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昱《感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基础知识

【原文】:

张昱《感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感事

【元】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

杞人唯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

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注释】: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江浙行省左丞相杨完者从张士诚手中夺得杭州,聘张昱入幕,官右司员外郎。十八年(1358),张士诚重陷杭州,杨完者被杀,张昱从此不仕,流寓城中。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翻译】:一阵风雨潇潇,晚来湖楼徒增寒意,这颗心只能暂时寄存在酒杯中,才觉得天地宽大的舒畅.杞人只恐怕青天会坍塌,精卫鸟再难等到大海被填平的时候.传信的鸿雁从天上飞过,山河的旧影只能在月亮里看到.(又站在)洛阳桥上听闻杜鹃啼血的地方,谁还认得当年独自倚着栏杆的我?

【赏析】:“此心”既含有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之情,又有无家可归的感慨和有国难投的悲凉之感,还含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首联“寒”字语带双关,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颔联借典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奈,颈联托天上鸿雁、月中山河等意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山河破碎的悲凉感慨,尾联一句反问,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惘之情。颔联诗人先形容自己就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担心时局混乱,国事不稳;再反用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之意,抒发心中的无奈之情。

【阅读训练】:

一、

(1)“雨过湖楼作晚寒”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简要分析。(3分)

(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4分)

(3)诗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

二、

(1)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简要分析其用意。(3分)

(2)诗歌首联中的“此心”包含了哪些具体内容?请概括并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一、

(1)“寒”字用得好。(1分)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1分),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1分)。

(2)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对家乡的思念(无家可归的感概),山河破碎的悲凉(有国难投的悲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

(3)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是【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

二、

(1)颔联运用了杞人忧天和精卫填海两个典故。(1分)诗人先形容自己就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担心时局混乱,国事不稳;再反用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之意,抒发心中的无奈之情。(1分)用典抒情,语言委婉含蓄,意蕴丰富而深沉。(1分)

(2)“此心”既含有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可奈何之情,又有无家可归的感慨和有国难投的悲凉之感,还含有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之情。(2分)首联“寒”字语带双关,奠定全诗情感基调,既写出了西湖上一阵黄昏雨留下了寒意,更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凄寒、悲凉;颔联借典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和无奈,颈联托天上鸿雁、月中山河等意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与山河破碎的悲凉感慨,尾联一句反问,充分展露出诗人的心事无人理解的寂寞怅惘之情。(3分)

查看更多
【张昱《感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17346/
基础知识推荐
热门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