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需要,是揭示教育规律的有效途径,是不断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也是提高专业素养、提高研究能力,成为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呢?就此谈谈我们的粗浅认识与作法,供同仁们参考。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正在全面、不断地深入进行。目前,知识的快速更新,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涌入,新教材的陆续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加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诸多困惑和问题,如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多样性,培养目标的不确定性,办学体制、人事体制等等。这对我们广大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以往经验型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于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新世纪的教育,需要的是集教学、科研、管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学者型”的教师。换句话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是当今高素质教师的显著标志。
当今世界各国对教师在职培训时较强调进修和科研,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为实施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努力研究和进修。”我国的《教师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然而,我们的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育科研是教育科研部门、是专家学者的事,跟自己无关。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便通过专题研讨、办“讲习班”、请专家讲学、派员外出进修学习、发送宣讲资料等形式向广大教师宣传,促使教师学习,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时代、社会、民族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的要求,我们当责无旁贷。
二、浓厚氛围,锻炼队伍
省教科所理论室主任周林在《教改研究:未来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一文中讲道:“仅凭教育理论的书本学习对教师观念和经验的提升的确无济于事,只有积极参与以改造教育活动为目的的学校、教改研究活动,教师的观念变化、教育经验的积累才有可能实现。”从周主任的话语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真正高素质(有较强研究能力)的教师只有通过教育实践并不断学习研究才能产生。教学研究活动对参与其中的教师其专业素质(研究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作用,这一点,已被大量的教学研究活动所证实。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便根据教学研究的实际,开展如下两个层面的研究活动,以达到浓厚氛围、锻炼队伍之目的。其一,开展“说课”、“赛课”、“专题研究”等大众型教研活动,要求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以浓厚研究氛围。其二,借它山之石,以达到锻炼研究队伍之目的。这里的它山之石,指的是研究课题。借它山之石,则指的是我们积极参与外界的(即非独立的)科研课题研究,在其指导之下进行并完成课题的研究。如“西南师大”的九义目标导学体系研究等。
实践证明,我们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使我们拥有了一批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有一个良好的搞教学研究的环境。
三、独立实践,提升能力
佛家有句话:“师傅指指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讲,佛家人修行,能否修得正果,完全靠自己的感悟,其师傅只能给修行者指出修行的要领、门径。应该说这句佛家话说得极富哲理,极有见地,也极为精辟。一个教师要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就非得在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才能炼就。我市在形成浓厚研究氛围、良好的研究环境、有一定数量且具有较强研究队伍时,使开始了以教科所为龙头的专职教研员为主力军,其它部分骨干学校共同参与,以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出现的新的困惑为主要内容的独立的课题研究,如《农村小学因地制宜开展好活动课》、《小学生科普教育研究》、《“三算”结合研究》、《农村小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
这里的课题研究,从课题的选择、实验方案的拟定、申报立项,以及课题各阶段的实施,都以科学求是的态度独立地按规定操作。其间,为确保课题顺利进行,提高参与人员的能力,课题组还规定学月课题例会制度。例会中,或研究课题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或小结检查前一阶段工作,或提示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注意事项,督促课题参加单位及人员所承担的研究工作。通过努力,上述课题均已如期结题,并获得省市研究部门的奖励,其研究成果现正在我市推广运用之中。上述课题成功的独立运作,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研究的自觉性,树立了研究的自信心,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科研队伍,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不少当前素质教育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困惑。在此基础上,我市数10所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独立申报省、市立项的课题有16个,这些课题正在有序的运行中。
四、交流展示,推广运用
当前,科学研究已经走出科学家的殿堂,走入民间,渗入百业。厂矿、医院、企业、教育界无不活跃着具有生产者与研究者双重身份的从业人员。一份非洲农业科技情报资料上讲:非洲的农业科技人员开始认识到注意吸收农民参加一定的农业科技活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接受,并有效推广运用其科技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上面的资料警醒我们:如果我们把教育科研的眼光盯在几个课题研究上,仅一部分教师参与。我们认为:那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短视,那不是真正意义的科研兴校。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兴校应当是拥有众多有志者并积极跻身科学研究开发和运用的普通劳动者。换句话讲,教育科学研究要真正地达到科研兴校之目的,就是要更大数量,即是说让全部的教育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该行列中来。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为此,我们一方面为学校课题及参与人员提供平台,供他们交流、展示,以鼓励其胜任动机,增强信心。如在学会刊物上留出专栏(课题),设《教育科研》论坛:开展课题成果展示活动等。另一方面,在课题交流、展示成果的同时,力促其研究成果的推广运用,其具体做法是:其一,活动时,我们要求各学校都派员参与活动,参与到对成果的推广运用中来。其二,要求成果拥有者(个人或课题组)选择自己的成果被推广运用的学校,并定期作相应的培训指导工作。这一过程,既是成果的推广运用,更是所有参研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形成、提升的过程。
实践证明:我们在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时所采用的“借鸡下蛋——蛋孵鸡——鸡下蛋……”这种运作方式是成功的,是可行的。因为在这一方式的运作过程中,既是教师在意识方面由“要我研究”到“我要研究”的一个转变过程,又是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形成、提升的过程,也是教育科研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更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给学校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