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原点,进行作家、题材、体裁、表现手法、结构特点、思想内涵、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但是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课堂拓展阅读却步入了几个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脱离学科特点,片面追求形式。
现在的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往往以师生互动的程度、课堂气氛是否活跃,作为评判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这就使得我们的教师更加关注形式的多样,看重课堂的热闹,很多教师更想通过“课堂拓展”这一形式来活跃气氛,却往往忽视了对语言的学习,轻视了对内容的揣摩。有时学生连课文还没有读透,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还没来得及积累,课文的思想内涵还没有很好地理解,教师就花大量时间进行其他方面的理解欣赏,任意拓展,形式各异,花样翻新,虽然课堂百花齐放,气氛活跃,却谈不上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拓展阅读是必要的,但必须立足于语文的学科特点;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积累,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要慧目识真,引入一些真正的经典性的语言材料。拓展阅读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而许多教师在拓展时流于热闹的形式,对课文浅尝辄止,表面热闹,实则空洞,这样的拓展教学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二、脱离教学目标,偏离教学重点。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有课时目标意识,拓展阅读要避免出现高耗低能的情况,要达到扩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我们要根据文本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展开相对应的阅读实践。那些与教学目标无关或只是想当然地从某处随意生发开去的内容,要忍痛割爱。如果教师补充阅读材料时缺乏目的性,往往会导致拓展阅读失去成效。
有些拓展很难说发挥了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今日说法——学生讨论《智取生辰纲》文中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做法是否合乎今天的法律;业余导游——学生做导游,介绍去滁洲醉翁亭的路线,以及琅琊山、醉翁亭的风光;实话实说——学生交流,世界瞩目的三峡工程对《与朱元思书》所描述的三峡风光的破坏……凡此种种,与文本的内涵,与课文的重点、难点,与课堂教学的目标等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如此的文本拓展,泛化了语文课的内涵,语文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忽视了文本的特定性和约束力,文本成了一个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这种倾向对于语文教育来说,简直是“阅读教育的自我放逐”。
从某种程度上讲,“泛语文”就是伪语文。拓展阅读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立足于课文的教学重点,一切没有深度、没有意义的拓展都会偏离语文教学的目标。课本依然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教材选文大多为文质兼美之作,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脱离学生实际,侵蚀阅读兴趣。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但是有些教师没有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出发,拓展阅读时选取了一些比较深奥的材料。如学习孙犁的《芦花荡》时,教师在评说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后,拓展阅读了孙犁的《荷花淀》和《铁木前传》的片段。其中设计了一个教学问题:假如你是孙犁,请你谈谈你的作品“诗化小说”的特色。八年级的学生只具备一般的阅读能力,对于小说的文体、语体的特点知之较少,让学生去探讨孙犁“诗体小说”的艺术特点,实属急于求成,会侵蚀学生阅读的兴趣。
拔苗助长的拓展教学还很有多:如通过学习香菱学诗的历程,说说怎样的诗才算是好诗,一个初学者怎样才能写出好诗;如教学《蒹葭》时,拓展阅读戴望舒的《雨巷》,思考《雨巷》的抒情手法、意象和情感,探究《蒹葭》与《雨巷》语言上的相似之处,等等。教师在确定拓展阅读材料时,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引入了新的更难的内容,学生的负担明显加重,阅读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
拓展阅读要遵循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可是不少教师在对文本进行拓展时,心中没有学生,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个体差异,没有根据他们的年龄、阅历、阅读经验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拓展——背离文本,背离学生;随兴所至,随心所为。语文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不同阶段根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生对象,确立一个便于操作,难度适中的标准和尺度,合理选择阅读材料。如果所选材料的阅读训练达不到教学目的,即使文章再美,也要忍痛割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喜好,可以和他们一起选择与实际生活贴近或最受他们关注的文章来学习,使“要我读”变为“我要读”,使我们的学生通过拓展真正地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