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从而表现和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的过程和倾注了一腔深情的原因,加深同学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教学难点:
(一)作者意在赞美蜜蜂从而赞美劳动人民,为什么又花了很多笔墨描写荔枝林、荔枝果、荔枝蜜?
(二)参观养蜂场,是以什么为顺序展开描写的。
二、教学重点:
(一)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形散而神不散;
(二)记事和抒情的紧密结合。
三、布置课前预习:
(一)指定一些生字、生词要同学注音、注释;
(二)作者对蜜蜂看法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在阅读思考过程中把书上有关的语句用铅笔划出来;
(三)作者赞颂蜜蜂有何用意?请引述课文有关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
(四)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在预习的基础上理清全文线索并分段;分析第一、第二段解决教学的难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作者:
《荔枝蜜》(板书),这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作者杨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象蜜蜂那样辛勤,给我们“酿造了很多象蜜一样香甜的抒情散文”。可是这样一位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作家,在十年内乱中受到了残酷的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八月三日过早地离开了我们,终年才五十五岁。粉碎“四人帮”后新编的《杨朔散文选》已出版。
二、生字注音:
出示小黑板、请同学注音。教师领读正音后集体读。板书的生字是:
掐(qiā)蜇(zhē)黝(yǒu)
啖(dàn)嘤(yīng)蠕(rú)
褐(hè)酿(niàng)颤(chàn)
下列词释义:(书上没有注释的,查字典解决)
环抱黑黝黝幻景嘤嘤嗡嗡蠕蠕
倚着(yǐ)糟塌疙疙瘩瘩沸沸扬扬
三、检查预习课文的情况,引导学生清理全文的线索,初步了解全文的结构:
(一)问:作者对蜜蜂看法的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要引导学生准确地引述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
教师归纳后板书:
①不大喜欢蜜蜂
②想去看看蜜蜂
③赞赏蜜蜂
④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二)教师进一步阐释,作者是以自己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描写、安排结构的。分段时要考虑到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全文可分为四个段落: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第二段包括2至3自然段,第三段从第6自然段起至“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止,最后两个自然段是第四段。
在对全文概貌有了初步了解后,还要进一步去理解各个段落写些什么,怎样为表现全文的中心思想服务。怎样读懂各个段落呢?要弄清它的层次,读懂一些重要的语句。
四、讲读分析第一段。
(一)指定一位同学朗读。要求其他同学听朗读后思考讨论:先前作者为什么“总不大喜欢”蜜蜂。请用概括的语言说说原因。
同学发言后教师归纳:因为小时候被蜇。
(二)进一步分析几个词语,理清段落的层次。
1.一开始,叙述一个事实: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原物叫人喜爱,&127;这是个判断。问:可是为什么“叫人喜爱”前边加上“往往”?“往往”是什么意思呢?&127;“往往”是“常常”“常常”并非“全部”。如果去掉“往往”,&127;全句的意思就变成任何花鸟草虫都叫人喜爱。这种说法就不准确、欠客观,过于绝对化。
2.既然上得画的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顺着这个意思写下来,应该是“我也喜爱蜜蜂”,可是,作者说出了个相反的意思:“不大喜欢”。问:哪一个字起了这个转折的作用?“却”。去掉“却”字,转不出这个不合一般情理的意思。可见,这个虚词的语法作用很重要。
3.为什么不大喜欢?小时候被蜇。被蜇后不是恨死它而只是“不大喜欢”问: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人告诉我“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因而可怜它、原谅它了。不过感情上还没有完全转过来,还是“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五、讲读分析第二大段:
(一)问:从“总不大喜欢”变为“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部分是理解上的难点,如果同学说的很杂乱、不准确。要引导同学去理解各个自然段的重点,如果答得很简要——吃了香甜的荔枝蜜,也要进一步提出“为何要写荔枝林、荔枝果”,体会作者写作的意图。)同学讨论后教师归纳:直接的原因是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吃蜜想蜂,动了情,因而想去看看。
那为什么还要写荔枝林的茂盛、荔枝果的鲜美呢?①这是从作者的生活实际出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几天,首先看到的是林。由林想到果。可是吃不上果,而吃果蜜正是时侯。这样层层写来,曲折而又环环相扣。②这样写还体现了作者的严密构思;写荔枝林茂盛,是为蜜蜂酿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果的鲜美,是为写荔枝蜜的香甜作了渲染;果是那样鲜美,&127;采它的花粉酿成蜜必定香甜。
(二)进一步引导同学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语句和写法:
1.请一同学朗读第2自然段,听读后请同学思考讨论:为什么把荔枝林写成“黑黝黝的小山”?答后教师阐释:因为到的时间是在晚上而且是阴天。这样写,更能突出荔枝林的茂密。
2.请一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听读后请同学思考讨论:怎样写荔枝果的鲜美?答后教师阐释:作者先叙述自己对荔枝的看法,用“也许”,是可能而不肯定,语气较婉转,避免主观、强加于人,其次,引述苏东坡的词句作证明。最后写自己吃不上的惋惜心情。问: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作者这种心情呢?“偏偏”,“等不及”。惋惜了情深、想吃之意就更切。事实是吃不上,这就为喝蜜动情作了充分的渲染。
3.请一同学朗读第4自然段,听读后请同学思考讨论:从哪些方法来介绍荔枝蜜?讨论后教师归纳:先写蜜蜂采花粉的繁忙,次写荔枝蜜的特点,最后从闻到、吃到、想到各个方面写蜜的香甜,如同水到渠成。作者动了情,想去看看蜜蜂。这是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一次大变化。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大段,流畅朗读第二大段。
2.口答:为什么写荔枝蜜香甜之前要先写荔枝林的茂盛和荔枝果的鲜美?
3.预习第三、四段并思考:
①作者以什么为顺序写参观养蜂场的经过?
②作者赞颂蜜蜂的用意何在?
4.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字:
mì(蜜)蜂mì(密)得不透缝
一kē(颗)荔枝一kē(棵)荔枝树
zhòng(重)要chóng(重)复
tí(提)倡dī(提)防
diào(调)查tiáo(调)上一杯
5.给加黑词注上多种读音:
①中看zhòng(zhōng)
②不透缝fèng(féng)
③大约得三个月děi(dé,de)
④最恶wù(è,ě,wū)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最后两大段;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复习检查:
一、请一同学背诵第1自然段。
二、讲解分析第三大段。
(一)从“不大喜欢”到“动了情”想去看看。看了以后怎么样呢?请一位同学朗读“我不禁一颤”的段落。这里写了四句话,头一句,作者直接抒发了感情,认为它“多可爱”;为什么“可爱”?二、三两句从蜜蜂和人的关系上说明。第四句又进一步赞颂它“多么高尚”的品德。此时,作者已把蜜蜂人格化了。
(二)作者到底看到些什么,怎会产生感情上的飞跃?请同学默读一遍,说说作者参观“养蜂大厦”的顺序。讨论后教师归纳:由远及近,先外后内。
(三)参观“养蜂大厦”,直接写蜜蜂的有哪些语句,请划出来,并概括说明这些语句说明什么。请一同学朗读写“养蜂大厦”的两个自然段。听后讨论,教师归纳:“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沸沸扬扬”“工蜂都愿意用采的花精供养”蜂王。这些语句说明它们辛勤、无私。
(四)接着写作者的三次发问,老梁的三次作答,更具体写了蜜蜂的生活特性。其中这些语句是很动人的:“老梁说:蜜蜂这东西,最爱劳动。广东天气好,花又多,蜜蜂一年四季都不闲着。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每回割蜜,留下一点点,够它们吃的就行了。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五)小结,先写自己所见,再写自己的所闻,因而很自然地抒发了自己的感情,为蜜蜂唱赞歌:形体虽“渺小”,品格却无比“高尚”。
三、讲解分析第四段:
(一)作者在赞美蜜蜂的时候,已经把蜜蜂人格化了。如“都愿意”啊,“从来不争”啊,“也不计较什么”啊,“对人无所求”啊,“不是为自己”、&127;“而是为人类”啊等等。为什么呢?原来作者写蜜蜂,其实也是在写劳动人民。&127;劳动人民的品质在蜜蜂身上得到表现,蜜蜂的形象就是劳动人民的化身。&127;作者怎样进一步来表现心中这一想法呢?教师朗读结尾两段,最后分析、归纳,这是一个简单的画面,&127;但很明朗:
(二)作者的梦境,是作者心中强烈愿望的表现。它的含意很深:不仅在赞颂蜜蜂——劳动人民,而且表示要加入到劳动人民的行列中来。
四、全文总结。
从整理全文的材料入手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
问:全文具体记叙了几个材料?
小时被蜜蜂蜇过的经历;到广东从化看到的荔枝林的茂密,想起荔枝果鲜美,尝到荔枝蜜的香甜;参观了“养蜂大厦”,了解了蜂蜜的生活特征;看到农民们在水田里辛勤地劳动。这些材料似乎零散而且不很相干。但作者怎样组织起来,使之成为完整而严密的整体?表现怎样的中心?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中心思想:本文写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热情赞颂蜜蜂,进而盛赞为建设新生活而辛勤劳动的我国劳动人民。并表达作者要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
五、课堂练习:
1.辨字组词:
(1).掐陷滔蹈(2).嘤婴樱(3).沸拂佛(4).蠕孺儒缨
2.当场熟读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六、课外作业:
1.朗读全文,背诵开头一段和结尾三个自然段。
2.口答“思考和练习二”。
3.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五”。
4.写一篇短文。题目是:我爱××
要求象课文那样以物喻人,写出物的特点,也写出“我爱”它的感情;字数约500字。
附板书设计:
内容
1.不大喜欢蜜蜂:(抒)
小时候被蜇。(叙)
2.想去看看蜜蜂:(抒)
喝了香甜的荔枝蜜(叙)
3.赞美蜜蜂:(抒)
劳动辛勤,品格高尚(叙)
4.梦见自己变成小蜜蜂(抒)
农民也象蜜蜂一样的辛勤、无私(叙)
写作特点
1.以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贯串全文。
2.记叙抒情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