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如何理解和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根据对话理论,分别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两个层次作了较为详细阐述。
〖一〗
要想以现代西方的对话理论来指导汉语文阅读和阅读教学,使它“本土化”、“实践化”,谈何容易!但是我国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已经明确地规定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对于这个命题的研究、阐释和实践就变得急切和刻不容缓了。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一个包孕丰富的复合命题,其中包含有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有师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有在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有师生与环境和资源的对话等等。在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阅读对话在前,教学对话在后: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扩展。
没有成功的阅读对话,就缺失了组织有效阅读教学对话的锁钥。
本文分别探讨读者(师生)与文本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
德国的接受理论先驱汉斯·罗伯特·姚斯指出:“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象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1]与姚斯堪称接受理论的“双子星座”的沃尔夫冈·伊瑟尔也认为:“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2]文本意义的未定性是怎样形成的呢?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有意义的空白,这正如伊瑟尔所指出的:“作品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3]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的交流。读者在阅读时,与作者没有共享的现实语境,作者不能当面回答读者的询问和质疑,交流不构成反馈,读者无法检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阐释是否恰当正确。
这种不对称的交流也决定不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特征,造成了文本意义的未定性。因此,我国接受理论研究者金元浦指出“在文学意义的生成中,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艺术抵达意味世界的重要范畴,深刻地反映了文学从创作到接受的审美活动全过程的内在规律,具有多层次多维面的蕴涵。一方面它是艺术形式自身历史发展的必然成果,是一种含蓄的笔法,隐喻的技巧,是无法之法的暗示,是无表达的表达;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类审美感觉历史生成的中介机制和重大成果,具有心理学的充分依据,在审美知觉的活动中展示了立体的召唤与调节功能。”[4]综合上述中外有关接受理论研究的重要论述,我们可以意识到:与文本—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需要从两个切口入手:一是发现文本的创作空白,一是寻找生成意义的对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