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语文死水知识精讲

基础知识

高中一年级语文死水知识精讲 《死水》《黄鹂》

高中一年级语文死水知识精讲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现代诗歌单元

学习《死水》《黄鹂》

二、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理解诗歌中意象的深刻含义;学习难点,学会鉴赏诗歌。重在通过诵读并结合有关注解理解诗歌的含义。

三、知识归纳总结

现代诗歌基础知识:

1、诗歌的特点:诗歌是摘要地反映生活精华的文学样式。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

2、诗歌常用修辞方法: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常用的修辞有比喻,隐语(谐音)、双关 ,反复、排比、夸张、比兴等方法 :

(1)比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如:

江上看山

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2)隐语(谐音)、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如:

竹枝词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析:“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从前两句诗意看,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男子在对她唱歌言情,但传情的含蓄,给女方获得的印象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3)反讽:也称“反语”,它是把表象和现实相对比,然后采取一种“以是为非、以非为是”的修辞方式,即把正反相互颠倒表现,然后在其中寓含讽剌的意思。

(4)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总的来说,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

(5)夸张:修辞学中的辞格的一种。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运用语言技巧,借助于想象,将所描绘对象的某些特点,做出突出描述,反应事物的某些特征(性质,状态,数量或程度等)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夸张虽然行文奇突,超越于现实,却不能以理相悖。可分为:①扩大夸张:把事物尽量向多,长,高,快,强,密方面扩大。例: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李白]②缩小夸张:往小,短,低,慢,弱,稀方面缩小。例: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十六字令——毛泽东)

(6)对偶: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句子或词组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根据字数,词性,结构,严格程度等方面不同可分为两部分。①严对: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②宽对:字数大致相等,结构大致相当。不讲究词性和平仄。字面可以重复。

(7)排比: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构成一组句子,表达某种相关思想内容和思想情感,可加强语气。例:我们的茅屋被烧掉,我们的牲畜被吃完,我们的父母被杀死,我们的妻女被强暴。[艾青《向太阳》]

(8)比拟(拟人化,拟物化):就是将人拟物(以物比人)和将物拟人(以人比物)。用得较多的是拟人。如:

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主题)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步伐(副题)

(9)呼告:撇开读者,直接对第三者说话,表达激动的心情,加强词句的感染力。

如:与火神搏斗的人们,辛苦了!

这种呼告词,倾注了作者编者的一片深情,受众备感亲切,难以忘怀。

四、课文分析

《死水》

作家简介: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闻家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6年夏在昆明遇刺身亡。

课文:《死水》是新月派代表作家闻一多先生最重要的作品,其笔法之辛辣老到、隐晦曲折,其构思之新颖精巧、虚实相映,其语言之典雅富丽、意味悠长,向来为人称道。

全诗五节,依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节为第一层,第二至第四节为第二层,第五节为第三层。首尾两节感情一致,遥相呼应,中间三节动静结合,重在反讽,构成诗歌的主体部分。第一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第五节“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两次使用“绝望”来给“死水”定性定位,既表明“死水”腐烂透顶、死气沉沉、不可救药的现状,又表达了诗人嫉恶如仇、愤慨绝望的心情。下一断语,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在此基础上分别补一笔“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或夸张描绘,或断然否定,犹如雪上加霜,火上浇油,诅咒鞭挞。首尾两个“不如”由点及面,高度概括,前者“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可看出这一沟绝望的死水“断不是美的所在”。后者“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决不是作者心灰意冷,袖手旁观,而是绝望之余的愤激之语。既然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无法改造,无法挽救,而且腐烂透顶,恶贯满盈,那就不如顺其自然,任其败亡。偏激尖刻的语言,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和反动军阀的愤恨。“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言外之意是说让丑恶来开垦,只能是丑上加丑,恶上添恶,他只是把这个世界搞得乌烟瘴气,暗无天日。面对这样一个可以想见的黑白颠倒,是非不辨,正义缺失,希望全无的社会,你能指望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来吗?

诗歌主体部分三节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绘“死水”的可怕而又可恶,可笑而又可怜的处境。第二节,“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设想结果,静态着色,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诗人把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说成是绿如翡翠,灿如桃花,把污油腻垢说成是绫罗绸缎,把恶臭难闻的霉菌说成是满天彩霞,显然,作者是明知其丑,偏要说美,以美衬丑,反讽一笔,有嘲弄讥笑,有挖苦讽刺,嘲笑“死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自量力,自欺欺人,讽刺“死水”死到临头,还垂死挣扎,腐烂透顶而不堪一击。读着这些似美实丑,似讥似笑的诗句,我们不能不深深折服于诗人的犀利和睿智。诗歌第三四两节侧重从动态角度来讽刺死水的可恶可笑。沿袭第二节的写法,把腐臭难闻的死水想象成芳香扑鼻的绿酒,把肮脏腥臊的白沫说成是银光闪闪的珍珠。在此基础上,又巧妙地拉来“花蚊”和“青蛙”。说“花蚊”追腥逐臭,洋洋得意,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偷窃”是他最擅长的本领;说“青蛙”形体丑陋恶心,叫声聒噪烦人,却恬不知耻,放声“歌唱”,不管是群魔乱舞的蚊蝇,还是寡廉鲜耻的青蛙,作者写花蚊,写青蛙,写他们得意忘形、自以为是,其实是在展示死水的丑陋可笑,讽刺死水的腐烂变质,绝望死寂。

以上分析表明,诗人对“死水”,对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特别是对反动腐朽的北洋军阀政府,有一种迎头痛击,除恶务尽的战斗姿态,诗人心中充溢着一股熊熊燃烧的怒火!

除此之外,闻一多《死水》中的“火”还指一种渴望光明和美好,呼唤新生和希望,主张抗争和战斗的热情之火。闻一多的至交朱自清先生曾深刻地指出:“闻一多真是一团火,就在《死水》那首诗里他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这不是‘恶之花’的赞颂,而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朱自清:《闻一多全集?序》,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卷)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确实只有失望与绝望的情绪,如果深入体会,就可发现在讽刺、诅咒、揶揄的后面,是希望“死水”早日死亡,“春水”早日诞生。诗人那些冷嘲热讽的文字充满了嫉恶如仇的破坏欲,有一股摧枯拉朽,扫荡旧世界的如火激情;义愤填膺、慷慨激昂的后面实际上是一种热切的呼唤,呼唤一种光明美好的新生活,呼唤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希望正义的新世界。对此,我们必须联系诗人的“全人”来研究。诗人在《女神之时代精神》中有一段话,是可以用来诠释《死水》的。他说:“二十世纪是个悲哀与兴奋的世纪。二十世纪是黑暗的世界,但这黑暗是先导黎明的黑暗。二十世纪是死的世界,但这是预言更生的死。这样便是二十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底的中国……五四之后中国青年,他们的烦恼悲哀真像火一样烧着,潮一般涌着,他们觉得这‘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宇宙真一秒钟也羁留不得了。他们厌这世界,也厌他们自己,于是急躁者归于自杀,忍耐者力图革新。革新者又觉得意志敌不住冲动,则抖擞起来,又跌倒下去了。但是他们太溺爱生活了,爱他的甜处,也爱他的辣处。他们决不肯脱逃,也不肯降服。”(见《闻一多全集》第三卷)闻一多自己也是一样,他对现实,既怀着希望,又往往感到失望以至绝望,但绝望之余又萌发希望。1926年的闻一多,并没有消极、退缩、逃避,把世界“让给丑恶来开垦”。在“三?一八惨案”中,他写了《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创作了诗《天安门》,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发出了正义的呼喊。他怀着满腔义愤,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盛赞学生的爱国壮举,他要以“诗刊开幕的一日最虔诚的献给这次死难的志士们”,他呼吁“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他极力赞美烈士们的热情:“我觉得诸志士们3月18日的死难不仅是爱国,而且是伟大的诗,我们若得着死难者热情的一部分,便可以在文艺上大成功,若得着死难者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接着这篇高昂的战斗檄文,他发表了《死水》。由此不难看出,《死水》创作于1924年4月的芝加哥,却到了1926年4月,身在北京的闻一多,见证了“三?一八惨案”的闻一多,才特意拿出来发表,其现实针对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控诉反动军阀的残暴和血腥的同时,更有对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爱国青年的热情赞美,更有对光明正义,自由理想的热切呼唤。打烂一个旧世界,目的在于呼唤和建设一个新世界,谁能否定这份熊熊燃烧、如日中天的希望之光呢?

五、考点分析

分析本课内容中的知识点在近几年高(中)考中的考查情况,如是综合复习课,应阐明在考点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经常以何种题型出现,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

《黄鹂》

作家简介: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 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 《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 ,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佳作。

志摩的诗:徐志摩共有四部诗集。《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大致是:抒发理想和表现爱情的;暴露社会黑暗和表达对劳苦人民的同情的;探讨生活哲理的;以及写景抒情的。《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这个诗集在艺术技巧上如闻一多说的“确乎是进步了”。对诗的形式技巧更加注意推敲,除了在诗式上更多样化,使用对话体,打夯歌、豆腐干式;既有叙事,也有抒情,他也醉心于诗的音节与格律。《翡冷翠的一夜》后,徐志摩又出了两本诗集:《猛虎集》和《云游》。在《猛虎集》和《云游》中,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很不统一的状况,大部分诗歌的内容是这样空泛和贫乏,但却越来越追求形式的整饬和美观,在诗行的排列,音韵的铿锵,节奏的明晰,用词的推敲上都较前几个诗集有了变化和发展。对此,茅盾有过很恰当的评论:“圆熟的外形,配着淡到几乎没有的内容,而且这淡极了的内容也不外乎感伤的情绪——轻烟似的微哀,神秘的象征的依恋感唱追求:这些都是发展到最后一阶段的现代布尔乔亚诗人的特色,而志摩是中国文坛上杰出的代表者”(《徐志摩论》)。

课文:这首诗首句写出了黄鹂的色彩,写出了动感,第三句只写黄鹂翘着尾尖,以其瞬间之形显其瞬间之静,一动一静,生动地写出了黄鹂疾飞而来默然立于树上的神态。四五两句渐渐由实入虚,倾诉着由眼前黄鹂所激荡起的欢欣、愉悦和期冀。

第二节前四句写欢乐随着黄鹂的飞逝而瞬间逝去的惆怅,由前面的充实感转为失落感,令人不禁嘘叹。因此全诗表现的感情正像诗人在《猛虎集》序中所说:“痛苦与欢乐是浑成的一片”。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那种冲破牢笼、高飞远走,去度自由轻快生涯的渴求。全诗构思精巧,结构严谨,意象奇特,意境优美,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黄鹂》这首诗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属名徐志摩。后收入《猛虎集》。

诗很简单: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稍,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诗人?自由的信徒?泛神论者?),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于是带走了春天,带走了火焰,也带走了热情。

这首诗意不尽于言终。如果我们鉴品的触角仅仅满足于诗的表象,那我们将一无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这首诗的深层结构,或如黑格尔所言,寻找它的“暗寓意”(《美学》第二卷,13页)。在这个意义上说,《黄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篇类寓言;或曰,一首象征的诗。

指出徐志摩诗中象征手法的存在,对于我们理解他的诗艺不无裨益。因为诗人对于各种“主义”腹诽甚多。早在1922年的《艺术与人生》一文中,他就批评中国新诗表面上是现实主义,骨子里却是根本的非现实性;此外还有毫不自然的自然主义,以及成功地发明了没有意义的象征的象征主义。其结果是虽然达到了什么主义,却没有人再敢称它为诗了。在后来写就的《“新月”的态度》(1928)中,他又对当时文坛上的13个派别大举讨伐之师。然而腹诽归腹诽,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还是兼收并蓄,广征博引,真正“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做”(《诗刊弁言》)。所以他的诗并非千人一面,一律采取单调的直线抒情法,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各种风格和手法,以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黄鹂》中象征的运用,便是一个明证。

指出《黄鹂》是一首象征的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在诗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这首诗的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不过“我们”作为群体性的存在,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其次,诗中两次出现的“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的,等等。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来分析。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炼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他感染上哈代的悲观主义情绪,“托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哈代》)正是他彼时心情的写照。人们总以为徐志摩活得潇洒,死得超脱,蔡元培的挽联上就写着: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

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

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可又有谁知道诗人心中的滋味呢?由是观,我认为“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而徐志摩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这首简约的小诗,定格出作者深邃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过程,也为我们走进徐志摩,解读他的心灵提供了一把钥匙。

查看更多
【高中一年级语文死水知识精讲】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28423/
基础知识推荐
热门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