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关于兔子的歇后语: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怀揣二十五只兔子--百爪挠心
兔子吃菜--悠闲地嚼
兔子咬起狼来--这还了得
秋后的兔子--又撒起欢儿来
兔子掉进海里--不是时髦(湿毛)的事
兔子急了眼--还会咬人哩
开春的兔子--成群结队
两手掐兔子--稳拿
狡兔撞鹰 - 以功为守
见了兔子才放扈 - 有利才出征(比喻对自己没利的事不干)
猴子笑兔子尾巴短 - 彼此彼此
红毛兔子 - 老山货
活剥兔子 - 扯皮
大年初一逮兔子 - 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比喻微不足多,增减都不影响大局)
丢了黄牛撵兔子 - 不知哪大哪小
八月十五捉兔子 - 有你过节,无你也过节(比喻有没有无关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