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句题是近年中考卷中的热点题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仿写题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一类是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一类是仿指定格式、结合文章造句。我们将在本文中结合这三种情况系统谈一谈,怎样写好仿句,有什么技巧。
(一)仿指定格式和话题造句
这一类题型指定某种格式或者修辞,指定的话题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分句。
要求:此类仿句题要求格式一致,话题明确。
作题步骤:
1、应明确话题,在仿写时保持话题的统一。例题不仅在题干中有明确要求,题目中的分号又进一步暗示了话题不能变,
2、在格式上,例题要求“句式、修辞手法”与上文句子相同,分析题目提供的例句,可以看出句式相同指所仿写的每个句子要运用比喻;从分号看,所仿写的句子还要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
[实战演练]
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二)仿指定格式,不指定话题造句
这类仿句题主要是仿照句式与修辞手法,自选话题造句。
要求:格式上保持一致,话题不加限制。
[实战演练]
仿照下列句式造句(“爱”的对象可填人、景、物等)。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香飘四野。
仿句:人们都爱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蓬勃生气,爱她的百花竞放。
(三)仿指定格式、结合文章造句
要求:仿照有关句子的形式外,还必须读懂材料,结合文意作答,做到前后照应,从而确保所写句子的内容符合题目的要求。
[实战演练]
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霖。
怎样来解我们以上的题目,虽然同学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三种题目类型的要求,那么解题思路又当是如何呢?
第一步:仔细阅读例句,分析例句的结构方式、句式特点以及所用修辞手法。
[实战题型]
请参考下列三个句子,仿写出两个结构,修辞相近的句子。
事业说,人生就是建筑历史的一块砖石。
友谊说,人生就是帮助别人攀登的阶梯。
奋斗说,人生就是与风浪搏斗的双浆。
分析解答:
这里分别采用的是拟人和比喻,内容都是关于人生的话题。因此仿写的句子必须也符合这两个要求,可以写出这样的句子,如:
勤劳说,人生就是耕耘大自然的梨耙;
困难说,人生就是暗礁中行进的航船;
挫折说,人生就是坎坷曲折的山路。
第二步,捕捉例句所给的隐含信息。
[实战题型]
仿照下面例句,补写三句,使之组成一段意思相关的文字。
能买到佳肴,不能买到胃口;能买到书籍,不能买到知识。
分析解答:
拟题者把佳肴、书籍、胃口、知识这些各不相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意在告诉人们能买到物质性的物品,却买不到精神性的东西。弄清了题意,并由此思路来仿写,就可以写出好的句子来。如:
能买到补药,不能买到健康;能买到礼品,不能买到友谊;能买到时装,不能买到美丽。
第三步,展开合理的想象,让仿写句与例句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实战题型]
在下面这段话加横线的地方仿照划“ ”的部分,各写一个句子。
面对郊外这座古旧的寺庙,佛教徒想到往日鼎盛的香火, , , 。
分析解答:
面对破旧的寺庙,佛教徒想到香火,那么历史家又想到什么呢?想到这是古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地方;建筑学家又想到什么呢?想到古代建筑的精美艺术;政治家又想到什么呢?想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
第四步:锤炼语句,使其与例句达到和谐、照应。
[实战题型]
给下列句子横线上补上适当的句子。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于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于做花园中普遍的一朵; , ;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 , 。这样人生也就无悔了。
分析解答:
前面写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花园中普通的一朵,江河中浪花的一滴……后文就要有与之对应的一株一朵一滴,如果将后面的顺序颠倒,就不能与前面的照应了。
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见到宽阔的马路,你只盼无愧地做铺路石中的一粒;见到无边无垠的草原,你只愿无愧地做绿毯中普通的一株。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虽是一粒,却能支撑庞大的车轮,虽是一株,却能展现勃勃生机。
仿句题虽有规律可循,但也要重视积累,仿写题中有许多抒情类、哲理类、议论类的仿写,很多来自平时读书中的积累和筛选,因此我们要注意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名言警句等必要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