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中“奴性”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教案设计

对于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小学学生作文中的普遍性问题,我常常用这样的话语来描述:“词与词之间,看不到想象的足迹;句子之外,感受不到诗意的延伸和飞扬。以前是统一的口气和调子,现在是单调的热闹和平庸。”归结起来说,就是语言的贫乏,集体的失语,叙述主体的缺席。我进而把它概括为两个字:“奴性。”作为教育的一个“聚合点”,作文最能透视教育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问题都会从作文当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透过作文,我们所看到的学生大都呈现出这样一种“奴性”的面目:历史的奴隶,文化的奴隶,教育的奴隶,教师的奴隶,教材的奴隶,评价的奴隶,考试的奴隶……

学生作文中“奴性”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奴性”问题的现象描述

——伪现实主义生活、伪现实的泛滥。作为特定时期文学创作的主旋律,“现实主义”尤其是“革命现实主义”曾经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现论”成为唯一的审美武器,直至在某些部分异化为“伪现实主义”,对中小学的作文(语文)教育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进入新时期以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灌注,使中国文学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新气象、新气质,而作文教育由于自身的历史负重和现实难题,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直到今天,我们虽然看到了学生作文中出现了新的词汇、新的题材、新的语气,但“伪现实主义”的阴影依然没有消除,“新八股”依然是当下作文教育的“不能承受之轻”。稍稍归纳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有这样几种话语表征:道德高调化;人物脸谱化;语言公式化;事件典型化;象征意义固定化——比如,“月亮”之于乡愁,“春天”之于美好,“蜜蜂”之于勤劳,“太阳”之于希望……孩子们在这种“象征模式”里几乎不可自拔,甚至已经把它们“转化”为自己的话语本能。

——“另类”的迷失。也有一些自我意识比较强、个性追求比较自觉的学生逃出了“新八股”的魔障,但却又走进了“另类”的怪圈:故意拒绝高尚,贬抑道德,反叛主流,取笑美好,幸灾乐祸,冷言冷语,“为赋新词强说愁”,像幼稚的“痞子”、浪荡的“公子”,或者是“装孙子”、“装老子”,不知不觉间成为外来文化、大众文化、时尚潮流的奴隶,最后迷失的还是自己。“奴性”问题的话语剖析在我们的教育框架内,学生一直生活、成长在一系列的知识霸权、话语霸权之下。这种来自于“历史”和“时代”的霸权、借助教师、教材及其他以权威面貌出现的教育载体,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上。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一直面对着历史叙述的淹没、“时代”话语的暗示和权威(教师、教材及其他)力量的抑制,最终导致个性体验的迷失,作文中的“奴性”问题因此而“层林尽染”。

——历史叙述的淹没。实际上,这是包括成人写作在内的“叙述的内伤”。在不少成人写作那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状况:写“乡愁”,总是非引用一些有关“月亮”的诗句不可;写“希望”,总是非借助“阳光”或“春天”的意象不行……如果离开了传统氤氲下的“意境”,里面剩下的就只是高超的技巧和堆砌的语词。这正是“历史叙述的淹没”。学生的阅读(包括课内与课外),更是处于这种历史叙述的淹没之中,处于文学史的阴影之下。对学生的写作而言,“历史”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必然成为其“内在的规定性”,并使之逐步习惯于符合这种历史话语规范的写作。学生就这样在“历史”面前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当然,这里不是提倡“历史虚无主义”,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历史,只能作为一种写作的语境,一种文化的背景。正是在这一层面上,作文教育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和“主心骨”,对历史资源的利用仅仅停留在抄袭、搬移、套用的水平上。

查看更多
【学生作文中“奴性”问题的探究和解决】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13304/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