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课后练习

教材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教材编者对“什么样的教育对教育主体来说是有意义的”这一命题的思考,关系到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接班人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教材价值取向的确定,必然要与国家制度本身的性质、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未来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等诸多因素相联系。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来说,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给一代又一代,是教材无法推卸的责任。2009年,一些杂志、网络对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诸多课文进行了批评,试图运用在西方社会也算不上主流价值观念的思想,来替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

一、用“契约”取代“谦让”?

《看电视》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用儿童诗的形式表现了一家人看电视的感人场面:球迷爸爸爱看足球,却把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奶奶放弃自己爱看的京剧,换成体育频道,和“我们”一起看球;看见妈妈疲劳的样子,“我们”都有意调换频道,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首短小的诗歌,将父亲的孝顺、奶奶的慈爱、“我”从长辈那里学到的关爱,融为一体,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馨的家庭氛围。

教材编排这篇课文的用意是很明显的:让学生从小就知道关爱自己的亲人,从中受到谦让的美德教育。这本是为人的基本品德教育,不曾想在今天也成为了一个需要讨论的话题。《看电视》被点评人评为负分,归入对学生的学习有害无益的“毒草”类别。点评人说,看电视相互谦让,这是小牺牲。“如果需要你做出更大的利益牺牲呢?如果,有一个人永远必须牺牲,而一个人永远可以得利呢?这个家还能这样其乐融融吗?”在此,我们先不得不打断一下点评人的话,请问:课文中谁在“永远牺牲”,谁又在“永远得利”?一个武断的质问,不由得使人怀疑点评人是否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课文。因为在这个家庭里,爱是一根传递的接力棒,谁在“永远牺牲”,谁又在“永远得利”呢?从一开始,点评人就犯下了歪曲事实的错误。

接着,他说:“即便两个人都很崇高伟大,愿意牺牲,同样可能无法就某一具体事件达成妥协。”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他援引《镜花缘》中“君子国”的故事来进行佐证。在这个“君子国”中,买卖交易,买方嫌卖方便宜,卖方嫌买方出价高,于是闹得不可开交。点评人用这个例子无非想说明: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过犹不及,纯粹道德化的社会是不能实现的乌托邦。这里,他又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

首先,《镜花缘》是篇小说,表达的是作者的一种社会理想,未尝不可。但如果用这个故事来隐射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显然是搞错了。中国并不是一个泛道德的社会,儒家在强调道德的同时,也强调规则、秩序,在中国社会的五对基本关系(父子、君臣、夫妻、老少和朋友)中有四对体现了等级、秩序关系,这种等级和秩序正是法制的基础。

其次,点评人从道德的角度来审视这篇课文,认为家人之间的这种相互谦让是基于道德的压力,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要哀叹这家人活得多么辛苦,尤其是那个六七岁的孩子,他真是少年老成,从小就知道根据“道德规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虽然笔者并不否认社会生活中的某些谦让含有道德的成分。但是,就这篇课文而言,为什么就不能抛弃道德因素,而从亲情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切呢?

“家”是什么?“家”是血缘和亲情的有机体。教材从最简单的生活小事入手,无非是想让学生从小就能感受到可贵的“亲情”,却无端被扣上“崇高”“伟大”等道德灌输的大帽子,然后点评人又来质疑道德的力量,说什么“道德的约束,看上去挺崇高”“其实隐藏着深刻的矛盾。”由此看来,点评人无非是以课文为由头,凭空假设出一个命题,然后又来批驳这个命题。他真正的想法终于在这个时候表达了出来:

家庭是“唯一自然的社会形态”(卢梭《社会契约论》)在传统宗法家族解体后,我们用什么维系一个较大的家庭呢?我愿意将每个家庭成员,都看作一个理性经济人,各自的利益诉求,最终可以形成一定的规则,或云契约。卢梭说,子女对父亲的依赖只是为了生存,一旦这一需求不复存在,子女对父亲的服从和父亲对子女的照顾这双重责任就都解除了,他们从此成为独立的个体。如果他们还要继续生活在一起,就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出于自愿的了。家庭从而就成了一种约定。

原以为社会契约理论是运用到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理论,没想到卢梭也把他运用到家庭生活中。笔者不敢苟同点评人的上述看法,首先想问的就是:即使是在西方,将社会契约理论运用到家庭生活领域,有多大的接受度?“将每个家庭成员,都看作一个理性经济人”的观念,有多少人表示过赞同?要知道,有关家庭伦理的论述何其多矣,中国的杨朱比卢梭早一千多年就说过更极端的话。他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是倾盆倒水的关系,生出来了,父母子女的关系就了结了。可惜,说这些狠话的,在中国行不通,在西方同样行不通。卢梭本人生了三个子女,却让社会福利院收容,这样的父亲,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又有多少人愿意效仿?

对家庭伦理关系的认识,东西方文化都进行过长期的探索。所谓“契约”,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难以协商调和的产物。它的一个基本假定是:人是不可信的,惟有白纸黑字的契约可信。这一理论的构建与西方“人性恶”的哲学思想不无关系。中国的家庭伦理理念,在先秦时代以前就有了丰富和完善的思想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赋予了许多新的内容,但是重视家庭之间的“亲情”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这些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因其既有的价值仍然对现代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显然,用冰冷的“契约”来代替“亲情”,背离了我们这个民族主流的价值体系。

因此,那种不考虑具体的社会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拿出西方的某某理论,以为就可以重新构建一个东方文明古国家庭伦理的新体系的想法,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当人与人的关系不再是“非契约关系不可”,而是通过“礼”“义”“恭”“谦”就能达到和谐和互信,我们有理由认为,我们的境界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二、用“自我”取代“宽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将心比心》一课讲述了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位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房门;一位实习护士连续两次给“妈妈”扎针都没有成功,“妈妈”没有责怪她,而是宽容地鼓励她再试试。终于,第三次,实习护士成功了。课文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却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在与别人的相处中,能宽容别人的过失。

这篇课文被评为最低等级的-5分,理由如下:

年轻人帮老者推开沉重的大门,这并非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举手之劳而已,那位“阿姨”的解释属于“过度阐释”。而第二部份“母亲”耐心接受着实习护士的扎针,忍受疼痛的折磨,不惜牺牲自己获得良好医疗服务的基本权利,这实在是比较罕见的,鄙人孤陋寡闻,确实没见过。疼痛毕竟不是享受啊!于是,编写者安排的老太太的一段独白,显得生硬而无理。目的想告诉我们什么是崇高,但读者感受到的,却可能是伪崇高。想想我们曾见过的那么多小学生的刻板的作文吧,捡到一块钱交公之前,会有无数的心理活动,想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想到了楷模的召唤……其皆出于此乎。

这是颇让人寻味的一段话,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问题需要我们讨论:

第一,“举手之劳”的小善是否值得一提?

在点评人看来,年轻人帮老者推开沉重的大门,只是举手之劳,那位“阿姨”的解释属于“过度阐释”,教材拿这种“小善”说事,太小题大做了。确实,年轻人帮老者推开沉重的大门,这个举动本身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善举,但是引发这个小小的善举的善念就会因此而卑微吗?汶川地震的时候,一个乞丐拿出他的全部积蓄──仅有的一百多元钱捐给地震灾区,谁能说他心中的善比任何捐了巨款的富豪小呢?因此,我们会因为善举的卑小,而去怀疑和轻视善举背后善心的伟大吗?

还要说明的是,尽管年轻人帮老人推一下门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小善”就不值得去做。古人云:莫因善小而不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领悟到:善就存在一次次不起眼的“举手之劳”里,不高深,不隐晦,不冰冷,不艰难,正如古人说的“道不远人”。不仅是对学生,对每个成人来讲,这不都是很有价值的启示吗?

第二,面对他人的过失,我们能否怀有一颗宽容之心?

点评人说:“‘母亲’耐心接受着实习护士的扎针,忍受疼痛的折磨,不惜牺牲自己获得良好医疗服务的基本权利,这实在是比较罕见的。”他之所以如此理直气壮地认为,他有获得良好医疗服务的基本权利,是因为他觉得“我付钱了,我就该……”。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以自我为本位,将人际关系变成商品关系的体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树子曾经深刻地批判了商品经济发展给人所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其中一点就是“精于商品,荒于人品”。也就是说,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物质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理解、包容、信任等等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品质,全都淹没于金钱之中。这种思想也正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已经批判了的。

从宽容的角度,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母亲”的做法呢?一个第一天上班的实习护士,技术还不熟练,她为“母亲”输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已经说明她是多么的不安。此情此景,还需要去责怪她吗?古人云“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讲的就是一个从心地出发去评价人的道理。面对小护士的“无心之恶”,母亲鼓励的话语:“不要紧,再来一次!”感动的不仅仅是小护士,也感动我们每一个读者。

世界需要宽容,我们的孩子更需要学会宽容!伏而泰说:“什么是宽容,这是人类的特权。我们全都是由弱点和谬误塑造而成的,让我们相互宽恕各自的愚蠢,这是大自然的首要法则。”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倡导以宽厚仁爱之心对待他人的民族。子贡曾经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说:“其恕乎!”这里“恕”,指的就是宽恕。孔子认为,对己要能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对人要理解、宽容。由此观之,早在两千多年前,“恕道”,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准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宽容别人或被别人宽容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并不“罕见”!台湾作家李敖曾谈到撒切尔夫人的一个细节: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有次与内政大臣吃饭。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不小心将一碗热汤打翻并烫到了内政大臣。正当女服务员惶恐不安时,撒切尔夫人上前轻轻抱住了她,并轻声安慰她:“这个错误是我们谁都有可能犯的,你别太害怕。”然后,撒切尔夫人再去安慰内政大臣。在这里,与其说是撒切尔夫人走下高高在上的庙堂的姿态让人感动,那不如说是撒切尔夫人的宽容之举还原了人与人之间本真的关爱。

由此看来,点评人需要补上人生一课,那就是──学会宽容!

三、用“经济法则”替代“爱的回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妈妈的账单》是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当小彼得在他的餐桌旁看到他想要的报酬时,同时也看到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这份账单让小彼得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他惭愧地把索取来的报酬塞进了妈妈的口袋。

小彼得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他在爸爸商店里看到的,是社会生活领域里的按劳付酬现象,于是他会学着商人的做法向妈妈要钱,这是他混淆了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不同。小彼得又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是当他看到妈妈账单上一个又一个的“0”时,他认清了问题。他知道:妈妈为他付出很多,妈妈的养育之恩远远大于自己所做的这些事情。课文以独特的角度切入,将母爱的无私和无价表现得极为动人,让孩子们在感动中懂得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材教育学生从孝敬父母开始,这本是最自然、最贴切的角度,体现了人类最质朴最真诚的感情。《论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儒家把对父母的孝敬作为一切“爱”的根源和基础,然后推广到兄弟姐妹,推广到世界上所有的人。设想,如果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一个人还能爱他人,爱国家吗?可是点评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

我赞同小彼得对自己的劳动索取报酬。这属于教育孩子的操作层面。在家庭教育中,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爱劳动,尊重劳动,重视自身利益,不能说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并且,这是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启蒙,是对自身正当权益的维护,何罪之有?

我们身处于一个用经济理性来衡量一切的时代。点评人“赞同小彼得对自己的劳动索取报酬”的说法,可以说就是这一流行价值观向家庭的延伸。他不厌其烦,一再提到“理性经济人”,看来他真有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精明的商人的抱负。但是,有一点请记住:无论商品经济如何发达,无论经济法则如何神通广大,总有一些东西,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那就是世间最可贵的亲情!世界华人曾选出我国最优秀的十首诗,第一首就是唐代孟郊的《游子吟》。这首诗短短的30字,既写出了慈母与游子间的深厚感情,更写出了游子的庄严职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无所有,有的只是父母给予的生命,是父母养育自己不计回报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就不求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不应该回报父母!恰恰是有所回报的爱,增添了所有人爱人的信心!倡导孩子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对父母爱的回报,这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观念。如果一切爱的回报都变成了有明确要求的经济行为,那么这一定是一个失去爱的世界,而失去了爱的世界只会陷入地狱般的黑暗之中!。

其实,即使是在崇尚经济交易法则的西方,也并不像点评人想象的那样,孩子做家务劳动就要索取报酬。许多发达国家对孩子干家务有明文规定。德国把中小学生做家务写进法律,6~10岁的孩子在家里刷碗、扫地、管理自己的床铺;10~14岁的孩子要给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还要打扫房间,整理花园等等,不干就是违法;不属于孩子份内的工作,孩子乐意去做,家长才会给予一定的报酬。我们假想一下,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孩子进行这样的“理性经济人的启蒙”,那么,当自己行将朽木,拿不出钱让孩子给自己倒杯水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

谦让、宽容和孝道……,是中华传统价值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适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加以弘扬,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不容怀疑的。不能用西方的“契约”取代“谦让”,用“自我”取代“宽容”,用“经济理性”取代“爱的回报”。当然,我们会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尊重和吸收多元文化,使未来人才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查看更多
【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价值取向】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3175/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