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不良倾向举隅及对策

教学分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课程那崭新的理念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教师们的心田。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倾向,具体表现为三种不良的教学方法:“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的阅读是不协调的,必须予以纠正。

课堂教学的不良倾向举隅及对策

所谓“满堂灌”,就是把学生当作装东西的容器、口袋,一味地往里装、塞,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发挥,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教师讲得口干舌燥,浑身冒汗,筋疲力尽,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思维停滞,注意分散,神情恍惚,昏昏欲睡。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已为大部分教师所不齿,但目前仍有不少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不想在提高课堂教学技能上下苦功夫,他们顽固地认为,只要学生勤奋就能考出好的成绩。于是课内不足课外补,随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不惜以损害学生的身心作为代价。

有些教师也意识到“满堂灌”的弊病,于是就采用“满堂问”或“满堂练”的教学方法,总以为这样就可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这实在是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曲解,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满堂问”其课堂结构表现为:一问“题目是什么”,二问“文章写什么”,三问“怎样划分层次”,四问“如何概括段意”,五问“中心思想如何归纳”等等。更有甚者,几乎是文章有多少句话就提多少个问题,从上课开始一直问到下课铃响是常有的事。一个个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似的向着学生劈头盖脸地砸下去,学生只有招架之功,绝无读书之时了。

“满堂练”表现为整节课做习题,做试卷,进行所谓“强化”训练。特别是毕业班,更是风行这种教法。总以为这样就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了。殊不知费力不讨好,学生练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而收效却微乎其微。因为题目浩如烟海,是做不完的,教师又不加以选择,不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势必使学生淹没在茫茫的题海之中。

可见,以上的三种教学模式都不能提高教学效率,都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较大必须予以改进。那么,我们应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呢?

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因为一切教学方法,都源自于教学思想。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课堂结构。为此,我认为教师应树立以下几种教学观念:

一、营造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课堂上教师的教态要亲切和蔼,面带微笑,要以朋友谈话式的语气带领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现实中常常是这样,敢于提问的往往是那些成绩好的或是成绩差的,而大多数学生却保持沉默,不是他们不能发现问题,而是缺乏提出问题的勇气。他们怕自己的问题提得不好,招来老师、同学们的嘲笑。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要有笑声,要有争议,尽量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笑声迭起,课堂上还要有争论和创造的机会。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要持肯定态度,不否认,不讥讽,并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去解决。课堂上应热情地鼓励学生读书、发言,恰当及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学生放在主人翁的地位,必须彻底摒弃“满堂灌”。每节课只需抓两三个重点,把这两三个重点讲清楚,使学生掌握就可以,决不能贪多,以免“喧宾夺主”,剥夺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同时要认识到,我们强调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或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容器,因而不能搞“满堂问”或“满堂练”。在课堂上,应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书山有路‘捷’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事半功倍地学习,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学习融入生活内,素质成于习惯中”,要让学生树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整合的大学习观,成为一个会实践的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目光看事物,有独特的感受,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让学生在点滴积累中,学业如农园禾苗不见其长却日见其长,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要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三、教师要当好“主导”的角色

“师也,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无可非议,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但方式不应是一味地授予、传承。要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做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教师不应是“授之以鱼”,终年辛苦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以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足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主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还要注意丰富课堂教学学习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课外,要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因而训练的方式绝不能单纯地“问”或“练”,更不能一味地“灌”,应包括说、画、演、唱、阅读、讨论、辨析、交流、体验、写作乃至思考,各种方式可集中,可分散,可交叉,灵活和谐,不拘一格。课堂教学要充满生命活力,孙双金老师说:“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上智慧的火花成为燎原之势,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获。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

在以上教学观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一、低年级:

1、诗歌:读读→背背→唱唱。

2、童话和故事:读读→演演。

3、画面感强的课文:读读→画画。

二、中高年级:

1、精读课文:课前预习→理解课文→探究表达→对应练习。

2、略读课文:课前指导→自由阅读→讨论疑难→练习巩固。

3、读写例话:读前指导→分析课例→引导拓展→升华理性。

4、作文:

①写前指导→列纲试写→口述订正→抄写作文。

②观察生活→体验分析→自由作文→评议小结。

③开展活动→组织练说→纪实作文→评比展示。

④提出要求→观察记录→讨论交流→整理成文。

以上所提供的教学模式,仅供参考。我认为,教学应有模式,但不应是唯一的模式,贵在因文因人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既应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又应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发展的过程,还应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

查看更多
【课堂教学的不良倾向举隅及对策】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2051/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