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感情。
2、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意义,自觉主动地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二、教学重难点
同上1、2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记得老师跟同学们一般大的时候,听过一首优美的歌,歌词是这么写的:“如梦如烟的往事,洋溢着欢笑,那门前可爱的小河流,依然轻唱老歌;如梦如烟的往事,散发着芬芳,那门前美丽的蝴蝶花,依然一样盛开;小河流我愿待在你身边,听你唱永恒的歌声,让我在回忆中寻找往日,那戴着蝴蝶花的小女孩……”
那时懵懂的年纪,还不大知晓“往事”的含义,不过,单单歌词中美好的意象已让人沉醉在“往事”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于漪">习于漪老师的一篇与往事有关的散文《往事依依》。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徜徉:cháng 浩淼:miǎo 绚丽:xuàn 阴晴雨晦:huì
素娥:é 婵娟:chán 雕镂:lòu 镌刻:juān
慷慨:kǎi 心旷神怡:yí 谆谆:zhūn 缭乱:liáo
2、词语解释:
徜徉:安闲自在的步行
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婵娟:美好的容态
浩淼:形容水面辽阔
芳菲:花草的芳香
谆谆:恳切的教诲、耐心引导的样子
(三)、文本初读
1、配乐朗读,进入情境
(师生共同配合完成)
2、解题:一个重要词语“依依”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文章一开始就将这种特殊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齐读第1小节,看看于">于老师是用何种方法来强调对某些往事的“依依”之情。
明确:对比,点出“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两个成语与“依依”对应。
3、这几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事情究竟是哪几件?你能试着概括吗?
明确:看山水画、看《水浒》插图、读《千家诗》、听国文">国文老师上课、回忆老师谆谆教导
(四)、细读品味
主问题:为什么这几件事让作者如此难忘?你能说说原因吗?这几件难忘的事对当时的作者有哪些影响呢?又体现了当时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看山水画 “看得时间长了、入了神” “乐在其中”
看《水浒》插图 ①插图好看(对于小孩子而言) “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②与家乡联系在一起,有参照物,易于想象,更能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读《千家诗》 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
注意:①《千家诗》的内容?
明确: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排列,易于读、掌握。
生读诗句部分
②想想《千家诗》为什么让作者难忘?
明确:1、按季节排序,四季风光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2、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
3、诗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
这些读《千家诗》培养了当时的作者热爱生活、自然、祖国的感情,使当时的作者获得了美的熏陶。
他听国文">国文老师上课
1、国文老师讲古文
①、内容: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根据学案提供的诗词内容,指定男生齐读)
②、难忘的原因?明确:老师的朗诵以及朗诵时的动作、神态
2、代课的国文老师
①、特点:年轻、新派、教白话文
②、内容:田汉的诗(女生齐读、注意略带淡淡感伤)
小结:几件难忘的事培养了当时的作者热爱生活、大自然、家乡
(五)、深入研讨
1、说一说,作者难忘的这几件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读书
2、那么,作者读的是哪一类书呢?
明确:文学之书
思考:这些书对作者以后的生活有无影响?
(六)、作者简介
于漪:江苏镇江人,全国著名特级语文教师。1929年2月出生,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现在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工作,系上海市第七、八、九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八、九届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教育学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曾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60多篇,总计50万字,主编了《中学语文备课手册》12册,《高中语文教学指导书》等书,另有各种文体的教学录像20多部。
小组讨论:对比于漪">于漪老师小时候的读书经历,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①好的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有着引导作用
②童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对人的一生有深厚的影响(少年时代所受的文学熏陶,是于漪老师成长为一代名师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因)
2、不要忘记,令作者难忘的往事还有一件!
齐读第6小节,回答:于漪">于漪老师的经历正事了老师哪一句教诲的实在?
明确:“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这是于漪">于漪老师给她的教诲,何尝不是给我们的呢!
(七)、明确主旨
总结主旨: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②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
朗读第7小节
明确:第7小节在全文中的作用:篇末点题,再次强调回忆美好的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
(八)、名师寄语
语文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青春年少的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性情,诱发不尽的遐想。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领神会,共同欣赏这无边春色。
———于漪
(九)、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