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句平实却蕴含深刻的道理,我在备课之时,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内心深处铭记文本所传达的思想观念,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其一定的指导作用.
以新课标的理念来说,老师角色在课堂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导入课文时,我先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激起了学生对话的兴趣,而后设置一个情景mm为学生实现理想提供一把金钥匙,这正是这节课的一个重点话题,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接着,老师故意装傻,提出小水滴怎么可能把坚硬的石头弄成这样?引导学生在书中寻找答案.学生因而阅读文本的积极性大增,纷纷用文本上的句子来说服老师.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对相关句子反复品读,抓住重点词理解小水滴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学生通过阅读mm想象|mm感悟mm再阅读,把小水滴的坚持品得相当到位,让我喜出望外.于是,我乘热打铁,把第四小节内容提上来,引导学生对比倾盆大雨和水滴因目标的专一与否而产生的不同结果.学生沉浸于学习的乐趣,很快明白了二者的差距,从而进一步了解的滴水穿石的精神,为后继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从本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1、把课堂主动权教给学生,老师傻一点儿,学生就回报给你意外的惊喜.说实话,在上课之前,我很担心本班学生不会自己去理解课文.可是,像这样文句浅显而含义深刻的课文不让学生自己去读懂、理解,从而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实在是可惜.因而,我做好了上砸轮流课的准备,大胆上演了一出学生教老师的戏,没想到,效果比我设想得还好,这让我进一步坚定了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的信念.2、文本是学习的载体,组合文本则是教者智慧的体现.在设计教学之初,我心中很矛盾.照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文本所例举的人物使学生学习的榜样,是作者所倡导的表率.可是,如果没完全弄懂滴水穿石的精神,人物的品质领悟就会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思索再三,我把教学重点落在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之上,还打破了文本的文序,把第四小节提上来学习,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滴的精神.结果实践证明,学生在深入了解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之后,对文本所例举的人物精神很自然地就理解领悟了,重点段的学习因此水到渠成.学生在老师的稍稍点拨之下,人物品质就树了起来.