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课本从一年级起就编选了古诗,旨在让学生初步认识古诗在我传统文化中是一朵绮丽的奇葩,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其想象能力。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著一字”,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既富有暗示性,意在言外,使人反复吟咏想象而得之。有的不作铺陈直叙,而通过淡墨勾勒或以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因而其形象和感情常带某种朦胧性和多义性,需要想象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有的仅是简单的概念组合,形象似有若无,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丰富的形象感,进行“再造想象”;有的精炼含蓄跳跃极大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味无穷”,需要在教师的点拨下,感受诗的底蕴,进行恰当的联想,受其艺术的感染。总之,古诗的语言特别精警、跳跃,含蓄,为读者留下很多的“空白地带”或称其谓“艺术的空白”。教师需要匠心独运,给予启发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中去作丰富的想象,并进行艺术的再造。试举如下三例:
一、感情上的“空白”
诗是言志抒情的艺术,重在表达情致,展示意境,使读者涵咏体味,感同身受,古人有“言不尽意“之说。语言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使有些微妙的思想感情,深沉的激越情怀,却不能为语言所直抒尽传,而为读者设置下感情上的空白。《春望》首联和颌联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在安史之乱中见到国破家散的惨象,内心创伤不可言状,然而杜甫这首五言律,感情蕴饱,寓情于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余地。“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样子?花香鸟语本是怡悦神心,赏心娱乐之物,为什么“花溅泪”、“鸟惊心”呢?作者是采用拟人之笔,反衬出内心痛苦之至。结联的“搔更短”“不胜簪”是什么形象?是诗人老态龙钟的自画像。他饱经颠沛流离之苦,倍受战乱离散之怨,致使头发疏而皤然,透过形象,探究其内心是什么感情?诗人忧伤绵绵,愁肠郁结,有力地控诉了安史之乱的罪恶。其中的多处“空白”就得用想象去填补,师生共同把作者那样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描绘出来。
二、形象上的“空白”
凡是艺术,都有引发想象的功能,而古诗则是引发力更强,留有空阔的余地。
诗的形象美,往往是浑然天成的总体概念,刻画不细,留待于师生共同去补充想象创造空灵激荡的艺术境界。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有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全诗仅二十字,只闻言语之声,而不见回答之人。这是作者为读者留有的再造条件。教师要以此发掘教材的内涵,深入诗境、启发学生,凭借简单的回答之词去想象人物的音容笑貌。首先要想“问者何人?为何而问?不着一字,就要由想来补充。来访者是个什么人物?根据生活的常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先看被访的对象,既是一位韬晦高蹈,仙风道骨的隐者;来访者也必然是德望日隆,为利不争的高士。此来出访,心情急切而虔诚,就是对守门的童子,也彬彬有礼地寻问。再看问话人有似从天外飞来,一问一答把读者的想象引向深处,“云深不知处”,仿佛是现代电影的蒙太奇,用一组空镜头恰到好处地把这位德高望重的隐者隐去,而展示在我们眼前的是高石巍峨,气势磅礴,森林葱郁,松柏挺拔,象征了隐者的高风亮节、气度不凡的神韵。这样把诗人的意境和形象融化到一起,变成一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卷。这样通过教师有效的教学手段去进行补充,填补形象上的“空白”。
三、哲理上的“空白”
富有哲理的古诗,往往是以写物象而寓于哲理,其“空白“地带更阔。因而教师在备课中知识要博,资料要富;授课时故事性要强,趣味性要浓。同时还要深入浅出,以便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小语课本所选古诗是从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出发,选了着墨素淡,不事雕饰,在浅显朴实的语言中深含哲理,启人思想,耐人寻味。苏轼《题西林壁》是一首深蕴哲理的古诗,作者的意图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这就要指导学生体味诗句,深刻思考,加上真挚的感情去体会,从而由诗的物象提炼和升华为一 种普通的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本是千姿百态的,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以及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观看庐山,其景色都会不同,不可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姿态。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到局限,一时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和真相,这是完全符合认识规律的。所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就是指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成岭、成峰、或高或低、似远、似近,则是庐山所展示出来的不同的姿态,正是这种变幻不定的千姿百态,给人以美的享受,“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中。换言之,“要识”庐山真面目就应走出庐山,山外观山,从而揭示一个哲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明”。教师在备课中只要重视挖掘诗的深层底蕴,去进行再造想象,就会领略诗中的真意。而在教学时,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