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论文

教学分析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论文,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论文

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论文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自古,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生活经验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上至季节变更、天下大事,下至花草鱼虫、洗衣做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语文学习,则是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以重新建构的过程。如果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局限于书本上、课堂里,那么语文教学势必变得单调、乏味和苍白。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必须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低年级的孩子知识面窄,阅读时,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有意注意的能力也较差。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以生活资源为跳板,合理创设具有吸引力的情境,对于学生理解课文、领悟文章言外之意极为重要。

一、精心选择生活素材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表面上看起来,文本和学生的生活并无多大联系;教学时,学生始终无法进入文本情境。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巧妙设计突破口,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和反思自己的现实生活,通过比较、对比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对生活、对自己有更加深切的思考,对生活、对生命有自己的体验。

《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篇文章讲述了毛主席在沙洲坝为乡亲们挖井的故事。现在即便是农村孩子,喝的也大多是自来水,水井已不多见。而且我们常州水源多,孩子们没有缺水用的经验。而叙述挖井过程的第二自然段又十分简单。“村子里没有井,喝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在教学中如果把这句话一带而过,学生感觉不到乡亲们喝水的不易,当然更无法体会毛主席挖的这口井对沙洲坝百姓的意义。因为激发学生情感是教学的重点。可此时,如果直接谈缺水、谈水井的重要肯定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收效甚微,那么如何让学生感觉到当时人们喝水的困难呢?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生活中,我们做哪些事要用到水吗?

生:洗澡、洗脸、洗脚

生:烧饭、洗衣服……

生:我还知道,我们家在造房子,把粉调成块的时侯(师提示:搅拌水泥的时侯)也要用到水。

师:看来,我们的生活还真离不开水。那你们用的水都是从哪来的啊?

生:我们家用的水是自来水管里的。

师:水管通过你家里吗?

生:恩,我们家楼上楼下都有水龙头的。

师:有同学和他家一样,是用家里的自来水的吗?你们家用水真方便。

生:我们家不光用自来水。我们家附近有条小河。我妈妈经常会到那提水。

师:(追问)那条河离你们家远吗?

生:恩,有点远,要走几分钟路的。

师:大概有多远?你能用我们的校园来指指吗?

生:大概从校门走到学校的新大楼。

师:啊,提着满满的一桶水走上这么长的路,应该很累,路还是有点远。同学们,你们知道沙洲坝的人们用的水是从哪儿来的呢?

师:这个很远究竟有多远?你们猜猜。

师:老师为了找到答案,特地去网上查了查。想知道正确答案的同学可得坐坐正,竖起小耳朵,听好!最近的水井离沙洲坝有2、3里路,等于要绕着咱们的操场走上二三十圈呢!

师:没有水,别说是烧饭,连种地也十分困难。当时,在瑞金还流传着这么一句民谣:有女莫嫁沙洲坝,无食无水洗水帕。

师: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

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文本内容缺乏直接联系,在设计时就从理解水的重要和我们用水的方便入手,在对比中突显当时沙洲坝乡亲喝水的困难,此时文本内容和情感就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真正触及了学生的内心世界。

精心选择跳板的材质,方能使语文学习回归生活的本真,就能引发学生真切的内心体验,获得与文本、与生活深层的心灵对话。

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

(一)导入时,激发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有意注意较差,在课堂中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果能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必将更易融入课堂。如在教学《我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一课时,教学伊始,老师就利用多媒体显示“夏天小姐姐”的形象,她可爱而清新的模样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注意,“小朋友们,你们好!”会说话的小姐姐成了一位有灵性的、能与小朋友交流的对象,“快和她打个招呼吧!”这样可爱的小姐姐,谁不愿意和她说说话呢?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教师运用动态画面创设了一个鲜活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对感知的事物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成了一次有趣的活动。而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二)教学中,产生共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感诱发下产生的。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文本产生共鸣,进而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登颧雀楼》

教学片段:

师:王之涣登上颧雀楼,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到了太阳快要落山了,渔民们摇着船回家去了。

生:他看到的不是太阳,是夕阳,而且是白色的。

师:你不但看图看得仔细,而且还能联系诗来说。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查看更多
【丰富的儿童世界 生活化的语文课堂语文论文】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23789/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