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记叙了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事情,赞扬了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如何更好地突破这个重点呢?我一改传统的逐段分析的教学模式,代之以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再思中感悟,在辩中明白,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片段1:
老师: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学生:挑粮上山。
老师: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
学生1: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
学生2: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
学生3: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
老师:说得对。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满满的一担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
师: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1:我感觉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
学生2:我感觉朱德爷爷的力气很大。
学生3:我觉得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
学生4:我想,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
学生5:可能还会流出血来。
学生6:我想,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他真勇敢。
片段2:
老师: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
学生1: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
学生2: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
学生3:他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
老师: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学生1: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朱德工作很忙,现在还要走这么多路,说不定会累出病来的。
学生2:而且山高路陡。
老师:什么是“山高路陡”?
学生1:山很高,路也不平。
学生2: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
老师:再想想,这儿的陡,除了不平之外,还有什么意思?(老师做了个手势)
学生1:路很窄。
学生2: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
学生3: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老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吗?
老师: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学生1: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
学生2: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
学生3: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
老师: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片段3:
老师: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
学生:没有。
老师:从哪个词看出来?
学生:不料。
学生:也就是没有如愿以偿。
学生:朱德又找来一跟扁担,写上:“朱德记”三个大字。
老师: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1:朱德做事不怕困难。
学生2: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学生3: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
学生4: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老师: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
学生: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
老师: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成功点击:
人物形象鲜活丰满的再现,从人物的行动入手,抓住“藏”和“找”,使他们带着情感进入主客观高度融合的审美境界。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它的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这时,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当学生回旋于情感的浪尖,心潮澎湃,有一种渴望表达的冲动时,心灵的闸门就已经开启了,人物的个性得到鲜明地再现。教学是一种艺术,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出现不曾预约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