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凄惨惨之源《氓》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窥豹一斑可见当时的社会的现实,而对今天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文中对女主人公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字句间流露出作者蕴藏堆积已久的情感,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形象也随之跃然纸上。细细把玩品味,便觉其中包涵深远的意义,高瞻远瞩实在是古人的睿智。
诗歌的开始描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女主人公的草率是酿就她凄惨被弃的主要根源。少女怀春,心存天真烂漫的爱情幻想本无可厚非。但女主人公对装得忠厚又老实来“贸丝”没有什么了解的情况下,就与之谈婚论嫁,并“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还以身相许之诺劝其莫生气。或许,人都有一种“犯贱”的毛病。容易得来的容易失去。而且,没有经历风雨考验的爱情,怎么保证它会坚贞不渝呢?现代心理学更是表明:难于得到的,或苦苦追求才得到的东西,大脑便会分泌出一种物质,人就会越发地珍惜它。这就是为什么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觉得最美啦。我们知道再美丽、飘飞的流星如果落地,也是一块石头,但是我们之所以珍藏它,那是因为它飘飞过程的美丽。很难想象,一个没有互相了解的草率的婚姻会有美满幸福的结局。
很多很多的历史才形成一点一滴的传统,很多很多的传统才形成一点一滴的文化。《诗经》以约总博,寓万里于尺幅,凝聚着深广的社会生活和浓重的感情文化。古人说《诗经》可以群、观、兴、怨。而《氓》中女主人公恰恰缺乏“群”的意识,只是“霏室老矣,夙兴夜寐,霏有朝矣”,而“兄弟不知”。古人称能妻为贤内助,贤内助能帮助丈夫协调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有利于丈夫的事业发展。而该女主人公遭丈夫粗暴,兄弟姐妹只是讥笑而没有理解帮助,该女子“不群”也可以窥豹一斑。这也就难怪她“静心思之”而有独自伤悼没有人怜了。
桑之沃若到其黄而损,这是一个自然规律,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尚没有办法逃离,颜容不能常驻,中就需要女性们靠加强自身的修养和本身素质的提高来提升自我魅力。文中女主人公干尽家中累活,受尽贫苦,更加速其自身衰老的过程。她没有反思:“我这样痴情到底累不累?!我有没有那么坚强?!我这样做值得吗?!”只是苦干,而不发挥自我的积极能动性,去滋润浇灌爱情,爱情之花凋零便也是在所难免了。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该女主人公沉醉于爱情,依赖于男人的意识过强,没有一点独立的思想观念,也是她的婚姻走向不幸的根源!倘若女人能为丈夫同撑半边天,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支柱,各方面能够和谐共处,做事认识有自己独到的艺术和见解,那么谁又被谁抛弃呢?!像舒婷在《致橡树》描绘的那样互相独立而根紧紧相连的爱情,该是多么的美!
红颜花落色衰无奈,男人在婚恋中求新的心理可谅,那么聪明的女性朋友该如何用红线牢牢地牵住你的爱郎呢?希望以上古籍的分析对你们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