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导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俯kàn(瞰) 一hóng清水(泓) xū xū如生(栩栩)
充塞 (sè) 气喘吁吁 (xū) 争相斗妍(yán)
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召力,使人心情激动:扣人心弦
(2)一点儿也不动:纹丝不动
(3)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栩栩如生
3.改正下列语句中的错别字。
(1)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荫下散步。(阴 )
(2)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阑、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 斓)
(3) 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送来了蔌洗水,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漱)
精读探究
1.小说情节发展有哪些环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本文既为小说,是否也符合这样的情节发展规律?如果是,具体应该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1-3):写两人关系友好。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4-7):写“不靠窗口的病人”从“享受”到“困扰”。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部分(8-12):写“不靠窗口的病人”见死不救。这是故事的高潮。
第四部分(13-15):写窗外只有光秃秃的一堵墙。
3.小小说篇幅短小,惜墨如金,为何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窗外风景?
为下文不是公园而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增强了悬念,造成了落差。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公园美景,这些美景描绘越生动,我们就越信以为真,这些可以看成是蓄势,而最后却是一堵墙,自然是陡转。陡转既要出乎意料之外,又要合乎情理之中。总之,悬念、蓄势、陡转是小小说鲜明的结构特色。
4.分析人物形象
近窗者——开朗热情、舍己为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远窗者——自私自利、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卑劣冷酷……
5.本文以“窗”为题,有什么含义?
“窗”是全文的线索。是自然之窗,也是心灵之窗。
6.小说的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由这句话看到两个病人不同的思想境界。
7.为什么同是在一个位置,一位病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窗外世界,另一位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因为两个病人的思想境界不同。阳光心理的人他能够透过那堵墙,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暗淡心理的人他只能被墙挡住双眼。
《窗》巩固案
1.填空。
这篇小说(或小小说)(体裁)的作者是澳大利亚(国名)作家泰格特(人名)。课文以窗为线索,通过对比手法,表现了扬善贬恶的主题,小说的高潮部分是“不靠窗口的病人”见死不救。。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躺着的那位病人(B)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描述仍在继续;一个孩童怎样差一点跌入湖中,身着夏装的姑娘是多么美丽动人。接着,又是一场(C)的网球赛。他听着这(A)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A.栩栩如生 B.津津有味 C.扣人心弦 D.争相斗妍
3.下列各句含有深刻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1)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
答:形象地写出另一个病人急不可待想临窗观景的心态。
(2)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答:这样的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讽刺了自私的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反村了无私的人心胸宽广,视野开阔。
4 .简答题。
(1)“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究竟是指哪方面的享受?
答:对窗外美景的享受,对两人之间融洽友好关系的享受。
(2)“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一句包含的潜台词是什么?
答:而偏偏是他呢?
(3)同样一个窗口,为什么一个病人能幻化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而另一个病人眼里只有光秃秃的一堵墙?
答:两个人有不同的心灵。
5.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公园里鲜花盛开,主要有玫瑰花,但四周还有五彩斑斓、争相斗妍的牡丹花和金盏草。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不时也有几场板球赛,虽然球艺够不上正式决赛的水平,但是,有得看总比没有强。
(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量词。
(2)这段开头为什么要加上“很显然”这三个字?
答:强调靠窗病人的讲述更显真切自然。
(3)排列下列三个句子的顺序:②③① 。
①在这些商店的后边,闹市区隐约可见。 ③公园尽头是一排商店。
②那边还有一块用于玩滚木球的草坪。
(4)靠近窗口的病人为什么要把窗外的一切描述得这么生动有趣?
答:让不靠窗病人忘记痛苦(或想解除同伴痛苦)。
(5)小说的最后表明“窗外的一切”其实都是“靠近窗口的病人”精心编造的,为什么不在这儿先交代一下?
答:更能讽刺自私者,反衬出靠窗病人的心地善良,道德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