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学设计9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草原》教学设计9

《草原》通过作家老舍亲自去陈巴尔虎旗所看到的美景,所经历的蒙古兄弟姐妹的热情接待的描写,表现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与《爱我中华》相比,它具体地突出了民族团结、共创未来的单元设计意图,又是学习《中国结》的基础,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感受草原独特的景色之美;其次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从远迎、相见、款待、话别、感受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的赞美,对蒙汉情深的讴歌。

【学生分析】

全班共61名学生,男生36名、女生25名,30%左右的学生来自于知识分子家庭;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预习课文,查阅资料,思维活跃,但不爱动笔,10%左右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主性。

【教学设想与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本课1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抓重点词句,感受草原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有关草原的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体会蒙汉两族之间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受?出示有关草原的图像,激发学生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笔下,感受草原的独特之美。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先自己想办法解决。

2、指导学生学习重点生字词。

3、通过刚才的读,草原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大意。

(从整体感受入手,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为后面学习奠定基础。)

三、品读课文,体会景美

1、草原的景色到底美在哪儿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请自读画出有关句子,想想自己怎么从中具体感受到美的。

2、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么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若学生谈出从“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中感受到草原的美时,可引导学生通过原句和“空气清鲜,天空明朗”对比,体会两个“那么”对草原空气和天空清鲜、明朗程度的描写,并指导读出这种开阔明丽的感觉。

若学生谈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一句时,可相机点拨“一碧千里、茫茫和并不茫茫”的意思,指导读出草原一片碧绿,广阔无垠的美。

在老舍笔下草原无边无际,而作者为什么说它并不茫茫呢?引导学生在继续感受中体会。

若学生谈出从“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中感受到草原美时,可引导想像比喻句描写的情景,进行朗读。

若学生谈出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中感受到草原美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画国画,体会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所带给人的饱满、润泽、青翠之美,并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

3、作者初见草原就一下子被草原的天和草原的天底下一碧千里,广阔无垠的美所吸引,让我们再轻轻地读,感受草原的美。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朗读。

4、想不想去草原看看,亲自领略一下草原独特的风光呢?播放有关草原的录像,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美景。

5、在这碧绿无垠的大草原上,作者产生了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感受。

6、如果此时你是作者,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并交流。

(从学生的感悟入手,通过抓重点词语切入朗读体会,想像情景切入朗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切入朗读体会,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凸现语文特点的有效途径。)

四、自主阅读,感受人美

1、如果说草原的美景已深深地留在作者的脑海,那么草原的人又是怎么样的热情好客呢?请同学们自读下文,想想下文中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内容?再用准确词语概括。引导学生练习给每段加小标题,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草原人热情好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理出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内容。

3、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方面?多读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受深?

当学生谈到欢迎远客时,可引导学生读出初入草原时,“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望见河时的惊喜。

通过重点词句“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等想像主人欢迎远客的情景,读出迎客的热闹场面,体会蒙古人的热情淳朴。

当学生谈到亲切见面时,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主客相互握手时,会说些什么?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当学生谈到热情款待时,可引导学生讲讲蒙古族人的风土人情,感受主人欢迎客人的隆重场面,并相机指名朗读。

对于联欢话别一段的学习,可重点抓住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学生联系上文谈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美丽、宽广、充满生机的草原,养育了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人民,体会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相机指导朗读。

(理清作者的思路,走进文中描写的情景,使学生真正受到感染,体会情感。)

五、指导写字、积累词句

1、仔细观察文中生字,和同桌相互说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2、在刚才复习生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呢?引导学生搞清难写字的书写要点,范字后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3、《草原》一文,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把你认为生动形象,印象深刻的词句找出来和同桌交流后,抄写在好词好句本上。

(指导学生写字,是学生正确书写汉字的必要方面,也是加强认字的重要方法。积累好词佳句逐渐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后反思】

一、从感悟词句入手,切入朗读,凸现语文特点

《草原》一文,以“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美呢?怎么感受到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草原人热情好客呢?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方面?多读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受深?”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抓重点词句去感悟,在作者生动优美的语言中体会情感,以朗读为手段,凸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二、从想像入手,切入朗读,凸现语文特点

想像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

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展开想像的翅膀,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及时切入朗读,引导学生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通过朗读再现出来。学生从想像到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文字到画面,再到文字的一个创造、升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语言文字进行想像,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更深地体会了感情,得到了熏陶,受到了感染,又通过朗读,进一步品味了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凸现了语文特点。

【点评】

《草原》一课的设计,充分把握了教材的这些特点。始终扣住课文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积淀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

一、沿作者思路,使景美、人美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沿作者思路,紧紧抓住课文景美、人美两大部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感情,是设计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最简洁有效的理解课文的方法,正如叶圣陶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然而教者并没有仅停留在两个部分的分别理解上,而是把景美、人美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首先感受到景美,为后面体会人美做铺垫,让美丽宽广、富饶生机的草原养育了这里勤劳淳朴、好客热情的人民的美滋润学生的心田。更深地体会蒙汉情深、亲如一家的感情。

二、抓语言文字,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草原》一课设计者以语言文字为凭借,通过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受,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既体会了草原的景色美、人美,又习得了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表达的,潜移默化地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优美,揣摩语言所传递的美好情感,受到感染、熏陶,真正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查看更多
【《草原》教学设计9】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32294/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