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题

《散步》课外语段阅读训练

母爱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地限定为三斤,这还得靠驻军从很远的地方运来。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都依赖这三斤珍贵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也一样,渴啊!一天,一头一直被人们认为憨厚、忠实的老牛渴极了,挣脱了缰绳,强行闯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运水车必经的公路。终于,运水的军车来了,老牛以不可思议的识别力,迅速地冲上公路,军车一个急刹车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车前,任凭驾驶员呵斥驱赶,不肯挪动半步。五分钟过去了,双方依然僵持着。运水的战士以前也碰到过牲口拦路索水的情形,但它们都不像这头牛这样倔强。人和牛就这样耗着,最后造成了堵车。后面的司机开始骂骂咧咧,性急的甚至试图点火驱赶,可老牛不为所动。

后来,牛的主人寻来了,恼羞成怒的主人扬起长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开肉绽,哀哀叫唤,但还是不肯让开。鲜血沁了出来,染红了鞭子,老牛的凄厉哞叫,和着沙漠中阴冷的酷风,显得分外的悲壮。一旁的运水战士哭了,骂骂咧咧的司机也哭了。最后,运水的战士说:“就让我违反一次规定吧,我愿意接受一次处分。”他从水车上取出半盘水──正好三斤,放在牛面前。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没有喝以死抗争得来的水,而是对着夕阳,仰天长哞,似乎在呼唤什么。不远的沙堆背后跑来一头小牛,受伤的老牛慈爱地看着小牛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头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没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静无语中,它们掉转头,慢慢往回走。

20世纪末的一个晚上,当我从电视里看到这让人揪心的一幕时,我想起了幼时家里的贫穷困窘,想起了劳作的苦难的母亲,我和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一样,流下了滚滚热泪。

1、本文依次叙写了三个感人的情节,分别是:老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忍鞭打执意索水、护犊饮水母子情深。

2、联系上下文语境,说说“戛然而止”的大致意思;领会并说说“揪心”所蕴含的感情。

⑴ 戛然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揪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摘抄出最使你感动而且最能表现老牛母子情深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请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你是运水战士,你会甘受处分而给老牛半盆水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灯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伴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

“我的心里装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

1、给加点字注音。

⑴ 桅灯( ) ⑵ 扁舟( ) ⑶ 漩涡( )

⑷ 踉踉跄跄( )( )

2、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结构,并归纳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⑴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 )起来,整夜听着她轻松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晚雾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窗,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不耐着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丝灯光,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 ),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信息带给大家。听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快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

⑴ 正值严冬。( )

⑵ 静静聆听小溪……( )

⑶ 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

⑷ ……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 )

2、从下列两组近义词中选出两个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A、活跃、活泼、活力

B、惊惶、惊奇、惊讶

3、文中第二段加粗的字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作者运用修辞方法最多的是哪一种?请举出一例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那个老妪是一个卖茶蛋的老妪。在12月的一个冷天。在北京龙庆峡附近。儿子须作一篇“游记”,我带他到那儿“体验生活”。

⑵卖茶蛋的皆乡村女孩儿和年轻妇女。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所以她的生意就冷清。茶蛋都是蛋煮的。老妪锅里的蛋未见得比别人锅里的小。我不太能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

⑶老妪似乎自甘冷清,低着头,拨弄煮锅里的蛋。时时抬头,目光睃向眼前行人,仿佛也只因为不能总低着头。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

⑷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向她买了几个茶蛋。活在好人边上的人,大抵内心会发生这种一时的小善良,并且总克制不了这一种自我表现的冲动。表现了,自信自己仍立足在好人边上,便获得一种自慰。

⑸老妪应找我两毛钱。我则扯着儿子转身便走,佯装没有算清小帐。

⑹儿子边走边说:“爸,她少找咱们两毛钱。”

⑺我说:“知道。但是咱们不要了。大冷的天她卖一只茶蛋挣不了几个钱,怪不易的……”

⑻于是我向儿子讲,什么叫同情心,人为什么应有同情心,以及同情心是怎样一种美德等等……

⑼两个多小时后,我和儿子从公园出来,被人叫住──竟是那老妪。袖着手,缩着瘦颈。身子冷得佝偻着。

⑽“这个人,”她说,“你刚才买我的茶蛋,我还没找你钱,一转眼,你不见了……”

⑾老妪一只手从袖筒里抽出,干枯的一只老手,递给我两毛钱,皱巴巴的两毛钱……

⑿儿子仰脸看我。

⒀我不得不接了钱。我不知自己当时对她说了句什么……

⒁而公园的守门人对我说:“人家老太太,为了你这两毛钱,站我旁边等了那么半天!”我和儿子又经过卖茶蛋的摊前时,见一老叟,守着她那煮锅。如老妪一样,低着头,摆弄煮锅里的蛋。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同样是沙哑的。目光偶向眼前行人睃,也不过是任意的一睃,绝无半点乞意。比别人,生意依旧冷清……

⒂人心的尊贵,一旦近乎本能的,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我觉得我的类同施舍的行径,于那老妪,实在是很猥琐的……

1、从具体语境看,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跻身她们中间:置身。

B、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挑选;选择。

C、佯装没有算清小账:假装。

D、我们也就只有为之肃然了:形容十分严肃的样子。

2、第⑷段“我出于一时的不平,一时的体恤,一时的怜悯”,“我’,为什么“不平”?又为什么“体恤”和“怜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故意多给老妪两毛钱,出于什么目的?后来“我”为什么自责“猥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⑼段写老妪,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结合全文思考,这样写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⒁段描写老叟的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前文描写老妪的文字基本相同,起到衬托和加强老妪形象的作用。

B、与前文描写老妪的文字基本相同,强调老年劳动者的尊贵人格不因性别而差异。

C、“绝无半点乞意”呼应前文“目光里无半点儿乞意”,突出两位老人自甘冷清、坚守人格的高贵品质。

D、“生意依旧冷清”呼应前文“生意就冷清”,暗含作者对市场经济下人们缺乏同情心的批评。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祥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来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觉悟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

民谣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母亲说:“仔细听着: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朝哪里猜?”

母亲说:“朝吃的猜。”

我歪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母亲笑着说:“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1、第二段“微风吹乱了母亲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一句运用比喻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九段中说:“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引用童谣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母亲用童谣启蒙了我诗歌的灵感,文题为什么不用“童谣启蒙”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你成长的过程中,谁给你的影响最大?给你怎样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挣脱缰绳阻拦运水车

2、⑴ 突然停止

⑵ 蕴含着为老牛神圣的母爱而感动、难过、愧疚等复杂的感情。

3、“不远的沙堆背后……老牛的眼睛。”“静默中,人们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泪水。”(只摘抄一句,即可得分)

4、描写。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老牛以死抗争、执意索水的感人场面。

5、答案不是唯一的。可以从“神圣的母爱”“改善生态环境”“解放军爱民为民”“解放军战士舍己救难的仁爱之心”等方面谈。(能就某一点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6、会。因为场面悲壮感人,因为人性的善良,等等。不会,因为军人的纪律性高于一切,因为救人急于救牛,等等。(不论“会”与“不会”,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略

2、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以捕蟹为业的老艄公和他的儿子;第二部分(第2~5段):写老艄公在风暴到来时的举动;第三部分(第6段):作者由此引发的感想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顽强的人。

4、⑴ 这个句子说明人的命运经常会发生变化,惟独不能缺少的是信心。

⑵ 这个句子说明老艄公一生勤劳,以及老艄公乐观的思想性格。

1、⑴ 遇到 ⑵ 听 ⑶ 相合 ⑷ 更加

2、活泼 惊讶

3、指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的声音(响)。

4、拟人,例句略。

5、表达作者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

1、D

2、因为“我”不太明白男人们为什么连买茶蛋都要物色女主人。因为老妪年老贫因,不善招徕,生意冷清。

3、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后来老妪退还了多给的两毛钱,表现了近乎本能的“人心的尊贵”;相比之下,深感自己类同施舍的行径十分庸俗。

4、肖像描写。以没有美感的外貌反衬老妪人格的高尚。

5、B(从全文内容看,作者旨在赞美老妪的人格,并无表示“不因性别而差异”之意,故B不正确。)

1、围绕“为母亲失去记忆而悲伤”来答即可。

2、围绕“家里土地贫瘠,生活困苦,但由于母亲把听来的民谣化为伟大的母爱,使我的童年充满快乐”来答即可。

3、具体再现童谣的启蒙作用,点明母爱主题。

4、这些童谣多是在月夜里为我唱的,用“月光启蒙”更能表现母爱如月光般美好、伟大、永恒。(意近即可)

5、略

查看更多
【《散步》课外语段阅读训练】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09191/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