的背面写着生字,只要你拿下它,把生字读准了,这颗星就奖给你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游戏,学生的兴趣一下就来了。
(2)、教师评价要富有鼓励性。
同样一组习题,教师在练习前后的引导和评价方式的不同,对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的效果是迥异的。
如:①选词填空。
公工
A、我爸爸在()厂里做(),妈妈常带我去()园玩。
自字
B、小红的()写得很好。小青()已去上学。
这类题应该说本身并无趣味,当如果教师提出: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并奖给红五星,学生都会争先恐后,饶有兴味。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后,教师所要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
2、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培养识字习惯。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随着学习的慢慢深入,汉字的逐步增加,摸索出汉字的一定的结构规律,并依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一定的识字习惯。教师要善于发掘并疏通这种习惯,并不失时机地把它列入识字教学评价机制。
(1)在一开始学习课文的时候,我就让学生关注每个生字的读音,学完以后还要以游戏的方式给生字按读音分类,如:有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养成习惯以后,学生对字的读音掌握得很好。
(2)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字后,我就从字的形状上下手,利用象形字、会意字、形声字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借助偏旁联想法等有规律地识字,学生的良好习惯一经养成将受益无穷。
(3)开放识字的途径,让识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关键是教师要做有心人,并经常地引导孩子换个角度学习,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每教一篇课文之前和之后,我常会布置学生到课外广泛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一些字、词语和句子;平时我经常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在家里,在社区,在商场、医院、马路上、公园里等不同场所识字,将此称之为“和字宝宝交朋友,并鼓励学生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制成识字卡片,装进识字袋;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检查反馈,评比“识字大王”。
二、学生识字能力的评价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阶段。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正确默写生字新词作为检测评价识字教学的最终目标,因而出现了为识字而识字的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那么,该如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们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识字能力的评价。
1、从音、形、义的结合上评价识字能力。
这主要是针对新课程教材中要求达到会写程度汉字的评价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识字要考察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听说读写及运用。为此,学生不仅要分别认识它音、形、义三个因素本身,尤其字形内部结构关系,还要建立音、形、义之间的统一联系,做到“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鲁讯语),评价识字能力也必须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
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评价识字,就要抓认清字形这个关键。
如:利用形近字进行填空。
做作坐座
A、小河上面有一()石桥。
B、妈妈在工厂里()工。
C、小明把自己的()位让给老奶奶。
D、爸爸的工()真辛苦。
检测这些题目,可用投影或小黑板让学生去写、去做,也可以口答,比较简便易行,学生可以及时巩固已学生字,老师也能随时掌握学生在某一阶段内的识字情况。
2、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考察运用能力
单纯地识某个字,非但不好记字形,其字音也容易忘,字义印象就更难深刻了。把生字放到具体语言环境中去学情况就不同了。由于“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义”,学生可联系上下文去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近年来一些专家在语言认知心理研究中发现,字词语义的心理贮存是按以具体到抽象的社会生活经验的意义纬度进行的。因此,考察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汉字的实际运用,充分尊重了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符合人类语言认知规律。如:①以“商场”一词为例,孩子对“商场”一词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在教学中告诉学生“商场”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大超市”,再让学生联系平常的生活,说说各自在超市里买东西的感受:“超市里东西真多。”“在超市买东西真方便。”从而引出:“商场里东西真多。”“在商场买东西真方便。”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他们就基本了解“商场”的意思。通过一定的反复后,对这两个字的掌握相信不会有什么问题。在考察时如带上这个语言环境“我在商场里买了许多文具。”要学生认读“商场”一词,学生会比较容易认出。
改换汉字出现的语言环境来检测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这是识字教学评价最基本的方法。识字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我们要求学生识字,并不在让学生仅能认识出现在固定的某篇课文中的字,而必须使学生做到当这个字出现在别的语言环境也能正确认读,基本了解意义。进而能独立运用,在儿歌、故事的阅读中,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
如:《两只小狮子》这一课的生字有:狮、整、练、习滚、扑、咬、苦、懒、洋、吞、将、靠、应,上完《两只小狮子》后,小狮子真是太懒了,你也劝劝小狮子吧!
儿歌出示:小狮子,懒洋洋,
做事慢吞吞,
整天晒太阳。
练习本领用处大,
滚、扑、撕、咬需刻苦,
将来才能靠自己。
儿歌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说,能很好的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识字评价的有效方法,也更是汉字学习的有效途径。正是在这反复多次地接触过程中,汉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记忆模块,经过了陌生到不陌生,不陌生到熟悉的心理变化过程,而认识汉字。
三、识字教学评价的方式及检测
1、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据此,我们让家长参与评价,设计《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在一个主题单元完成后,让学生带回请家长进行评价填写。例表:
第四单元学习情况评价表(家长)
内容项目
识字本单元共56个生字
1.会认55—60个★()
2.会认61—70个★★()
3.会认70个以上★★★()
写字本单元共写36个生字
1.会听写28—30个生字★()
2.会听写31—33个生字★★()
3.会听写34个以上★★★()
朗读背诵1.会背诵《古诗两首》、《荷叶圆圆》★()
2.会背诵《古诗两首》、《荷叶圆圆》、《要下雨了》★★()
3.都会背★★★()
口语交际1.会续讲故事《小白兔和小松鼠》★()
2.讲得完整、通顺★★()
3.讲得生动有趣★★★()
评价1.一共得了颗★
2.孩子自评:我真棒!()我挺满意!()加油呀!()
3.家长评价:好样的!()学得不错!()再努力呀!()
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让家长参与评价,一方面使他们能更直观感性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为自己孩子哪怕是很小的一点进步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与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学习情况评价表(学生)
第几课自检或互检(每项都会了,就涂一颗星)
如:第1课《画》
1.会认11个生字☆
2.会背《画》☆
3.会听写4个生字☆
这一评价方法比较简便易行,教师只要在黑板的一角写上评价的内容即可。每次新课前换上数字。学生一眼便明白了本课要完成的学习内容和达标要求。新课学完后,利用3—5分钟时间组织学生自评、互评,省时省力,效果明显。
利用这一方式进行评价的关键在于一开始教师要指导学生操作,不能流于形式。当习惯成自然后,操作起来就简便了。
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才能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定位,教师才能随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使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